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齋奎 張曉龍 張洪立 楊福麗 紀衛華
摘?要:在機械化大時代背景下,農耕行業迎來了一波機械化發展浪潮。對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的應用和分析,有利于對土壤板結等問題做出改善,同時提高農戶耕種效率,基于此,本文對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來供有關人士進行參考。
關鍵詞:農機;深松;整地
引言:隨著全國人口壓力的不斷增大,糧食問題逐漸成為國家重點關注話題,農機深松整地技術作為耕種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得到了不小的重視。通過農機深松整地技術,不僅有利于減少農戶的勞動量,還可以提高糧食產量,所以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應作為一個持續研究的對象,發展下去。
一、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優勢
(一)改善土壤通透性
良好的土壤通透性可以提高土壤的儲水和抗旱效果。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耕種技術,傳統耕種技術難以達到最適宜的耕種深度,無法打破土壤硬層,使得土壤通透性下降,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則可以調整適宜深度,并且深松深度十分接近平均值,讓土壤有極佳的通透性。傳統耕種技術會導致土壤硬層問題更加嚴重,而農機深松技術則可以降低土壤硬層問題,以此來看,農機深松整地技術對改善土壤通透性有著十分高效和顯著的效果[1]。
(二)提高肥料使用率
肥料的使用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但是長期使用過量的肥料,會造成土壤板結,不利于長久耕種。農機深松技術會使作物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養分,間接地讓農戶降低肥料的使用量,不僅解決了土壤板結問題,還對農戶耕種成本有所降低。
二、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的應用建議
(一)創新技術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浪潮下,農機技術的研發對農業有十分長遠的意義。農戶對農機的不斷使用過程中,對農機技術的要求逐步提高,高效率也會成為農機技術的下一個發展目標,并且我國土地遼闊,地質情況復雜多樣,不同地區對農機技術的要求也會有不小的差別。對此,應針對不同地區的土壤進行試驗,并且與農機技術研發進行對接,使得農業與科學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形成一套科學的技術設備制作和使用流程,從而讓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在實際應用當中更加的流暢高效。我國在農機技術的發展領域還不夠成熟,技術研發工作任重道遠,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發展,對其的開發投入資金應不斷提高,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繼續深度完善農機改革機制。
(二)選擇機具
一方面,不同的農作物所需要的深松深度會有所不同,農機具的選擇就會成為首要問題,在農機具選擇中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機具能否打破犁地層。目前,市面上的深松機具繁多,但是合理的對機具進行配套將會成為一大難題。當前,農戶普遍熟練的使用傳統的農機具進行耕種,對新制造出來的農機具設備了解不夠多,所以在機具推廣方面,專業人員應多給予農戶幫助,加大宣傳力度,來為農戶講解相關機具的專業知識,從而讓農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配套設備。
另一方面,農機具購置后使用時間集中,使用量大,從而使得農機具的受損率將會大大提高,對于農機具零件的保修和整體設備的保養工作也將會成為農戶的一大難題,農戶大多沒有相應的專業修理知識,面對機具故障預警時難以及時發現,機具損壞后修理時間過長,這在某種程度上大大降低了耕種效果,影響效率。基于此,在機具選擇時,應當將這些問題考慮進去,如果使用強度大,就可以選擇高強度材料,從耐磨性多方面角度出發,來選擇合適的機具。
(三)調查土壤
因地制宜是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推廣應用中十分值得關注的因素,因此提前調查土壤就成為了重要的操作步驟。調查土壤情況時,墑情是應該格外考量的因素,不同墑情意味著整地深度將會有所差別,對土壤的過度深松可能會破壞土壤原有結構。土壤調查中有兩項關鍵的指標,濕度和鹽堿性。無論是過濕的土壤還是過干的土壤,對土壤深松都會有不同的影響。而鹽堿性過高,則需要提高深松的深度,一般情況下,鹽堿地需要深松達到35cm以上,才可以讓深松取得最大效果。在當前,機具深松方法可以選擇兩大類型,一種是全方位深松,另一種則是局部深松,具體的深松選擇方法,需要根據土壤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全方位深松對土壤中的濕度保持有很大作用,相比較局部深松有較強的針對性,對土壤耕層較淺的土質有很不錯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耕種效率,有利于土質的結構優化。當前局部深松使用方法比較普遍。在選擇深松方法之前,應對土壤做出大量調查,并且進行收集記錄,為以后深松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降低耕種時間,增加耕種收成[2]。
(四)提高農戶認知
農戶大都適應于傳統耕種方式,由于缺少專業知識,對新技術的認知往往不夠,在主觀意愿方面不愿意接受先進設備。對于此,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積極的做好宣傳工作,全面的向農戶講解專業知識,讓用戶們了解到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好處,改變農戶主觀意愿,提高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使用面。為了調動農戶對深松技術的使用積極性,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從服務質量上入手,通過不斷提高信譽來吸引農戶,使其做到間接推廣的作用。在設備維修方面,工作人員也應盡職盡責,積極為用戶解決麻煩,做好善后工作。以此來讓農戶們無論對技術認知,還是服務認知都做到改善,從而達到宣傳推廣的目的。也可組織相關的技術培訓,讓農戶們自己掌握基本的修理技術,減少修理成本和時間,提高農戶專業技術素養。
(五)改善補助政策
農機補助政策是推動農戶進行購進農機設備的重要方法之一。政策的宣傳工作要到位。在農戶經常出入的地方建立公告牌,在其上詳細劃分出農機補助政策的詳細要點,并且應設立專門的服務熱線,讓農戶可以隨時隨地對相應政策進行咨詢。政府機構也應及時的將國家下發的政策告知農戶,讓政策落實到基層。現今,新聞媒體的力量也越來越不可忽視,可以多利用電視廣播等形式,來進行宣傳,使農戶了解農機技術的優點,以及潛在價值,將信息全方位的擴散到農戶眼中。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發放補助政策,進入基層調查,來確定補貼力度,為機械化化農業提供有力的支撐。許多補助政策也過于繁瑣,這就導致想要了解政策的農戶無法有效的去利用政策來購進設備,所以,應當簡化農機補助流程,讓農戶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便捷,從而增加用戶使用農機具的熱情。目前,我國對農機補貼投入力度巨大,但是想要完全的落實到實處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督,做到真正的為百姓做實事,切身實地的為農戶考慮,提高政策規范性,從而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可持續發展。
(六)保障作業深度
作業深度的確定是土壤深松中重要的數據,通常情況下,如果土壤比阻較大,則需要增加深度,來提高深松效果,通常情況下,深松深度需要掌握在30cm-40cm之間,誤差需要控制在2cm上下浮動,而鹽堿地因為其特殊性則需要保持在40cm-50cm之間,深松作業需要保證作業深度的一致性,否則會影響土壤通透性等問題。深松時需要根據作物的不同來調整深松間距,通過農具和土質情況多個方面來進行選擇深松間距。傳統深松方式深度最多能達到20cm,并且無法保持深度的平均,相比較而言農機深松優勢十分明顯。深松的根本目的是破壞土壤的硬底層,主要是因為其會影響水分的滲透,導致水分的蒸發流失,并且會造成土壤結塊和植物扎根困難等問題,從而影響農作物產量。而農機深松則可以對硬底層進行破壞粉碎,為植物生長提供有力條件,所以在確定作業深度時,還應當將破壞硬底層作為考量依據之一[3]。
結論:綜合來看,我國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使用已經越來越越普及,其相應技術的創新投入力度也不斷地加強,農戶對新的農機技術使用量進一步增加,這將會對農業機械化進程提供發展動力,進而提高農業產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文浩.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22-23.
[2]晏玉潔.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探討[J].湖北農機化,2020(15):6-7.
[3]寇玉冰.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及實施要點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7):216.
通訊作者:
楊福麗(1974-01),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海陽市,在海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 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