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遠飛
摘?要:現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給排水管道管線之間具有較為復雜的交錯性,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重復施工的現象。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要注重工程施工質量,保證城市運行的穩定性。
關鍵詞: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設計;施工
1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設計要素
1.1 要求
在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施工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控。施工地點的不同采用的施工方式不同,如果室內施工,一般采用明裝方式,暗裝一般適用于管道后期的維護管理。室內給排水管道工程安裝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要根據設計原則控制管道長度,注重基礎面的處理,高度設計最好大于0.5m;其次就是接口設計,管道接口處一般采用柔性連接,控制好連接的緊密度。對于地埋式的管道安裝,我們需要控制好坡度和流速的變化,避免管道沉積物造成管道堵塞。
1.2材料設計
材料設計是管道設計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材料質量與管道工程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給排水管道工程建設較為常用的管道材料為鑄鐵管,這種管道材料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對管道壓力流速進行一個有效的控制,主要原理在于通過壓力變化調控管道水體的流動情況。在設計的時候,側重考慮冰凍線的位置,通過數據分析判斷管道負荷承載能力大小,保證管道整體性能滿足工程運行需求。
2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要點
2.1 放線測量和溝槽開挖
在進行給排水作業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放線測量以及溝槽開挖。放線和開挖直接影響給排水管道設計的安全性,在進行測量過程中,對于給排水管道出現的偏差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整,以使給排水管道的設計和布置符合項目設計規范。
在進行給排水管道作業過程中,要根據項目施工的圖紙,對場地進行反復性測量,確保管道設計符合項目設計規范。建設綠化帶時,要對測量數據進行核實,合理更改放線位置。對于溝槽開挖環節,要增強對周圍項目施工環節和環境的關注,對建筑物結構、地基水位擁有清楚認識。在判斷開挖基點時,要按照土方計算開挖距離,以防在溝槽開挖環節中出現管道滲水問題,從而提高項目給排水管道設計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2.2管基施工和管道防腐
在市政工程管基施工環節,對管道的防腐處理非常關鍵。只有做好管道的防腐,才可以有效提高項目施工質量。要按照項目施工圖紙,做好對管基的標高,篩選好支撐點,提高管基作業的安全性。要特別重視管道的防腐處理,其對管道的使用壽命產生最直接影響。防腐處理的次序如下:在進行混凝土現澆環節,通過水平澆筑的方法增強澆筑基礎的承載力。通常運用的方法是焊接鋼管和球墨鑄鐵管。對于負責降雨排放的管道,可通過橡膠圈連接承插,以達到對管道老化進行預防的目的。
2.3頂管施工技術
從給排水管道作業的整體來看,頂管施工技術屬于非開挖管道敷設工藝,施工過程中不涉及到地面構筑物的開挖。采取頂管作業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噪音,防止產生粉塵污染,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以及環保的優勢。特別是此種施工技術對地下和水下管道的鋪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可以快速穿越地下空間,降低作業成本,為此其對提高項目施工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頂管工藝施工之前,需要強化對平面的布置,其涉及的主要環節包括起重設備、自動控制室、混凝土澆筑現場、注水系統以及填土系統的布設。在進行施工以前,要對頂管作業環節進行反復推敲。要加強對靠背土體的加固,保障頂管的出入高效率,防止因為頂管施工的進出對給排水施工質量造成損害。
出洞的環節要增強監督。此環節如果出洞不到位,容易發生土體垮塌事故,致使管線出現偏移問題。可通過增加支撐設備的方式對井壁進行加固,在工具管離開出洞孔以前,需要對起始角進行加固。
確保頂管順暢,需要減少注漿的阻力。在項目施工作業的環節,可通過壓注觸變泥漿對管道周圍出現的孔隙進行補充,防止地面出現下沉。同時增強對地基的支撐,并對泥漿充分性攪拌,有效減少注漿阻力。
進行頂管作業過程中,對于頂管出現的偏差要及時進行糾正,一般通過運用千斤頂組手段對頂管存在的偏差進行糾正。如果管道出現向左偏差,可通過左伸右縮法手段,使軸線和方案設計的頂管位置保持一致。通常情況,為了增強頂管軸線的控制,需要對測量點進行反復測量,以確保管線位置準確。
2.4 管道安裝接口處理
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安裝人員應重視管道的接口處理工作,提高接口處理的質量,從而有效提升管道安裝整體工程的質量。例如,若管道的接口采用的材質是橡膠圈時,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曲線的鋪設方式,從而保障每一個接口都不會偏離允許范圍;若管道的節后采取的材質是法蘭時,施工人員可以將襯墊放置到凹入館外面的部分,使螺絲栓的直徑符合管道接口。
2.5 壓力試驗要點
(1)根據市政給排水管道總設計圖紙,查看現場管道安裝與設計圖紙是否一致,保證管道安裝的正確性。
(2)為了保證管道應力試驗的準確性,要將檢查范圍以外的管道進行封閉處理,確保檢查管道處于封閉回路狀態,為開展試驗做好準備工作。
(3)檢查閥門與給排水的水流控制方向是否一致,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都要及時進行糾正和改進,避免閥門錯誤問題給管道的正常運行造成困擾。
(4)管道壓力測試需要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經由專業人員從管道的一端注入噴射水,最終達到管道工作壓力,為了保證管道中的空氣及時排出,要從管道下部進行灌水,隨著灌水不斷增多,水將管道中的空氣排除,然后檢查管道實驗初期壓力,停止噴射水并且持續停留十分鐘,這時要觀察管道中的壓力是否出現了下降情況、管道表面是否出現變形、管道連接處是否出現滲漏等等,如果出現上述的任何情況,都意味著給排水管道存在問題,要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對策,保證給排水管道整體的完整性。比如,出現管道滲漏現象,要即刻降低管道壓力直至為零,然后對管道進行維修。
(5)氣壓試驗是檢測管道壓力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將管道壓力升為壓力值的50%進行測試,持續十分鐘,重點觀察管道的接縫、閥門等是否存在泄漏問題,確認沒有問題后,將壓力以10%的數值向上遞增,然后保持三分鐘進行觀察,最后達到設計壓力值,持續五分鐘后,進行仔細觀察,確保沒有壓力下降的情況出現。整個氣壓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用肥皂水觀察的方法,如果穩壓三十分鐘仍然沒有出現壓力下降的情況,則可斷定為管道壓力合格,可以投入使用。
2.6 管道安裝溝槽回填
在給排水管道安裝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收尾環節就是管道溝槽的回填。首先,應保證溝槽內沒有雜物和積水;其次,應保證溝槽中的土量壓實度高于95%,從而使回填的土具有一定的輕度,能夠有效避免外力的破壞;最后,施工人員應合理處置溝槽表面,將溝槽表面的土處理平整。給排水管道安裝工程屬于一項十分隱蔽的工程,施工人員在進行溝槽回填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市政安裝技術執行,規范自身的操作行為。
3結語
現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與施工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要全面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對每個施工環節進行控制,特別是在管道材料選擇方面,要根據不同的工程要求選擇合適的管道材料,提高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質量,保證市政道路運行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林.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與施工關鍵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2):68-69.
[2]吳玲,易永峰,崔志兵.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的設計與施工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9):66.
[3]任曼莉.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的設計與施工要點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8(03):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