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江
摘要: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步入了新的階段,如今我國的農業生產正在從人工逐步過渡到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階段,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機械化作業已逐步成為現代農業技術的主要形式。我國是農業大國,如何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推進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討論了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生產中面臨的問題,探索新時期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農業機械;應用;策略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理所應當把農業發展看得非常重要。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技術也隨之變得更為先進,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可以讓我國的農業生產效率隨之提高,因此農業機械也變得愈發智能化。
1.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方面的廣泛應用,農機信息化是重要組成部分。農機信息化指的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機械化進行有效結合,從而能夠為其提供一定的管理.控制以及服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通過信息化技術在農機方面的應用,能夠為其提供準確的地理信息,并且及時進行信息的處理和傳遞,實現智能化生長作業。
當今時代屬于信息化時代,電子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上將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農業互聯網.精準深松.播種.施肥.秸桿還田.收獲,實現農機新技術與農藝.農信相融合,實現農業智能化:提高農機部門對于所轄區域的農機作業質量管理效率。在農業機械的使用過程中提高電子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升農業機械性能,實現精準作業,節本增效,減少農業污染,提高農業產出比,有助于農民實現增收。
2.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現狀
1. 觀念陳舊
現階段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農民和官員仍然保持著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觀念,很多情況下農民也更偏向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大部分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使得他們對于新型的技術知識的理解有限。根據調查研究發現:當前的農業生產技術主要是以傳統人工和機械技術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地方政府和有關國家相關部門對此并不太注重,結果使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仍然是主要的農業生產手段,很難將電子信息化技術引人農業機械。
2. 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中資金投人不足
目前在我國的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一件事,但是在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中資金投人不足,這就導致了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無法獲得完善。要想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化,就需要國家投人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目前我國家這方面的投人并不高,這對于電子信息技術的在農業方面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阻礙。
3. 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重視度不高
目前,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電子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農業物聯網.農業氣象預報.土壤深松監控.無人機植保等領域。各級主管部門對于電子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的應用還不夠重視,缺乏細致.深人的研究。農機購置補貼對電子信息監控器補貼力度不夠,機手對電子信息監控器普遍認識不足,阻礙了大量推廣應用。
4. 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緩慢
我國農業機械的信息化水平低.技術更新緩慢,相當部分機械屬于高度模仿階段,有些機械使用還受地域上會限制。例如,很多企業機械只適合在我國的平原地區沙質土壤使用,而不利于丘陵或山地地區使用。北斗導航拖拉機無人自動駕駛儀受銷售價格.基站網絡建設影響,在拖拉機上推廣應用緩慢。
3.解決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對策
1. 認清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現狀可知:大多數人們仍然保持著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觀念,很多情況下農民也更傾向于傳統的
勞動生產模式,我國是被公認的農業生產大國,但是由于很多原因的影響,我國的糧食耗比逐年增加。在糧食不夠的情況下,我國使用進口糧食的方式來保證人們的生活正常有序的進行,但是這樣我們國家會花費更多的成本,如果把花費在購買進口糧食的費用,反過來投人到農業機械中應用先進的電子信心技術所需要的資金上面,那么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促進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應用,必須獲得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打破傳統。基礎變革已經不能適用現在傳統的農業生產觀念,要學會利用現有的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為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伸出援助之手,促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2. 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保留青壯年勞動力
為了能更好的帶動農村地區的發展,就需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在農村地區設立加工廠,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從而提升其價值。目前農村地區之所以會出現勞動力流失,主要還是因為收人太低。如果能夠在本村開設加工廠,吸引企業進行投資,將有助于留住農村青年勞動力,在保證其經濟收人的同時,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 需要加大農業機械電子信息化的研發投人
目前,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應用領域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相對于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應用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高校.生產企業等科研機構的投人進行扶持,政府和企業應該增加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農藝相結合方面的探討,加大農機新產品購機補貼力度,雙管齊下,提高農業機械化電子信息化水平。
4. 提高重視程度,加大管理力度
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基礎條件是重視對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生產中的應用,一定要提高國民對這方面的關注。其次,各個地區的地方官員和下屬應當齊心協力,利用創新思維改變現如今農業生產的狀況。如今,存在一個普遍現象:一些政府官員不清楚當地的農業發展狀況,不知道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許多先進的地區,而且始終以陳舊落后的觀念分析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為了提高農村的農業生產技術,當地的領導干部們也應當提高對全球范圍農業發展現狀的關注,掌握其他地方的農業生產技術發展水平,以此獲取經驗,落實到自身地區的農業發展改革中,有效保證當地農業的快速發展,提高我國糧食的儲存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農業機械的使用中,電子信息技術在其中具有非常廣泛地應用,從而將農機使用變得更加智能化,方便統一進行操作和管理,這樣不但能夠實現對農業機械的作業控制,還能夠實現科學作業,有利于提高農業工作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的提升。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的使用中具有多方面的應用,不但可以實現設備管理和控制,還能夠通過虛擬技術實現精細化管理,進而促進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志磊,閆成,周子涵,等.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分析[J].新農業,2020,(9)∶73-74.
[2]吳龍.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分析[J].裝備維修技術,2020,(10)∶382.
[3]李肖婷.農業機械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7)∶151.
[4]佚名.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技巧[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