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霜



摘 要:本文從政府補助與融資約束交互效應的角度,研究企業在面臨融資約束的情況下政府補助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結果表明:政府補助能夠促進技術創新,而融資約束會抑制技術創新;當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情況越嚴重時,政府補助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越小,尤其當融資約束超過一定程度時,政府補助對技術創新產生了抑制作用。
關鍵詞:政府補助;融資約束;企業創新行為
一、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背景下,企業在創新投資領域擁有良好的政府“扶持效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我國企業在科技創新中遇到的融資約束難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在加大投入研發費用的過程中,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是其是否能夠取得穩定的資金支持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干預可以給企業提供直接的優惠待遇或更好的融資平臺。因此,本文選取政府補助作為政府干預活動的一個方面,檢驗政府補助和融資約束如何影響上市公司的創新,以及政府補助通過影響融資約束進而對企業創新產生何種影響。
本文的研究為理解轉軌經濟背景下的中國企業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也為理解政府干預、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增長之間關系的微觀機理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政府補助與企業創新
目前學術界研究政府干預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結論并不一致。其中,一部分研究“政府支持”論,認為政府的介入克服了研發創新活動的外部性問題,通過激勵提升了企業的創新動力。另一部分研究從信息不對稱、委托代理理論角度出發,認為政府的參與導致企業創新效率損失。由此,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a:政府干預對企業創新活動的行為起促進作用。
假設1b:政府干預對企業創新活動的行為起抑制作用。
(二)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
顧群等(2011)實證檢驗的結果表明:融資約束程度越高的企業,R&D投資越低;融資約束程度高的高新技術企業R&D投資顯著依賴內源融資。由此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會抑制企業的研發創新行為。
(三)政府干預下的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
李駿等(2019)研究結果表明,融資約束問題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國企業之中,而研發補貼可以有效緩解企業融資約束。而張嘉望等(2019)構建了一個包含政府干預和融資約束的企業研發決策模型,結果發現,企業遭受融資約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預程度就越低,企業研發投入也越少。但另一方面,由于融資約束對技術創新產生抑制作用,因此當企業面臨著融資約束時,企業并不會將政府補助全部用來進行技術創新。其一,企業有可能原本需要進行縮減成本來解決融資約束,但是當獲得政府補助,企業有可能直接將政府補助作為利潤來替代原本的行為;其二,當企業自身其他高回報率項目面臨資金困境,而該項目并不是政府補助的對象,企業有動力挪用政府補助投入到該項目中以解決資金問題。由此,本文提出假設3:
假設3a:融資約束對政府干預與企業的創新投入的關系存在正向的調節效應。
假設3b:融資約束對政府干預與企業的創新投入之間的關系存在反向的抑制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9-2018年滬深兩市的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初始樣本。剔除了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樣本和數據缺失的樣本,并對所有數據進行1%水平上的winsor處理。本文所選數據均來自CSMAR數據庫。
(二)變量設計
1.因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企業的創新行為,參考現有研究的普遍做法,本文選擇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作為企業創新行為的替代變量。
2.自變量
(1)政府干預
由于政府主要以財政補貼與稅收減免對企業創新進行補貼,因此以企業獲得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占總收入的比重表示政府干預的程度。
(2)融資約束(SA)
本文參考鞠曉生等(2013)的做法,選取SA指數作為融資約束的替代指標,其表達式為:
SA=0.043×Size2-0.737×Size-0.04×Age(1)
其中,Size為企業總資產(單位:百萬元)的自然對數,Age為觀測年度與企業注冊年度的差值。SA指數的值越小,即絕對值越大,表明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情況越嚴重。
3.控制變量
借鑒以往大量學者對于企業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內源融資、人力資本投入、企業規模、年齡、盈利能力、收入約束等均會對企業創新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將以上指標均作為控制變量放入模型。變量選取匯總如下表所示:
(三)研究模型設定
本文建立模型一和模型二考察政府干預、融資約束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進一步,為了探討融資約束對政府干預與企業研發投入的調節作用,本文在模型一基礎上加入政府干預與融資約束的交互項(G_S),構建模型三如下:
四、實證檢驗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2,可見,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水平較低,且上市公司之間的研發投入強度差異較大。企業的政府補助、融資約束等主要解釋變量之間均存在明顯差異。
(二)回歸分析
如表3所示,第1列和第2列為分別運用模型一和模型二進行回歸得出的結果。GOV1系數為正,SA系數顯著為負,并且顯著性水平均在1%以下。由此可見,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投入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假設1a得到驗證;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越高,越會抑制企業的創新活動,假設2得到驗證。
如表4第1列所示,交互項G_S的系數為負,意味著當企業面臨著融資約束時,融資約束的存在會對政府補助產生擠出作用,使得政府補助對技術創新的刺激效用降低,假設3b得到驗證。從經濟意義來看,當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超過一定程度時,融資約束帶來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政府補貼的促進作用,政府補貼無法對技術創新產生正向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