


人物檔案
劉學鋼,1970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參加工作,歷任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南馬路派出所民警,道外分局政治處副主任,東萊街派出所所長、道外分局副局長;曾先后榮記個人二等功一次,榮獲“龍江先鋒民警”“全省優秀政治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21年9月24日,劉學鋼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1歲。9月30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印發《中共黑龍江省公安廳委員會關于向劉學鋼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省各級公安機關開展向劉學鋼同志學習活動。
中秋節這天,無月,中雨,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哈爾濱。劉學鋼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帶著“東萊街派出所黨員突擊隊”沖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前幾年,劉學鋼的心臟曾放置了多個支架,但他一直“默默服藥”并為自己打氣:“這條命‘撿回來了,就要活得更有價值。”
9月23日,劉學鋼全天都在忙碌著。檢查“九小場所”防疫情況,到一線民警執勤點巡查,又開了一晚上防控會議。回到家,已是大地沉睡、夜深人靜,劉學鋼脫下鞋子,鞋墊早已被汗水浸透,雙腳發白、發脹……
這個夜晚,劉學鋼惦記著一線民警晚上執勤冷不冷,心里想著轄區獨居老人米面糧油夠不夠,琢磨著每一個點位防控有沒有漏洞……他想第二天早上把這幾件事都一一落實。
但他再也做不到了。9月24日,劉學鋼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將生命永遠定格在51歲。
從“公安人”到“東萊人”
2018年8月,劉學鋼從上一任所長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東萊街派出所第22任所長。
“東萊”是派出所,更是一個精神符號。上班第一天,劉學鋼首先進入所史館參觀。看著墻上掛著的一張張笑臉照片、展臺上300多項沉甸甸的榮譽,翻閱著幾十年“無違紀”的所史,劉學鋼給自己提出一個問題:“立足東萊現有起點,以后該咋干?”
坐在辦公室是得不出答案的,劉學鋼決定用腳去丈量“東萊精神”。機關、企業、社區、商街……幾個月內,東萊街派出所轄區處處都留下了他消瘦的身影。他潛心研究東萊街派出所幾十年的歷史,分析各項工作法,認真“拜會”每個“東萊人”、每樣“東萊物”、每件“東萊事”。
東萊街派出所每名新入職的民警上班第一天只做一件事,就是聽劉學鋼“講故事”——講“東萊精神”的由來,講先進模范的事跡。鮮活生動的故事是幾代“東萊人”的精神財富,讓講的人發自真心,聽的人動了真情。
“我到所里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劉所帶著我參觀所史館,給我講了很多‘東萊故事。”談起這位昔日的老大哥、老搭檔,如今卻天人永隔,教導員郭明睿的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所里年輕人多,為了讓大家真學真看,劉學鋼在保留“東萊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讓民警自選上黨課的形式,辨析不清的概念自己想,思路結節的扣子自己解。郭明睿回憶說:“劉所不喜歡說教。他弄的微黨課特別有意思,都是有趣又有意義的課件。”
2018年9月的一天,劉學鋼在民警辦公室發現一個轄區洗浴場所的浴袋。看著浴袋,他想起轄區的商戶總是熱情地招呼民警,并表示來自己家消費不用付錢。
“這一點得提醒民警注意!”劉學鋼腦子里的那根弦兒一下子繃緊了,“警民關系密切是好事,但萬一哪天民警到轄區商戶店里走了‘人情賬咋辦?”他立即召集所領導班子和全體民警進行警示教育大討論。
紀律面前,劉學鋼“鐵面無私”,生活中卻是個妥妥的“暖男”。所里70%的民警家都在外地,工作忙起來,節假日回不了家,劉學鋼就陪著他們度過端午、中秋、春節。知道有幾個年輕人愛吃清真菜,他就經常自掏腰包精準“投喂”。
民警由金國的手神經受過損傷,劉學鋼記在心里,總是囑咐大伙:“有困難一起上,弟兄們要一起扛。”然而,每一次行動,劉學鋼都帶頭沖進風雨中,替弟兄們蹚路涉險。
“說好的一起扛……這次他又先我們一步,卻再也不能一起戰斗了……”想起自己的所長、戰友,由金國淚流滿面。
從“警民聯動”的牽線人到“大東萊”的探索者
在東萊街派出所的傳統中,民警是要進“百家門”的。全省首家“網上警務室”、“東萊警事兒”微信公眾平臺、210個戶戶通微信工作群……劉學鋼和所里的弟兄們一起傾聽線上的聲音,一起解決線下的矛盾。
東萊轄區的老百姓對劉學鋼的工作慢慢從“滿意”變成“感動”,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留言板里回饋著最真摯的情感:“咱盼啥,東萊就干啥!”
2020年3月,一場鄰里糾紛拉鋸戰矛盾升級。
太古小區房屋年久失修,上下水跑漏的事兒常有,6號樓1單元的情況尤為突出。為了不讓自己家漏水,該單元低樓層的用戶私自關閉了自來水水閥。
關的是水閥,卻打開了矛盾的閘門。
樓上住戶沒有生活用水,天天找樓下鄰居鬧。這可愁壞了東萊社區居委會主任修瑩——兩方都有理,兩方又都沒理,不知道該如何調節。
事情反映到劉學鋼那里時,矛盾已經全面升級。“百姓的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劉學鋼當即建議修瑩啟動“東萊調解聯盟”。
區人大代表、街道辦司法所所長、社區工作人員、律師、管片民警集合到6號樓1單元,大家共同分析研判,最后發現問題出現在二樓和三樓間的下水管連接處。
找到癥結就好下藥。劉學鋼將該單元三樓以上的業主召集到一起,建議由社區聯系專業人士疏通管線,費用由三樓以上業主平分。所有業主對這一處理方式都感到非常滿意。三天之內,劉學鋼就解決了困擾這個單元兩三年的問題。
在解決這個矛盾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東萊調解聯盟”,是2019年東萊街派出所建立的大調解格局,所涉及范圍是以東萊街派出所為中心,涵蓋周邊其他五個派出所、十多萬居民的地區。
如今,“大東萊”地區群防群治巡邏隊已發展到96支,巡邏隊員達到2700余人,成為巡控警力的有效補充;高空鷹眼、轄區監控、車巡步巡的實時數據回傳,實現高中低三層視頻監控全覆蓋,為“大東萊”地區的打防能力注入了“云”動力。
從“人民公仆”到“東萊之子”
2019年,年近七旬的徐芹被確診為浸潤性肺腺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劉學鋼在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帶著民警上門做飯、送醫買藥,幫著對接醫院做手術,多次到家里陪她嘮嗑兒疏解情緒。
“那段時間我太難了……是劉所鼓勵開導我,讓我有了和癌癥抗爭下去的信心。”病愈后的徐芹加入“老太太巡邏隊”,還代表巡邏治安員參加“東萊事跡宣講團”,跟隨劉學鋼一起巡回宣講了近30場。
多年來,劉學鋼帶領東萊民警與困難家庭、孤寡老人手拉手、結對子,開創了一系列具有東萊特色的黨建新舉措。
9月24日,劉學鋼去世的消息傳來,徐芹難過得一天沒吃沒喝:“中秋節那天,劉所還特意來看望我,沒想到卻是我們見的最后一面……”
東萊街派出所門前矗立著一塊牌匾,上面“百姓之家”四個大字神圣而凝重。
所里的很多民警都記得,劉學鋼經常站在這塊匾下對大家說:“這塊匾,一直在看著我們,這是褒獎,更是無形的鞭策。”
驚聞劉學鋼去世,群眾紛紛趕到派出所門前悼念。
祥泰社區的居民站在匾下悲痛萬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劉所長,是他牽頭協調,我們冷了多年的屋子才變暖。屋子暖了,心里也亮堂多了。如今劉所長走了,我的心都黯了。”
老治保主任趙大娘難過得哭暈好幾回:“白發人送黑發人,心里疼啊!”
大家紛紛拿出手帕,擦拭著“百姓之家”的牌匾,寄托著對劉學鋼無盡的哀思。
2020年,劉學鋼的孩子高考,可他忙于工作,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想他,就打視頻電話:“爸,你啥時候回家?高考那天能來送我嗎?我想你了……”
劉學鋼內心翻滾,錚錚鐵骨也有軟肋。想說的太多,可話到嘴邊,只剩“好好備考”這一句,揮揮手,便掛斷了電話。
或許,這是劉學鋼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9月24日,劉學鋼走了。他是帶著遺憾與不舍走的:疫情防控態勢尚未明朗,與所里弟兄們還沒處夠;他也是帶著光榮與夢想走的——不久前,東萊街派出所剛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他心中有丘壑、腦中有藍圖,如何打造好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如何傳承好“東萊精神”,如今再沒有機會去實現了……
鐵骨錚魂魄,氣概貫長虹!劉學鋼是歷任東萊街派出所所長中唯一在任上離世的。他將全部身心和熾熱情感交付于東萊,他是東萊永遠的兒子。
一聲警笛常感嘆,路人紛紛淚灑灘。伏匾望穿不見人,但見警魂守邊關……?
(作者張英民系哈爾濱市公安局政治部新聞宣傳處四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