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維元
廣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財富天地廣場A1棟位于廣州市西灣路舊水泥廠東側,建筑物整體劃分成A、B、C、D四個區域,十字中庭穹頂網架位于四個區域十字通道中央屋頂上方。該網架結構采用單層焊接球網殼形式,平面投影為直徑47m的圓,矢高12m,就位標高為24.9m,網架總重為56t。整個網架由中心向周邊共有15道環梁,15道環梁的24個焊接球支座支承于周邊建筑物上。焊接球直徑為wsp550×14、wsp400×10、wsp300×8三種規格,材質為Q345B號鋼,系桿分別為Φ89×4、Φ159×6、Φ140×4、Φ114×4、Φ203×10等 高頻焊管。網架平面效果圖如圖1所示。

圖1 網架平面效果圖
該網架吊裝的關鍵和難點在于吊裝方法的選擇。網架整體重量為56t,直徑為47m,平面面積為1520m2,跨度大、重量重、面積廣;且建筑物中庭位置距離建筑物邊線太長,而十字通道下方為地下室樓板,不允許大型汽車吊通過,不能使用汽車吊進行吊裝。同時,施工使用的塔吊距離中庭較遠,只能進行散件或小型拼裝件吊裝,重量達不到整體吊裝的要求。綜合上述考慮,在常規施工方法無法滿足現場施工要求的情況下,需要創新吊裝施工方法,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吊裝并交付下一工序施工。
(1)網架結構采用單層網殼,在吊點的選擇和處理上必須經過嚴格計算,防止網殼變形及局部節點應力過大[1]。網架桿件應力及吊點采用同濟大學3d3s鋼結構-空間結構設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在保證吊裝安全的情況下,選定吊點位置,確保支架受力均勻,滿足樓面荷載要求,并控制吊裝過程中網架的變形。中庭吊裝支架具體分布如圖2所示。

圖2 中庭吊裝支架分布圖
(2)在屋面對稱安裝8個吊裝支架,支架采用鋼結構螺栓球結構形式,每個支架有3條鋼柱,與天面混凝土結構用8個M24化學錨栓連接。由專業設計單位負責吊裝支架設計,由原設計單位負責對吊裝支架及支撐結構進行驗算、復核。因為每個支架支撐位置下方均為混凝土懸挑結構,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吊裝要求,所以8座吊裝支架支腿位置的垂直下方對應混凝土梁處,需在1~5樓共計5層搭設鋼管支撐,共40個單體。搭設高度為相應層高,約3.5~5.8m,長度為3m,寬度為2m,立桿間距為0.5m×0.5m,水平桿間距為1.8m。
(3)在網殼吊點的處理上,因為單層網殼單個球節點強度不能滿足吊裝要求,極易產生應力集中,使節點出現永久變形甚至斷裂,所以項目部將每個吊裝節點用相同材質的桿件、球焊接成四角錐形結構[2]。
(4)網架結構吊裝中的關鍵環節是同步控制。在吊裝過程中,網架的偏移和傾斜對支撐架的受力狀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還可能影響網架結構自身的受力狀況,使構件應力重新分布,對結構吊裝和結構自身都極為不利。因此,為了減小網架吊裝變形,必須嚴格控制8個吊點在吊裝過程中同步提升,相鄰吊點間的高差不得大于100mm。為此,現場采用8臺相同型號的慢速卷揚機,并在每個吊點上掛上鋼卷尺,在垂直整體提升過程中,每提升1m就由全站儀觀測人員對8個吊點的標高進行觀測,如果吊點之間高差超過50mm,則對各個吊點進行調整,待高差一致后再繼續提升,確保每個網架吊點平衡同步提升。
為了確保續裝工作安全進行,應搭設續裝用的腳手架。腳手架從5樓樓面搭設至網殼支座標高處,寬度至離已拼裝網殼最外圈400mm處。在寬度上之所以沒有一次搭設到位,主要是給網殼與腳手架之間留有一定間隙,以免網殼整體提升時與腳手架相碰。該腳手架為工作平臺,施工時每平方承重約為150kg,其搭設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執行,滿鋪建筑用鋼腳手架板。
針對該工程的特殊性,項目部根據現場的實際條件和設備,綜合考慮安全、質量、工期及經濟等因素,最后決定采用綜合安裝法,即先將網殼分為若干個環帶,將中心大部分在地面拼裝好,再整體吊裝就位,最后外圍3個環帶以小單元逐圈由內向外在空中拼裝成整體[3]。現場在屋頂設置8個鋼結構吊裝支架加掛8套滑輪組,每個吊點以電動卷揚機作為主動力進行整體吊裝。
結合該工程鋼結構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具體施工工藝,通過現場獲取的資料和設計技術文件,運用大型工程有限元軟件進行工程模型三維建模、吊裝支架圖紙深化設計、結構仿真模擬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初步確定該工程的設計方案、加工制作方案、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組織專家進行審核后,用于指導施工[4]。
在安裝過程中進行施工檢測,并與理論分析數據進行對比,特別是吊裝過程中的網殼變形、垂直提升的同步控制、結構桿件的內力變化等。
(1)工程軟件:主要有ANSYS、MIDAS、StruCad鋼結構設計軟件、SAP2000、3d3s軟件、3ds Max、工程動畫相關軟件等。
(2)設備儀器:全站儀、水準儀、檢測成套設備、計算機等硬件設備。
(3)吊裝設備及測量機具。
第一階段:熟悉圖紙,制訂初步吊裝方案,準備相關技術資料,選定工程軟件,檢測設備及材料、計算機相關硬件設備等,建立用于后續工程模擬分析的三維工程模型,并結合施工工藝進行模擬分析,為深化設計提供理論參考。
第二階段:進行吊裝支架的深化設計及支撐結構復核驗算,網架吊裝過程中結構桿件應力的計算及復核,吊裝設備的選擇確定。組織專家組對吊裝方案進行認證,確定最終施工方案。
第三階段:按方案內容組織施工,結合工程施工情況,進行工程施工過程的實際模擬、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施工工藝和設備進行完善修正,總結大跨度焊接球網殼整體吊裝施工的關鍵技術。
第四階段:對相關研究內容進行系統全面的整理、論文編寫、成果匯總編輯、成果上報。
第五階段:與廣州市建筑集團等單位共同申報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
第六階段:與廣州市建筑集團等單位共同申報廣東省工法。
該科研項目結合財富天地廣場A1棟十字中庭大跨度單層焊接球網殼整體吊裝工程的深化設計、吊裝施工及新技術應用展開研究,攻關小組本著服務于工程,全面提升企業綜合施工技術實力的目的,完成了包括大跨度單層焊接球網殼整體吊裝加載制度、加載順序和加載過程檢測數據的收集分析,評判加載工藝的合理性和先進性;同時,整理出了較全面的大跨度單層焊接球網殼整體吊裝施工工藝要點。
經查閱國內相關文獻資料,發現在國內并沒有相似的吊裝方法供參考,因此該方法的編制主要參考公司總工室的意見,根據吊裝論證會上專家組的意見進行反復多次的討論和修改而成。該吊裝方法具有安全系數大、施工工期短等優點,不僅可以保證施工質量,還可以降低工程造價。此外,該方法已經經過多次類似工程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相關研究成果不但對該實際工程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而且對今后類似工程的實際運用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對提升企業的技術實力,推廣建筑領域新技術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