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萍
摘 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各類建筑工程的數量不斷增多、規模越來越大,作為建筑項目的基石和根本,主體結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的最終呈現,關系到無數使用者的使用舒適度和安全性。以此為背景,建筑施工團隊必須對主體結構檢測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當然建筑項目情況不同,具體所能采取的檢測方法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本文中筆者就以“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為主要對象展開論述,闡述了具體七種檢測辦法,以期這些研究內容能夠為實際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帶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建筑主體結構 主體檢測 檢測辦法
中圖分類號:TU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8-0063-02
建筑主體結構的檢測過程、質量以及實施效果,關系到建筑項目的最終呈現。所以相關檢測單位需要以質量以及安全為導向,結合檢測對象的差異性、檢測環境的特殊性,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水平。本文中筆者一共提及了七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其針對不同類型的項目,針對主體結構當中的不同細節。
1 面向建筑外觀結構進行的檢測
建筑外觀結構檢測最為關鍵的是結合建筑項目在具體指標以及性能方面所產生的信息,直接檢測出建筑主體結構的性能以及判斷其是否符合相關規格要求。與此同時,施工人員在進行現場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委派具有豐富經驗的監理人員以及檢查人員到現場對建筑主體結構的內容展開全面檢測和分析,并與現場施工人員保持良好的溝通。[1]
外觀檢測方法的使用需要以切實開展現場勘查工作為前提,目的在于能夠更為全面地了解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判斷設計規范的匹配性以及和項目實際的差異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做出有關建筑項目、材料的科學選擇,尤其是在內部化學反應指標的選擇方面,需要對材料的使用以及其能產生的效應進行分析。如此一來,可以針對建筑結構的尺寸以及實際可以承受的承載力做出更有效的考察與分析,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建筑現場的施工人員以及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進一步開啟交流與探討,最終獲取全面而有效的數據、信息。
2 鋼結構焊縫內部質量檢測方法
2.1 初探角度入手,進行鋼結構焊縫內部的質量檢測
其需要將屏幕內部的評定線高度控制在20%~25%的范圍,將DAC曲線補償增益調節成4DB,并且選擇傾斜式的探頭對鋼結構焊縫實現高效率的掃描,并在同一時間觀測屏幕當中存在的回波信號。
2.2 精探角度入手,進行鋼結構焊縫內部的質量檢測
這樣操作的目的在于針對初探過程中存在的異常情況進行精準檢查,通過定區的方法找出回波在DAC曲線上的實際位置,著重針對二區以及三區回波進行數據定位。具體來說就是指借助觀測屏獲取最大化的回波數值的水平以及垂直距離,然后定位目標缺陷在檢測區當中的實際位置。倘若定位在內側,就說明目標缺陷剛好位于鋼結構焊接縫的內部;倘若反射波只是囊括了位于二區或者三區的高位置,就應該使用6DB對其的長度進行測量。倘若發現缺陷反射波當中存在多個高位置,就要從兩端開始確定最大化的回波數值,借助端點6DB測量其長度。在這里,我們以T形焊接缺陷的內部質量檢測為案例,進行說明。[2]
首先,探測方案的執行是通過斜探頭在T形的焊接縫隙位置,靠近腹板處進行超聲檢測,然后使用直探頭對翼板外側進行超聲檢測,使用一次波和斜探頭對翼板外的另一側進行檢測。
其次,探測方案在具體落地實施之前,需要完成距離波幅曲線以及靈敏度的有效調節,要根據焊接風外回波以及缺陷波的特征,進行焊接縫位置標注,并且選擇規格為5MHZ的雙晶直探頭進行檢測。當然在上述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要盡可能融合焊接、原材料等一系列特征,確保定位的準確性、科學性以及典型性。
3 裝配式工程檢測方法
作為近年來一種新興的且大有普遍流通之勢的建筑形式,裝配式建筑在主體結構檢測過程中,對于連接點部分的施工質量檢測尤為關鍵。在裝配式建筑結構主體構成的成分當中,其具體包括預制剪力墻等垂直構件,預制戶外空調板、預制拼裝樓梯、預制混凝土木質樓板等水平構件,房間隔斷墻、外立面、保溫板、外墻板等非受力構件。與此同時,在安裝配件的過程中,任何不正確的操作方式都有可能影響到建筑主體結構的水平受力性,同時還包括建筑的功能性以及穩定性會遭受一定程度的沖擊。
當下,面向裝配式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BIM建筑信息模型,要在建筑配件正式出場之前組織完成相應的數據收集和存儲工作,讓優化資源配置以及統籌工程的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如此更可以實現對于檢測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的前期預測,最終生成有效的綠色施工方案。
4 建筑主體結構內特殊部件的檢測方法
建筑主體結構當中必然存在一定比例的特殊構件,其本身的質量必然會對建筑結構產生影響。科學化地完成對建筑主體結構內部特殊結構的檢測,對于整個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而且倘若這些特殊的構件并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護,那么其也會沖擊到建筑主體結構的完整性。[3]在檢測建筑主體結構內部特殊部件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這樣幾個關鍵點:
首先,需要確定樣本的容量,要根據檢測的實際需求以及配比確定檢測批容量;
其次,在相關數量的檢測方面,要對結構抽查的數量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其必須超出總體數量的10%;
最后,監督檢查機構需要審核第三方的委托檢測方法,如果發現其過程中存在問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5 建筑主體無損檢測方法
這種檢測方法能夠對建筑主體結構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觀測和有效的分析,畢竟一旦建筑內部出現斷裂、空洞等物理情況,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有效性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此環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需要檢測人員在不破壞建筑主體結構的前提條件下,做好材料檢測工作。
無損檢測方法的提出,剛好是在這樣的一種訴求之下,其主要是指借助電、磁等手段,結合建筑主體結構的基本特點,在不破壞建筑結構的前提條件下,對內部情況進行行之有效的檢測,以便能夠更為清晰地意識到建筑內部的裂縫情況。[4]
6 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測
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測也是建筑主體結構檢測主要內容之一,也是相關檢測人員所必須掌握的要領。建筑外觀檢測結束并保證檢測完全合乎要求之后,檢測人員需要對建筑內部結構質量,主要是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檢測。
6.1 靜態檢測辦法
其相對于動態檢測方式更加簡單快捷,而且呈現的數據也更為精準,是目前國內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所慣用的方法。
6.2 動態檢測辦法
其主要包括回彈法、鉆芯法,也是目前國內建筑工程結構檢測領域所經常使用的動態監測技術。其相對于靜態檢測技術而言,適用范圍更為寬闊,尤其適合那些體量較大的建筑進行現場檢測。因為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對建筑主體工程的質量會產生頗為直接的影響,所以相關領域的研發力度也會有所提升,目前業內與之相關的檢測方法相對較多,檢測人員需要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科學化的判斷與分析,要結合個性以及差異化的特征,選擇最佳的檢測方法,不斷提高檢測結果的權威性、精確度以及客觀性,如此,能夠從根本上降低混凝土檢測發生錯誤的概率。
7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方法
除卻原材料的因素外,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也是會影響到建筑結構內部混凝土構件的使用壽命及力學性的要素。再加上混凝土碳化作用所帶來的影響,導致內部構件很難成承載設計的基本要求,久而久之耐久力也會受到影響。概括來說,鋼筋保護層厚度主要檢測方法包括局部破損檢測、雷達儀檢測以及電磁感應法鋼筋探測儀檢測。[5]
7.1 局部破損檢測辦法
其以鋼筋位置是否有明顯的擾動為判斷思路,對混凝土的局部破損情況進行檢測。同時,這也是對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的策略之一。
7.2 雷達儀檢測辦法
由雷達天線發生電磁波,通過混凝土當中具有不同電學性質的物質進行界面反射,讓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會被混凝土表面的天線直接接收,最終可以根據反射的電磁波情況分析混凝土效能。
7.3 電磁感應鋼筋探測儀檢測辦法
其探頭由單個或者多個線圈組成,會產生強烈的電磁場,一旦鋼筋或者其它類型的金屬物質剛好位于這一電磁場當中時,磁力就會誘發變形。金屬所產生的干擾會影響到電磁場強度的分布,最終被探頭捕捉到并通過探測儀器顯示出來。倘若需要對具體檢測的材料和鋼筋尺寸進行適度地標定,則可以將其作用到鋼筋直徑、位置以及混凝土保護厚度檢測的過程中。
總而言之,相關檢測單位必須做好建筑主體結構的檢測工作,以檢測作為依據和參考對象,分析建筑品質,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而為后續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保障。作為具體的檢測人員,則需要從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強調檢測方法的差異化分析,在順利完成檢測任務的同時,也助力國內的建筑主體檢測工作在技能方面得到發展和提升。當然從長遠來看,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圍繞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辦法也處在快速發展和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這促使檢測人員必須保持足夠的學習熱情,加強對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以及掌握,如此才能確保檢測方法的先進性,使其的價值得到更好的發揮、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參考文獻:
[1] 羅曉虹.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分析[J].建筑發展,2021,04(11):1-2.
[2] 王桂芳.探析高層建筑主體結構與外墻裝飾裝修同步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研究,2021,03(10):56-57.
[3] 朱兆年.關于建筑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方法及其應用探究[J].決策探索(中),2020,648(04):44.
[4] 何曉莉.探究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20(01):14-15.
[5] 劉媛.某建筑主體結構檢測及其評估[J].建筑技術開發, 2020,428(0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