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德龍,孫艷坤,吳 華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泰來縣寧姜鄉光榮村位于嫩江右岸,距離泰來縣城45km,光榮村壩外地位于嫩江行洪區內,面積566.67hm2,均為水田。該處的嫩江堤防為兩棵農場堤與光榮至沿江堤之間的高地段,由于歷史原因,當地農民已在水田外圍修建了民堤,并且通過泵站提取嫩江水對水田進行灌溉。但是該水田沒有排水工程,因此設計建設一座簡易排水泵站,將水田排水通過排水泵站排入嫩江,以解決光榮灌區的排水問題。
強排站的修建是為了把光榮灌區水田排水排入嫩江,本著排水泵站站址宜選擇在排水區地勢低洼、能匯集排水渠澇水,且靠近承泄區的地點原則。泵站選址在現狀水田排水匯入的天然矩形坑塘,坑塘沒有排水出口,本次設計簡易泵站將坑塘中水跨過民堤,排入嫩江,天然坑塘具有一定的蓄水調節能力,便于運行管理。根據實測地形圖,坑塘西北端較深,而且北端出入場地比較方便,邊坡較緩,適合工程布置,所以設計將泵站位置選于該處[1]。
泰來縣寧江鄉光榮灌區面積為566.67hm2,根據排水面積以及排水模數計算強排站設計排水流量。該地區水田p=20%排水模數為0.054(m3/s.km2)。由此計算出泵站排水流量為Q20%=0.31m3/s。
1)設計凈揚程
H設計=出水池設計水位-進水池設計水位
2)平均凈揚程
(1)
式中:H為加權平均凈揚程,m;Hi為第i時段泵站進、出水池運行水位差,m;Qi為第i時段泵站提水流量,m3/s;ti為第i時段歷時,d。
3)最高凈揚程
Hmax=出水池最高運行水位-進水池最低運行水位
4)最低凈揚程
Hmin=出水池最低運行水位-進水池最高運行水位
斜拉泵站較傳統形式泵站相比具有噪音小、安裝檢修方便、運行可靠、無需潤滑和冷卻、土建投資省、便于拆卸等優點。由于泵站所在堤防為民堤,不適合修建永久建筑物,且本工程為小額扶貧工程,為充分發揮扶貧資金作用,選擇排水泵站形式為斜拉泵站,考慮非運行期便于拆卸,選用潛水泵2臺(重量輕、便于拆卸)。潛水泵根據泵站設計流量和揚程選型,單臺潛水泵設選用計流量為600m3/h,揚程為10m,配套電機功率30kW/臺[2]。

圖1 光榮壩外強排站平面布置圖
以上凈揚程加上管路損失既得相應設計揚程。

表1 泵站特征揚程統計表 m
泵站由進口護砌、進水池、斜拉泵軌道、管道、出水池、簡易泵房和下游溝道。
1)進口護砌:
引渠為梯形斷面,為混凝土護砌結構,預制混凝土板尺寸為50*75*12cm,下鋪砂礫石墊層和無紡布一層。引渠護砌長5m,渠底寬4m,邊坡1∶2,頂高程為地面高程。
2)前池:
底寬為4m,順水流方向長4m,為混凝土護砌結構。預制混凝土板50*75*15cm,下鋪礫石墊層和無紡布一層。底坡1∶4。
3)進水池:
為長方形,順水流方向長5m,垂直水流方向寬4m。進水池底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底板厚0.7m,底板設排水孔。邊坡采用混凝土護砌結構,邊坡坡比1∶2,預制混凝土板50*75*12cm,下鋪砂礫石和無紡布。
4)斜拉泵軌道:
斜拉泵軌道安裝在民堤的背水側,坡比為1∶3,軌道基礎采用鋼架結構,鋼架錨固在現澆鋼筋混凝土護坡坡面上。單條軌道長度為20m。共4條軌道。軌道下鋼筋混凝土護砌寬度為4m,厚度為0.2m,板下設砂礫石墊層0.2m,無紡布一層。鋼筋混凝土護砌兩側為預制混凝土板護砌,預制混凝土板尺寸為50×75×12cm,板下鋪砂礫石厚0.1m,無紡布一層。
5)簡易泵房:
軌道頂修建一處寬度為7.3m的平臺,平臺高程為135.07m,平臺上修建一座彩鋼房,用于安裝電控設備以及卷揚機,泵房面積為20m2。泵房設兩個卷簾門,水泵可以出入泵房。
6)管道及支架:
管道采用鋼管,DN=0.25m,δ=10mm。管道沿民堤橫斷面鋪設,越過堤頂后至出水池結束,單管總長度為 59.1 m,共2根,平行布置,管軸間距1.8m。坡上鋼管下設鋼支架,采用角鋼焊接而成,鋼支架錨固在坡面混凝土板上。
7)出水池:
出水池為鋼筋混凝土U型槽結構,共分兩節,第一節長度為5m,底板厚0.8m,寬度為4m,邊墻凈高1.7m,第二節長度為3.5m,底板厚0.8m,邊墻凈高1.7-1.2m,寬度為4-3m。底板均設排水孔。
8)下游溝道:
出水池下游溝道長度12m,采用格賓石籠護砌,石籠厚30cm,下設10cm砂礫石墊層,無紡布一層。溝道末端設防沖齒槽。
9)鎮墩及管基礎:
管道轉彎處設鋼筋混凝土鎮墩,共設4處,采用倒T型擋土墻形式,寬度為4m,厚0.4m。埋入堤身的鋼管下設鋼筋混凝土基礎,基礎底板厚0.3m,共2段,總長度為14.6m[3]。

圖2 斜拉泵站結構布置圖
泵站選址的天然坑塘具有一定的蓄水調節能力,需要排水運行時,將排水泵沿著軌道放下,放到與排水管耦合處,自動耦合,水泵工作。排水結束后,將排水泵沿著軌道升起,進入泵房。當年排水任務完成后,水泵和卷揚機等設備可以運回村里妥善保管,因此本工程便于運行管理。同時本工程為整個灌區的后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由于項目區水利條件的改善,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負擔相對減輕,從而加快項目區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小康的步伐,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國家扶貧資金的作用,是一項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