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佳 劉梅 李飛 高令梅
摘要:數字漁業是實現漁業現代化的關鍵,對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浙江省數字漁業發展概況,對數字漁業發展的優勢和制約因素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數字漁業發展頂層設計、完善漁業信息服務平臺、構建數字漁業人才培養體系、開展數字漁業示范點建設和深化“數字+漁業”融合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浙江省;數字化;漁業
數字浙江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部署的重點工作。近年來,數字浙江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1],2021年浙江省全面啟動數字化改革,大力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改革不斷加速并邁進新的發展階段[2]。目前,數字化改革已成為浙江省當前的“一號工程”[3]。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緊緊圍繞補齊數字浙江建設“三農”領域短板,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重點,以數字化的改革理念構建新的“三農”工作格局,借助數字化改革全面激發浙江省農業農村生產力,為浙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省建設賦能助力。
1浙江省數字漁業發展概況
浙江作為漁業大省,漁業已成為浙江大農業的核心產業,同農業其它產業相比是一個比較效益高的產業,水產品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大量優質蛋白質,還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
2020年,全省繼續以漁業綠色發展為引領,全力推進浙江漁場修復振興、水產養殖綠色高質量發展、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漁業產業融合發展、漁業對外開放等行動,為推進浙江鄉村振興貢獻漁業力量。2020年,全年漁業經濟總產出1950.5億元,其中一產產出860.2億元,二產產出515.7億元,三產產出574.6億元。全年水產品總產量615.4萬噸[4],全省主要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運行平穩。
近年來,浙江省漁業一直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不斷推進全省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漁業經濟總產值穩步提高,水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數字化是實現漁業現代化的關鍵,也推動著漁業向數字化轉型,數字賦能漁業逐漸成為社會發展共識。2020年以來,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非常重視“數字三農”工作,積極推動現代數字技術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融合,加快打造“數字三農”的浙江樣板。全省漁業發展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將數字技術應用到漁業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中,推動數字漁業建設。如今,數字技術在漁業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養殖生產管理方面,數字賦能漁業可幫助實現養殖過程中的實時水質監測、智能控制、智能投喂,減少用工、用電,節約成本,提高飼料利用率,實現精準控制和智慧養殖;養殖尾水治理方面,通過建設尾水治理信息化管理平臺,將主體信息、養殖信息、尾水處理設施運行、第三方水質檢測數據納入監管平臺,共同推進尾水治理智慧化監管,有效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水產品流通方面,引導漁業主體加快“電商換市”,培育打造了一批水產電商主體,構建水產品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在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還有效緩解了水產品銷售難的問題。總體來看,通過利用互聯網+、自動化等信息化手段為漁業產業賦能,實現了對全省傳統水產養殖業的改造與升級,讓水產養殖業由繁瑣的人工化轉向數字化、智能化養殖,促進了漁業提質增效、漁民持續增收,助力浙江鄉村振興。
2浙江省數字漁業發展優勢及制約因素
2.1數字漁業發展的優勢
2.1.1政府部門的重視,為數字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來,浙江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先后制定《浙江省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和《浙江省數字鄉村建設“十四五”規劃》[5],全力推進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數字“三農”邁入“數字浙江”建設第一方陣。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高度重視“數字三農”工作,組建“數字三農”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全省“數字三農”建設各項工作,各地漁業數字化建設也在穩步有序推進中,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此外,由浙江省自主研發推廣的“浙農碼”已在水產養殖、捕撈漁業等領域試運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還扎實開展“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依托全新開發的數字化運行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服務基層、服務漁民的效率。
2.1.2縣域“數字三農”較高的發展水平,為數字漁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浙江“數字三農”建設起步早,發展快。2021年,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以數字浙江建設為契機,更加注重數字三農的建設和發展,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2020浙江省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數據顯示:浙江省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領跑全國。浙江省總體發展水平為68.8%,遠超全國36.0%的發展水平[6]。從各市發展水平來看,湖州市、杭州市和嘉興市排在前列。同時,作為全國唯一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全覆蓋的設區市,湖州以數字化引領驅動漁業綠色發展,全面提升漁業生產智能化、管理高效化和經營網絡化水平。遠洋漁業方面,舟山在建的全球海洋漁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已成功構建一個智慧漁業數據運營中心、一個智慧漁業應用服務平臺及三個應用感知系統,具備海洋環境立體綜合監測和海上突發事故應急救助能力。目前,全省正在加快推進“三農”數字化改革,重點支持農村5G、物聯網、遙感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賦能水產養殖生產和管理,同時暢通科技、人才、資金等要素的下鄉通道,為數字漁業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撐和保障。
2.1.3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數字漁業的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得益于浙江互聯網大省和數字經濟發展先發地的良好發展環境,浙江數字漁業建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良好的基礎。在現代漁業領域,數字技術讓水產養殖變得更加“智能”,可以通過智能檢測與感知控制的傳感設備,對水產養殖過程進行精準化、可視化的養殖和管理,還可以進行水產病害遠程診斷和水產品電商銷售。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良好發展,為水產養殖中推廣數字漁業裝備技術提供了科學的保障,目前全省共有121家主體開展數字化水產養殖。以湖州市為例,湖州菱湖著力推動傳統漁業趕上數字化浪潮,漁業已實現水產養殖機械化、水產養殖品種優良化、水產養殖管理自動化、水產養殖經營專業化和養殖產品市場社會服務化,并與互聯網模式相結合,促進“數字漁業大腦”共建共享,推動漁業轉型升級和漁民共同富裕。舟山國家遠洋基地將“物聯網”與“互聯網”相結合,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抓好臨港裝備、船舶修造、螺桿、水產加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進5G網絡覆蓋,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抓好智慧海洋試點、“舟山大腦”等工程建設,打造了中國遠洋漁業第一市。這些都讓水產養殖業由繁瑣的人工化轉向數字化、智能化養殖,同時也加快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2.2數字漁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2.2.1漁業數字化建設缺乏統籌規劃浙江是全國率先推動升級智慧農業平臺建設的省份之一,數字技術與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在不斷地融合發展。在建設數字漁業過程中,涉及養殖到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還與涉漁企業、養殖戶和漁民等多個主體密切相關。但是,浙江省在數字漁業發展方面缺乏政府規劃引領和配套的技術支撐體系。目前,全省在數字漁業建設中,對漁業龍頭企業、漁業合作社、漁業生產經營大戶以及漁業相關政府部門等功能定位不夠明晰,作用發揮不夠[7]。與大農業相比,數字技術在漁業方面的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漁業數據產業化滯后,整合共享不充分,開發利用不足。
2.2.2漁業數字技術應用深度不夠浙江省漁業數字化應用范圍不廣、應用深度不夠,主要集中在漁業資源調查、水域環境監測和漁業經濟統計這三大領域。其實,在漁業生產過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還有許多領域需要數字化。據調查統計,全省在養殖業方面開展的數據技術應用,約70%的養殖主體配備有通風和實時監測等設備設施,約35%的養殖主體將數字技術應用于養殖過程中病害監測、水環境監控、精準投飼等,全省在漁業生產管理上距漁業產業數字化還有較大差距[8]。目前,浙江省在漁業方面主要有“浙江省漁業資源信息管理平臺”和“浙江省水產養殖主體和加工流通企業調查平臺”兩個大平臺,但是這兩個平臺主要以綜合查詢和信息查閱為主,數據的利用率和數據挖掘深度都不夠,對漁業漁情監測與市場分析研判服務能力也不夠。
2.2.3高素質漁業技能人才的短缺一方面,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中普遍缺乏數字化方面尤其是漁業方面的專業人才,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經無法滿足漁業數字化發展的需求,導致在漁業數字化構建、物聯網與大數據應用等各方面服務能力的不足,同時,各縣(市、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也不夠健全,有些地市漁技推廣隊伍青黃不接,漁技人員的專業結構單一,跟不上現代漁業發展需要。另一方面,漁民數字化素質有待提高,傳統漁民對新科技、新知識的接受、理解和掌握能力欠缺,制約其對漁業生產方式的革新,導致漁業數字技術推廣普及任務艱巨。此外,漁業技術人員引進困難,漁業信息化人才緊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字化技術在漁業上的開發應用[9]。
3浙江省數字漁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加強數字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學習貫徹《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戰略規劃》《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浙江省數字鄉村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精神[10],將發展數字漁業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實施和漁業綠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穩步推進。應圍繞縣域層面數字漁業的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制定數字漁業發展專項規劃、實施方案以及相關扶持政策,明確各地縣域數字漁業發展定位、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并制定相應的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進而系統地推進漁業數字化建設。還應對全省現有資源設備進行有效的整合,便于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在推進“數字漁業”發展過程中,應依托“數字鄉村”和“數字農業”的發展建設,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按照“統一領導、統籌謀劃、統一規范、分步實施”的要求,加快推進數字漁業的發展建設。
3.2完善漁業信息服務平臺
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信息遙感、5G技術等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主的新技術來助力漁業發展,依托浙江省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中心和浙江省智慧云農業平臺,構建全省漁業大數據中心平臺,在全省農村互聯網、5G網絡等共有基礎設施建設上,通過北斗、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引導漁業經營主體接入平臺和采納數字化應用場景,整合漁業生產、水產品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數據,加強數據的挖掘應用,并制定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快數字化與水產養殖業的融合應用,推進漁業數字平臺建設。由于數據在采集應用和開發過程中具有動態性和復雜性,更要注重提升數據的存儲性能和使用效率,推進數字漁業向縱深發展,真正做到服務漁企和漁民。
3.3構建數字漁業人才培養體系
通過開展漁技推廣、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員授課等線上或線下的靈活方式,對新型漁業經營主體、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企業)和從事漁業的返鄉創業青年等人員進行系統的人才培養[11]。發揮科技特派員制度優勢,推動漁業先進技術向田間地頭延伸,依托各地市科技特派員,采取對點幫扶、掛牌公示、上門服務、技術指導等方式,為漁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此外,對于經營規模較大的漁業生產主體,政府部門可指導其進行漁業生產管理數字化的轉型。對于低、小、散的漁民,鼓勵其使用數字技術,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在養殖生產管理過程中的效率。
3.4開展數字漁業示范點建設
目前數字漁業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加快全省數字漁業發展首先必須加快開展一批水產養殖數字漁業建設試點項目,選擇有代表性的新型漁業經營主體,以典型示范推動漁業數字化進程,結合不同區域、不同養殖生產環節,選擇一批有一定規模,有一定數字技術應用能力的養殖主體,建立一批數字漁業應用的典型示范基地。以湖州市為例,慶漁堂智慧漁業服務平臺可以和政府大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政府根據漁業發展相關數據,制定針對性的補貼政策,企業可以向政府申請資金扶持,共同探索漁業生產管理全程數字化建設,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可看、可學、可推廣的漁業示范應用樣板基地,推進全省整體漁業數字化進程。
3.5深化“數字+漁業”的融合
圍繞漁業現代化發展需求和趨勢,推進數字技術與漁業生產的深度融合。實施漁業領域“機器換人”行動,以數字化引領驅動漁業綠色發展,構建基于物聯網的水產養殖生產和管理系統,以數據流為核心,實現養殖、加工、銷售、倉儲、物流數據互通,推動集水產養殖、活鮮供應鏈、物聯網金融相融合的數字漁業科技服務平臺,為漁業全產業鏈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務[12]。以寧波、舟山等地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為重點,推進可視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建設,全面推廣北斗、衛星通訊等技術在海洋捕撈中的應用,加快推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浙江舉行深化數字化建設新聞發布會[EB/OL].http://www.zj.gov.cn/col/col1621429/index.html.2019-01-04.
[2]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努力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標志性成果[N].浙江日報,2021-02-19(1).
[3]羅衛東.數字化改革的浙江實踐讓營商環境更優化百姓生活更幸福[N].錢江晚報,2021-03-05(3).
[4]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2021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
[5]余心杰.以數字鄉村建設為引領,積極打造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寧波樣板[J].寧波通訊,2020(4):24-25.
[6]浙江省農業農村廳.《2020浙江省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發布[J].浙江農業科學,2020(12):2426.
[7]楊子江.我國建設“數字漁業”的SWOT的分析[J].中國漁業經濟,2004(5):23-25.
[8]蔡元杰.浙江數字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新農村,2020(4):5-7.
[9]吳瑛莉,陳長卿,邊曉東,等.金華市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4):9-11.
[10]曾億武,宋逸香,林夏珍,等.中國數字鄉村建設若干問題芻議[J].中國農村經濟,2021(4):21-35.
[11]吳新標,張歡.江西省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建議[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1,35(2):18-22.
[12]于寧,徐濤,王慶龍,等.智慧漁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21(1):13-21.
ThedevelopmentstatusandsuggestionsofdigitalfisheryinZhejiangProvince
XIAJiajia,LIUMei,LIFei,GAOLingmei
(ZhejiangInstituteofFreshwaterFisheries,Huzhou313000,China)
Abstract:Digitalfisheryisthekeytorealizefisherymodernizationandisofgreatsignificanceto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fisheries.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digitalfisheriesinZhejiangProvincewasdescribed,andtheadvantagesandconstraintsofthedevelopmentofdigitalfisherieswereanalyzed.Onthisbasi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suchasstrengtheningthetop-leveldesignofdigitalfisherydevelopment,improvingthefisheryinformationserviceplatform,buildingadigitalfisherytalenttrainingsystem,carryingouttheconstructionofdigitalfisherydemonstrationsites,anddeepeningtheintegrationof“digital+fishery”.
Keywords:ZhejiangProvince;digital;fishery
(收稿日期: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