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俠,張寧*
(1.安徽省和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安徽馬鞍山 238200;2.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南京 210046)
貓自發性膀胱炎(feline idiopathic cystitis,FIC)是貓常見的泌尿道疾病,臨床上常表現尿頻、尿痛、血尿,重癥者出現尿閉等排尿異常,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繼發腎病綜合征,引起腎衰[1]。本文通過對1 只4.3 歲公貓患自發性膀胱炎并伴有尿道阻塞、急性腎后性腎衰、高血鉀等病癥進行診療和分析,為該病的診療和預防提供參考。
雄性東方短毛貓,4.3 歲,未去勢,體重4.2kg。主訴:就診前幾天發現貓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尿頻、尿淋漓,小便的時候后肢一直抖,但幾乎沒有小便出來或偶爾有一兩滴尿液滴出來,且有血色,地板上有兩灘黃色嘔吐物,觸碰它肚子的時候反應較大,腹壁緊張,貓砂盆里幾乎沒有大的尿團。
體溫:38.6℃,呼吸數36 次/min,心率135 次/min,CRT:≤2s。腹部觸診異常敏感,腹壁緊張,膀胱過度充盈呈球狀,尿道口周圍有白色干酪樣物質,包皮周圍毛發有血性分泌物,且有頻繁下蹲動作,幾乎無尿液排出。
胸臥位保定,前肢臂頭靜脈采血,分別采用深圳普康三分類獸用血球儀、美國愛德士Catalyst One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丹麥雷度ABL9 血氣分析儀對該貓進行了血常規、血液生化及血氣分析檢測。異常數據見表1。

表1 血常規、血液生化及血氣分析異常匯總表
根據上述異常檢測結果,提示急性腎衰竭、高鉀血癥、低鈉及低氯血癥。
2.2.1 血常規檢查紅細胞壓積為27.1%(28%~49%),比正常貓下降。淋巴細胞比率為11.1%,比正常貓下降。血紅蛋白濃度為394g/L,比正常貓升高。
2.2.2 腹部超聲檢查采用蘇州飛依諾E30 超聲波診斷儀對該貓腹部超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雙腎大小和形態正常,未見強回聲影像;膀胱過度充盈,未見強回聲影像,膀胱壁增厚,膀胱內有泥沙狀懸浮物,在支持側有回聲顆粒沉積。
2.2.3 尿檢對患貓腹部消毒,膀胱穿刺抽取尿液進行分析檢查。尿液顏色偏深,較渾濁;鏡檢可見磷酸銨鎂結晶。
根據臨床癥狀、血液檢查、B 超檢查、尿檢等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此病貓患自發性膀胱炎并伴有尿道阻塞、急性腎后性腎衰、高血鉀等。
根據此貓的病情,立即安排住院治療。第一助手將貓咪右側臥位保定,術者左手持滅菌紗布塊將陰莖擠出包皮外,并適當往外牽拉,右手持3.0 號硬導尿管疏通尿道,由于尿道內有栓塞物,故在疏通尿道的過程中,第二助手用50mL 盛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反復高壓沖洗尿道,直至尿道疏通,之后緩慢將硬導尿管插入膀胱,之后助手擠壓膀胱,排空膀胱內的尿液,接著通過硬導尿管向膀胱內注入50mL生理鹽水,之后再擠壓排出,反復兩次,沖洗膀胱。拔出硬導尿管,插入軟導尿管,并將其遠端固定在包皮上,并連接尿袋,最后將尿袋背在貓咪的身上,并佩戴伊麗莎白圈,防止貓咪撕咬導尿管及尿袋。
1)每天靜脈滴注生理鹽水250mL,滴注速度為50mL/h。
2)每天進行血常規、血液生化和血氣分析,評估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狀態。
1)自由飲水。
2)皇家成貓泌尿道情緒舒緩處方糧(1.5kg),自由采食。
3)優泌可,1 次/d,1 粒/次。
4)奧維他情緒舒緩膏,1 次/d,一次5cm。
經過3d 的治療,患貓排尿恢復正常,各項血液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飲食、飲水恢復正常,隨安排出院。
該貓住院后,導尿管通暢,每天尿量約300mL 左右,第1d 和第2d 尿袋中的尿液仍帶血色,第3d 尿液開始變得清亮。第2d 開始食欲恢復正常,大便正常,精神狀態明顯好轉。第4d 靜脈采血,進行血常規、血液生化及血氣分析,血液指標全部恢復正常,遂拔除留置的軟導尿管,撤掉尿袋,但仍繼續佩戴伊麗莎白圈(防止貓咪舔舐尿生殖器),并安排出院。
醫囑:回家后提供充足的飲水;若條件允許給予患貓泌尿道處方糧和優泌可半年以上,可改善泌尿道環境,減少結晶和結石的形成;盡量降低貓咪應激反應;密切觀察貓咪排尿情況,若有異常及時就醫;定期復查。
一周后回訪,貓咪狀態良好,小便稍頻繁,但是尿團比之前大很多,食欲和精神狀態均不錯,但是仍舊不愛喝水。醫囑,每天人工喂水100mL 左右。半個月后回訪,除不愛主動飲水外,其它均恢復正常,尿頻情況消失,尿團和發病前一樣大小,醫囑仍舊每天人工喂水100mL 左右,且要堅持。
貓自發性膀胱炎(FIC)是青年貓下泌尿道疾病最為常見的疾病,其發生率占總病例的50%~60%。目前對發生FIC 的原因還不清楚,FIC 的病理生理學可能與機體多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如神經、內分泌、甚至心血管)有關[2],因此本病不僅僅是膀胱的疾病,在患有FIC的貓身上觀察到的膀胱病變可能是其他身體系統異常的結果,而不是疾病的真正原因,所以對于該病的診斷要從多方面進行。
貓自發性膀胱炎與飲食結構、環境壓力及激素水平有關,復發率高達50%~80%,飲食結構單一,鈣磷比例不協調和飲食中含有較高的鎂都會引起尿結晶和結石。環境忽冷忽熱、特殊氣味、噪音、周圍環境改變、多貓飼養或其他使貓產生焦慮的因素存在都可能使貓患上此病。因此,預防此病關鍵在于加強日常飼養管理。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建議畜主做到如下幾點:①給予貓咪充足的清潔飲水,如增加水盆及使用循環喂水器(水瀑布)等,也可飼喂濕糧(最好是湯汁罐頭),必要時適當加熱(大約30℃)以增加適口性,另外也可以用水適當的稀釋罐頭;②若條件允許給予患貓泌尿道處方糧和優泌可半年以上,可改善泌尿道環境,減少結晶和結石的形成;③盡可能給予貓咪穩定的生活環境,減少外界刺激因素,降低貓咪應激反應;④對于患病的貓咪治療康復后要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