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一帆 劉靜瀾
摘 要:《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一直受到翻譯界的高度關注,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傳閱,其中兩個備受好評的版本是霍克斯與楊憲益的英文全譯本。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紅樓夢》的翻譯研究已具有了一定規模。本文嘗試對楊、霍兩個英文譯本中的名貴菜肴、糕粥點心、名茶良飲名稱的譯文進行對比研究,探索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紅樓夢英文譯本;菜名英譯;譯文對比;翻譯策略
一、引言
《紅樓夢》中的飲食菜名高達90余種,其中葷素類菜肴30余種,湯類12種,主食28種,飲品20種。以食材命名的菜肴有36種,以傳統習俗、地方特色、文化典故、藥用滋補功效和獨特烹調工藝等文化寓意的命名有60余種。兩位譯者充分運用音譯、直譯、意譯、音譯加注等方法以及異化和歸化的策略對原文進行翻譯,再現了原文的本義,客觀、忠實地傳遞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信息。
二、兩位譯者英譯方法的比較
楊、霍兩個譯本的英文菜名表述基本準確、完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中也有表述不到位、錯譯、漏譯之處,下文舉例比較:
例1:“紅稻米粥”
“紅稻米粥”的主要成分是紅稻米。據史書記載,紅稻米是清代皇帝食用的珍貴稻米,營養豐富,具有緩解疲勞,滋補身體的功效,故稱之為“御稻米”。賈府日常能食用稀有的紅稻米,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年賈府貴族生活的奢華。因此突出紅稻米的珍貴和食補的功效是翻譯的關鍵。
原文75回:“尤氏早捧過一碗來,說是紅稻米粥。”
楊譯本:Madam You, who had a bowl ready, remarked that it was made of special red rice.
霍譯本:You-shi stepped forward with a bowl of gruel.It was made of red Emperor rice, she told her.
楊譯本將紅稻米譯為“special”,突出了紅稻米的特別,但未傳遞出源語的全部信息;霍譯本將紅稻米譯為“Emperor”,意為“帝王吃的米”。兩相比較,霍譯本比較接近原文語意。
例2:“﹙螃蟹﹚小餃兒”
《紅樓夢》第41回:“……一個女仆拿來兩盒點心。其中一盒為‘一英寸長的餃子”,這種餃子的餡兒為蟹肉和蟹膏,是一道江南美食。
楊譯:In the other were tiny fried dumplings no more than one inch long .
霍譯:The second box contained two sorts of fried things, one of them a heap of tiny jiaozi only about one inch long.
楊譯為“不超過一英寸長的鍋貼”。鍋貼與餃子并非同一食品,楊譯本翻譯的不準確。霍譯為“一英寸長的餃子”,霍譯文采用音譯的方法較為接近原文,保留了文化特征。
例3:“惠泉酒”
“惠泉酒”是用惠山的泉水釀造的特色名酒,在清代成為朝廷貢酒。曹雪芹在書中多次描寫過宴席飲酒的場面及文化內涵,原著中鳳姐讓賈璉的奶媽趙嬤嬤品嘗惠泉酒含有恭敬之意。第16回:“媽媽,你嘗一嘗兒子帶來的惠泉酒”
楊譯:Nanny, try this Hui Fountain wine your boy brought back.
霍譯:You must try some of the rice wine your Lian brought back with him from the South.
楊譯本將“惠泉酒”直譯為“惠山的酒”﹙Hui fout ain wine﹚;霍譯本則意譯為“泉水釀造的米酒”。
兩相比較,楊譯本更符合原文語境,突出了酒的產地“惠山”,暗示酒的珍貴,體現貴族生活之優越。而霍譯本所翻譯的“泉水釀造的米酒”則較普通,未能體現原義。
通過以上多個對比可以看出,楊譯本多采用直譯方法和異化策略,較好地保持了原作中的文化特色,不足之處是文字略顯生硬,有死摳字眼之疑,部分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讀者易產生陌生感和距離感;霍譯本則站在譯入語的文化立場,以譯入語所在的文化為歸依,翻譯過程中多采用歸化策略,最大程度地迎合了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然他的譯本又過多地照顧英文讀者的閱讀習慣,以致再現民族特色或文化內涵方面略顯蒼白。
三、結語
翻譯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表面上不過是兩門語言的轉換,實則乃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文化”需是《紅樓夢》譯本的靈魂,淡化或舍棄菜名中的文化信息,則很難完整準確地傳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其翻譯質量必然大打折扣,文化交流與傳遞的效果也無法得以實現。對傳統文化譯本進行比較,能提高譯者的翻譯水平,指導未來中國典籍的英譯方向,為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提供了借鑒和遵循。同時,兩位大師敬畏經典、忠于原著、忠于讀者以及治學嚴謹的精神值得每一位譯者和讀者學習。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岳麓書社,1987
[2]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漢英對照[M].楊憲益,戴乃迭 譯.北京:外文出版社;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 [英]大衛.霍克斯著.劉靖之等譯。紅樓夢英譯筆記[M]
作者簡介:
項一帆(2001.3— )女,湖北黃岡人,本科在讀,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研究方向:食品翻譯;
劉靜瀾(1983.4 — ),女,湖北鄂州人,講師,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跨文化翻譯理論與實踐
*項目:本文為武漢輕工大學2021大學生校科研項目“《紅樓夢》經典譯本中菜肴翻譯的對比研究”(xsky2021237)和2021年校級科研項目“語用移情理論視域下湖北飲食文化外宣英譯研究”(2021Y6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