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生 韓明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大眾環保意識的提升,多種高新科技被廣泛運用到了環境保護工作中,為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其中,環境監測技術因其突出的先進性,對環保監測工作提供了不可忽視的技術支持。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要點展開充分地掌握,盡可能讓這份技術的效用最大化發揮,提升環保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工作;重要作用
引言
環境監測工作具體而言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對涉生態環境的各要素所開展的監測、觀察活動,包括定性監測、定量監測等。如對污染源中各種物質含量展開的監測,為進一步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數據依據與決策基礎。近年來,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下,公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環境檢測從業者應當在工作中加強先進技術的使用,這對提升監測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是有利的。
1環境監測技術概述
環境監測工作涉及的技術面較為廣泛,但主要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分類:
從監測對象的角度劃分,環境監測包括水質監測、空氣監測、噪聲監測;從監測部門的角度劃分,包括資源監測、衛生監測等幾個部分;從監測地域的角度劃分,可分為區域監測與污染源監測;從監測目的角度劃分,可分為常規監測與特定目的監測,從監測關系角度劃分,可分為監督監測與(業主)自行監測等等。
環境監測技術長期以來已經成為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環境科學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技術門類之一,尤其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煥發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例如,應用環境監測技術,能夠幫助環保工作人員持續跟蹤監測某一地區環境內特定污染物的詳細狀態,并針對污染物的具體(排放、降解、轉化、遷移等)信息,展開綜合的預防、治理工作,并且也可以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對該地區未來的發展狀況做出預測,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數據依據[1]。
由此可見,環境監測技術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做好技術支持,是環境監測單位的義務與責任。
2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環境監測也是環境污染等級評定、環境污染情況分析、環境污染物種類與分布信息采集等工作的基礎。有效的環境監測工作能夠保障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具體而言,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闡述:
2.1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理論基礎
對已被污染的環境展開治理與維護是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展開這一工作時,工作人員需要對該區域環境中的污染狀況做出深入了解,例如環境污染物的類型、分布情況、濃度等等,此時就需要用到環境監測技術。工作人員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可以收集出明確的環境污染信息,從而為科學、合理的環境污染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2]。
2.2為環境保護法律提供實施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經濟極大發展,公眾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我國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執行力度的規章制度,以保障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與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就是這些規章制度中典型的例子。而這些規章制度得以有效施行,仍然離不開環境監測技術發揮的重要作用。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對被監管的單位或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的種類、分布情況、數量、濃度展開監測,得出相應的數據結果,判斷其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從而為環境管理、照章納稅的執行奠定基礎。
2.3為環境保護超前預測
環境監測技術除了能夠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數據依據外,還可以為環境保護規劃工作提供前瞻性預測。例如,在運用環境監測技術收集某區域大氣、水體、土壤環境信息的前提下,結合該區域的實際環境情況,制定出更加科學、有效的環境管理措施,如產業政策制定、環境目標規劃。此外,還可以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對當地未來的環境變化狀況展開預測,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環保工作方案,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高效性、便捷性、科學性。
2.4為解決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技術支持
當前,我國環境突發事件不斷發生,為人民群眾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生產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環境監測技術,就能夠為這類事件的解決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例如,某一區域環境溫度過高,或者在人為操作失誤的情況下,該地區中的化工廠企業可能會發生泄漏、爆炸等嚴重的環境事件,對職工的人身安全與周邊地區的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針對這類情況,化工廠企業就可以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對污染事件的污染物成分、濃度、擴散速度等信息展開監測,并在此之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環境治理手段,盡可能將環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3優化環境監測工作的措施
我國目前的環境監測技術雖然取得長足發展,但仍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相關研究人員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例如,我國環境監測方式相對老舊,部分領域技術手段距離國際先進水平尚存在一定距離。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人才水平參差不齊,總量相對缺乏,也制約了環境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由于環境污染是一個動態化的持久性的過程,環境監測的方式以及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質都亟待適應環境治理需求形勢同步提升。盡快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環境監測技術能真正發揮出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助力效用是新時代生態保護新要求的呼喚。為優化環境監測工作,相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改善監測方式
改革監測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提升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的手段。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相比發達國家而言還有一定距離,相關部門首先應當進一步優化環境監測體系,并在參考國外先進環境監測方法的基礎上,加大對先進技術的引入力度,改善落后、老舊的監測方式,讓監測工作更具實效。例如,可以更多采用信息化、自動化的監測方式來提升監測工作的質量。
3.2提升監測技術
我國的科學技術在邁入新世紀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目前的環境監測技術還應持續地加強、進步。我國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持續加大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升級力度,爭取使環境監測技術更符合我國國情,更符合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
3.3培養監測人才
專業的監測人才對于提升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目前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尚無法充分滿足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也無法應對我國越發復雜的環境情況。因此,我國應當進一步重視對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工作。高校與研究院可以改善當前的環境監測專業教育體系,盡可能提升環境監測人才的職業素養,多培養提供高質量的學研結合的人才,推動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基礎性環節,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環境保護部門、企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管理體系、法規的需求,建立分等級、它測與自主檢測相結合的監測體系,加大對先進監測設備、先進監測人才的引入,并對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展開持久的有效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監測水平與職業素養,讓環境監測工作得以真正高質量開展,促進我國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仲春華.環境監測的現狀、發展及優化對策淺析[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2(05):34-35.
[2]鄭亮.環境監測在污染治理中的應用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