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瓊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農業水平進一步提升。玉米是我國重要的農藥作物之一,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開發價值和應用價值,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而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背景下,本文就玉米保護性耕作及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進行探究,從而可以為相關部門進行相關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玉米保護性耕種;機械化種植技術;農業生產
引言:玉米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具有比較高的開發價值以及應用價值,在畜牧業、養殖業、水產業等領域也可以取得比較可觀的應用。目前,我國的玉米種植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操作,進而可以提升了玉米種植的質量以及效率,而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保護性耕作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在保水保土的同時有效地促進農業機械化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為實現我國的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有效的助力支持。
一、玉米保護性耕作概述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而玉米的保護性耕種是由于實現玉米機械化作業為依托的,而保護性耕作的核心技術是農田土壤表面耕作技術,比如免耕技術、少梗技術等[1]。我國農業種植領域比較廣泛,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借助于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在保證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的同時有效的保護弄臺內的生態環境。相比較于傳統的耕作模式而言,保護性耕作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首先,保護性耕種可以減少勞動量的同時提升更耕作的實際效率。相比較于傳統的耕種模式,玉米保護性耕種往往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部可以完成更多的播種面積。另外,隨著工作次數的減少,可以極大的縮減農用機械設備的燃料成本,減少農業機械設備的損耗。其次,玉米保護性耕種的免耕或者少耕除了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可操作性以外還可以提升土壤有機物的含量以及水分的利用率的目的,從而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最后,玉米保護性耕種可以將作物的殘茬可以覆蓋在土壤表面,進而可以有效的減少土壤受到風蝕以及水蝕的運行,進而可以有效的改進區域內部的水質量以及空氣質量,實現有機農業生產的目的。
二、玉米保護耕作以及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分析
(一)秸稈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技術是玉米保護性耕作中的一種比較重要的技術手段,這種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區域內部的土壤的肥力并且可以減少風蝕以及水蝕對于土壤的影響。在利用秸稈還田技術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一些幾個過程,
首先,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農業生產創造出比較良好的條件。一般而言,機械農業往往需要種植統一的玉米品種并且需要對玉米的種植密度進行嚴格的把控。一般而言,玉米的種植密度需要設置在60cm左右。為了保證機械作業的質量,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統一的方式,保證田間的地塊可以符合機械運行的實際情況,另外需要積極的進行田間管理工作。
其次,在覆蓋秸稈的時候,需要結合農業種植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覆蓋方式。玉米的高產區域比較適合粉碎覆蓋的方式進行,在對玉米哦進行粉碎處理的時候需要保證玉米秸稈的粉碎率在百分之90以上,含水量在百分之20以上。粉碎之后的玉米秸稈不可以堆積以及漏切。在玉米秸稈充分粉碎之后,需要將粉碎的玉米秸稈均勻的覆蓋在田間。在具體進行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秸稈堆積或者地塊不平的情況需要進行整平處理的操作[2]。如果在作業的時候地塊溫度比較低,可以采用淺松的方式保證整個種植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為了有效的提升作業的效率,在進行秸稈還田的時候可以利用聯合收割機技術。玉米種植區域如果在冬季風比較大的北方地區,可以采取倒桿覆蓋的方式,無需對秸稈進行處理。而對于風蝕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選擇留茬覆蓋的方式。在玉米收獲的時候可以利用農用機械對玉米地面上的秸稈進行處理,并且留存大概20cm高的割茬,從而可以保證農業生產的實際效率。
(二)免耕播種技術
免耕播種技術是現代化玉米種植中的主要技術之一,目前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免耕播種技術得到比較廣泛的推廣以及應用。免耕播種技術指的是利用免耕播種機設備一次性完成破茬開溝、施肥、播種、鎮壓等作業工序。在應用免耕播種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免耕播種技術需要根據區域內部的氣候情況、土壤情況、以及降雨情況等選擇比較合適的播種機械設備。
其次,免耕播種技術采用的是精量播種的方式,因此在進行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品質優良的玉米種子,保證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可以達到百分之90以上。另外,在播種之前,為了有效的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需要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再次,需要結合玉米種植區域實際的種植條件來選擇最佳的播種時期,比如朝陽的地塊可以提前進行播種;對于朝陰的地塊,可以晚播種,最后,對于保護性耕作而言,需要將施肥的深度控制在九厘米左右,進而可以保證玉米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另外,在播種工作結束之后,為了抑制農田的雜草生長以及降低病蟲害的滋生,需要適量的噴灑農藥在種植地塊上,進而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的實際效率以及具體應用的效果,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的提升。
(三)機械整地
在進行機械整地的時候,農業人員需要借助于征地機械以及大中型拖拉機設備,進而可以保證整地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首先為了免去起壟作業工序,需要通過拆除整地機械上的起壟裝置,并且只可以進行滅茬以及旋耕平整土地,從而可以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為了實現松土的效果,需要對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進而可以推進整個產業的發展。一般而言,土壤的水分含量往往需要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從而可以保證整個農業生產可以順利的進行,進而可以推進整個產業的發展。
(四)機械鎮壓
在機械整地作業結束之后,農業工作人員需要利用機械設備來對整個地表層的土壤進行鎮壓[3]。在實際進行作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選擇輪式拖拉機設備將土壤進行抹平,隨后可以將鎮壓器裝配在拖拉機上,并且對土壤進行全面的鎮壓,進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可以更加的適合于農業生產,其次,在進行播種之后,需要進行再一次的鎮壓操作,進而可以有效的提升玉米種子的發芽率,保證農業生產的效率以及產量,從而可以推進整個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的提升,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效益。
(五)機械收割
機械化的收割技術最為顯著的應用優勢就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玉米的收割效率。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需要采取摘穗收獲的方式進行收取,并且在收獲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不需要將玉米苞皮留在地里,進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另外,在進行收割的時候需要合適的控制以及處理秸稈的覆蓋程度,進而可以為明年的種植工作操作良好的條件,從而可以保證農業產量以及農業的實際效率,從而可以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總結:農業是立國之本,是保證國家安全的關鍵。因此在進行農業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合理的技術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在新的時期具有比較強勢的應用價值以及效果。基于此,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玉米保護性耕作及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業生產的質量以及農業生產的產量,進而可以促進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推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滿足新時期對于農業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常穎.發展規模經營?實現節本增效——遼寧省昌圖縣盛泰農機合作社發展紀實[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1(05):59-60.
[2]高燕,張延,陳學文.耕作方式和種植模式對黑土碳氮含量及玉米產量年際變化的交互效應[J].土壤與作物,2020,9(04):323-334.
[3]冉小琴.吉林新巨強合作社:丘陵半山區實施保護性耕作,玉米產量提高15%[J].農業機械,2020(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