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新時期,隨著機械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提高了機械加工生產效率。為了有效的減少機械加工過程的誤差,要重視結合加工實際,有效的分析造成加工誤差的因素,從而科學的制定更加完善的加工技術方案,以全面提高機械生產質量,從而保證產品生產精度。
關鍵詞:機械加工;誤差;對策
引言
在機械加工領域,為了不斷提高加工精度,要合理的控制加工誤差,通過進一步研究,本文從多方面對其進行了實踐探索,旨在通過有效闡述,能夠全面提高機械加工水平,從而為機械制造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保證。
1提升機械加工精度的意義
對機械加工的產品質量而言,其精度將直接決定其品質的好壞。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質量以及使用成效,就需要對產品的參數、精度等進行充分考量,以求更好與設計需求相互契合。從性質上來分析,機械加工的精度主要由如下要點控制,即尺寸、形狀和位置三個因素,只有控制好上述要點才能提升產品精度。伴隨我國企業生產的要求不斷提高,針對精細化的程度也隨之提升,尤其是各制造業需要加強嚴格的控制,也只有進一步提升加工的精度,才能更好提升產品的終極質量。而最為有效、最為直接的精度提升方法,即為機械加工過程中針對流程的控制,使得傳統的機械產品施工進度更好優化。如果沒有在零部件上保證精度,那零部件所組成的產品就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和情況,使得機械整體的使用壽命縮短,無法發揮最大價值。
2導致機械加工精度產生誤差的因素
2.1因機械加工設備工藝系統而產生誤差
針對機械生產的流水線,尤其是運營時間較長的流水線現實情況來看,在長期使用后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機床、軸承等磨損情況,而盡管其磨損的程度相對較低,但也會引發加工工藝上的誤差。常見的有主軸因回轉而產生誤差。這是因為主軸長期連續性工作基準會產生誤差,而主軸是機械加工中的基準,主軸誤差是最嚴重的誤差之一。
2.2內應力變化而產生的誤差
針對機械制造與零部件制造的實際情況來看,加工機械的內應力會導致生產過程中出現形變問題。而引發這一問題的根本是由于,機床大多會經過冷、熱處理,使得積累一定的應力,而應力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會打破機械制造的平衡性問題,所以又會引發機械內部出現盈利擴張,最終造成誤差和精度不足。
2.3因機械加工機床問題而產生誤差
加工機床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通常是由于機床本身的誤差,連帶帶動了主軸和導軌之間的誤差。通常情況下,流水線上的機械零部件,都是在主軸的帶動下運作的,因此主軸誤差是最為明顯的一環,引發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主軸上下竄動等。而導軌與主軸之間的誤差原因,主要是由于機床在本身安裝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誤差并且作為加工商沒有第一時間予以發現和糾正。導軌和主軸之間的安裝錯誤,不僅會導致零部件生產后的精度降低,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機床的使用壽命降低。
2.4調整誤差與測量誤差
任何零部件在流水線進行生產作業前,都需要經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部件參數上的校對和分析,只有設置科學才能保證誤差減少。然而,在進行生產運作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加強參數的設置,明確其加工設備的關鍵指數變化,一旦出現誤差等問題要及時糾正,才能更好保證零部件的生產精度。但由于部分技術人員存在經驗主義、檢查不到位等各類情況,在實際調整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誤差,最終導致了零部件的精度降低。
3提升機械加工精度的途徑
3.1減少外力對精度的影響
外力,是目前流水線機械加工中最為主要的影響潛在因素。在加工過程中,包括了外力擠壓和摩擦力等因素,所以為了更好提升零部件的精度,就需要提升對外力的控制,減少對精度的負面影響可能。所以,在零部件展開生產運作前,必須要對設備做好完善的檢查工作,包括每一個機床的預設位置是否出現偏緊,確保每一個不同的機械和設備之間有良好的控制力,將外力影響因素降到最低。其次,當下機械制造水平下,摩擦力是難以完全克服的應力問題。為了進一步降低摩擦力對生產的負面影響,要不定期對機床的接觸表面做好拋光、打磨處理,以求降低摩擦力帶來的問題。
3.2合理控制加工溫度
諸多機械生產的零部件,尤其是合金制成的零部件,在其生產的過程中,機床為代表的機械制造加工部件,都需要熱處理。而如果長時間的熱處理會帶來一定機械的熱變形問題,進而引發產品精度下降等負面,所以做好加工溫度的控制尤為關鍵。而為了實現溫度的精準控制,針對不同的零部件生產和工藝技術,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與之一一對應,例如針對打磨的相關工作,由于摩擦會帶來較大的熱量產生,而此時即可增設一個冷水降溫的環節,在砂輪和熱量較大的環節做好冷卻處理,實現加工溫度的控制。實踐證明,良好的加工溫度控制,能夠顯著提升零部件的精度,達到優質的效果。
3.3嚴格控制加工過程、均化原始誤差
由于加工工藝上的問題,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一定的加工誤差,在專業上被稱之為原始誤差。造成原始誤差的原因較多,包括上道、毛坯工序的時候,就會影響后續的精度控制,嚴重的情況還會造成如工藝變形等,從而引發原始誤差。所以,零部件的精度控制,就需要建設在原始誤差的控制上,例如:分化原始上道和毛坯工序的工件尺寸,經測量過根據大小進行分組,將工件尺寸范圍縮減到1/X,并依據各組誤差調整工件刀具的位置,使得工件尺寸能夠保持一直,從而減小原始誤差,提高機械加工的進度。此外,針對某一個部件的長期加工處理,也可以對生產出來的部件做系統性的分析,找出其差異影響的原因,并及時從源頭修正。
3.4提高設備精度、減小原始誤差
原始誤差引發的原因不固定,為了進一步避免最終的產品精度出現偏差,就需要預先做好工具、量具等控制工作,保證施工處理的機床精度到位,要加強對測量誤差的研究,就出現的受力不均勻、變形等做好嚴格把控。例如,為了改善流水線的精度,可積極引入國外流水線所使用的設備,予以密度上的提升。同時,在進行任何零部件的加工前,切忌不要存在經驗主義的問題,而是要對潛在影響零部件精度的因素進行逐一的排查和分析。例如:在細長軸加工時,采用反向車削法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夠消除軸向切削力引起的變形,同時若配上彈簧頂尖能夠降低長軸加工的變形現象,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做好排查,才能為后續的零部件生產奠定基礎。
結束語:
總之,通過合理的控制機械加工生產過程容易產生的誤差因素,利于全面提高機械加工技術水平。作為相關技術人員,在有效工作實踐過程,要不斷提高專業能力,要重視學習現代化技術手段,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機械加工產品的工藝水平。
參考文獻:
[1]馬紅梅.機械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9,26(12):154+156.
[2]闞達,徐明.減少機械加工誤差提高機械加工精度[J].建材與裝飾,2019(25):220-221.
[3]吳福昌.數控車床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措施分析[J].機電工程技術,2019,48(07):13-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