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松宇,陳少鋒,王 革,陳小霞
1.廣州體育學院排球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500
2.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21世紀以來,國務院和教育廳出臺了各種相關政策和舉措來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表明其對高校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視。從2007年起教育部多次下文要求加強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各省市也根據教育部的文件要求相繼出臺文件,進一步落實建設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的相關要求和事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進入新時代后,更加重視“立德樹人、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2017年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號召廣大教師積極向黃大年同志學習,出臺了相關的文件要求全國各高校建設高素質高水平“黃大年式教師”的教師團隊。教育部于2019年10月發布了《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此加強教師隊伍、教學團隊的建設[1]。至此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有關加強高校“質量工程”建設的文件,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建設“雙一流”體育教學團隊。
文章運用解釋結構模型分析高校體育教學團隊建設中的影響因素,探索廣東省高校優秀體育教學團隊建設中內部結構因素的相關性,對提高全省的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以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教學團隊為研究對象,教師為調查對象進行分析,其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團隊教師基本情況
以“體育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包含體育詞組的檢索策略,在中國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進行檢索,發現2007—2020年間關于體育教學團隊的文獻有49篇,歸納整理為后續論文的撰寫做準備。
在網頁問卷星App在線設計了《基于解釋結構模型下廣東高校體育教學團隊建設的影響因素問卷調查——以廣州體育學院為例》的調查問卷,通過紙質版或微信平臺發放填寫,填寫完成后收回,基本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問卷發放及回收情況
(1)問卷的信度檢驗。問卷信度采用克隆巴赫系數來檢驗,如果系數在0.8以上,則該測驗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信度系數在0.7以上都是可以接受。該問卷的克隆巴赫系數在0.7以上,說明數據具有較高的信度,真實可靠,可供文章研究使用。
(2)問卷的效度檢驗。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分析,3個維度因子13個題項經過刪除模糊不清的選項最終余下8個題項。KMO值為0.761>0.7,觀察巴特球形檢驗,累積方差解釋率值達71.717%,說明3個維度可以提取出大部分題項的信息,能較好地反映文章研究的主要內容,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筆者在前期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在問卷星收集的數據,將所得數據利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為文章的研究提供分析依據,使解釋結構模型及方法的運用更為便捷,從而使研究更具準確性及可靠性。
解釋結構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要素的概念系統兩兩比較建立矩陣,運用布爾運算法則將系統構造成一個多層梯階結構模型,最后用文字及圖示釋義[2]。從所收集的文獻資料中可知,對教學團隊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建設現狀,如鄧志茂等[3]指出,教學團隊均勻分布于全國各地,但體育教學團隊在規模上遠遠低于其他學科教學團隊的數量。但也有部分學者運用交叉學科對教學團隊進行因素之間的分析,如王潤偉等[4]探索了組織支持、責任擔當、合作分享與團隊績效之間的關系。整體來說,各學者在教學團隊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體系,相對而言定性角度大幅度彌補了極大多數學者對教學團隊的認知,但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實證研究去探索,對教學團隊的研究還有部分領域有待探知。體育教學團隊在運行過程中又與其他外部系統交叉聯系進行,因此用ISM法將團隊建設影響因素系統層次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步驟如圖1所示。

圖1 ISM法步驟流程圖
研究基本原理:要素Si對要素Sj有影響時,矩陣圖示aij的節點為1,反之為0。在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用有向圖描述矩陣aij時,有向線段即為從Si到Sj的箭頭指向,表示對指向性因子的影響。規則及矩陣如圖2、圖3所示。

圖2 解釋結構模型基本規則

圖3 解釋結構模型基本矩陣
(1)建立鄰接矩陣。選取14項因素項,分別為團隊帶頭人、團隊組織結構、成員業務能力、團隊分工、團隊凝聚力、科研實驗場所、團隊氛圍、團隊目標、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團隊績效、經費及政策支持、課題項目、工資待遇,被調查對象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選取相關的因素。從問卷的結果來看,通過SPSS 19.0統計軟件統計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其中相關度較大的為6項,如表3所示。統計學意義上的P值均小于0.05有顯著性意義,而其他未入選的因素,其原因可能是這些因素涉及的是個人需求的層面,并不能體現對團隊建設整體的貢獻,因此不考慮將其作為文章研究的主要對象。

表3 廣州體育學院教學團隊建設影響因素內容
結合相關資料,筆者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專家訪談對因素兩兩比較得出因素之間直接關系,將以上6項指標因素按順序S1、S2、S3、S4、S5、S6命名,根據模型規則建立鄰接矩陣A,如圖4所示。鄰接矩陣的有向圖如圖5所示。

圖4 鄰接矩陣A

圖5 鄰接矩陣的有向圖
(2)建立可達矩陣。在所得鄰接矩陣A的基礎上,運用布爾代數運算法則,即當一個矩陣的對角線列元素為1時,其余元素全為0的矩陣,稱之為單位矩陣,用I表示。
布爾運算法則公式為

同理可以證明:

如果系統A滿足(A+I)K-1≠(A+I)K=(A+I)K+1=M,則M為系統A的可達矩陣。可達矩陣表示的是一個元素到達另一個元素是否存在接連路徑。筆者先將矩陣A的對角線元素0轉換為1,經過4輪的路徑推算(A+I)3=(A+I)4=M,得到可達矩陣M,如圖6所示。

圖6 可達矩陣M
(3)以層級劃分為核心劃分歸類可達矩陣。在這一步可以對矩陣進行運算的方法有四種,分別為系統數目的判斷、縮點運算、縮邊運算及層級劃分運算。筆者選擇層級劃分對矩陣進行分解,此步相對于其他三種算法步驟多,但易操作,因而可以科學地建立建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的類比模型。需要用到以下規則:R(Si)為橫向因素的集合,Q(Si)為縱向因素的集合,當R(Si)=R(Si)∩Q(Si)即進行因素抽離。
(4)層級結構模型拓撲圖。基于以上層級劃分,得出體育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影響因素層級結構模型拓撲如圖7所示。

圖7 體育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影響因素層級結構模型拓撲圖
通過層級劃分,可以將對教學團隊建設過程影響較大的6項核心因素分為表層因素、淺層因素、中層因素和深層因素4個層次。
(1)表層因素。質量工程體育教學團隊的建設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地方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首先,地方的鼓勵政策為教學團隊建設創造了先提條件,而政策的建設要求為團隊建設指明了方向,同時,政策與經費有一定的聯系,團隊的組建由政策的推動而形成,而經費又為團隊的建設工作提供了充分條件。例如,經費為團隊提供了團隊建設的基礎必要物質、場所、環境,如教學實驗設備、科研場所等。由此可知,經費的充足與否對團隊建設是否成功有很大影響。
(2)淺層因素。團隊的負責人需要不斷地了解成員的心理動機及需求,從而有利于團隊內部矛盾的化解,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團隊成員之間的凝聚力是內部良好運轉的重要保證,而管理制度是團隊外部運轉的具體體現,良好的內部環境及外部管理條件對成員業務能力有促進作用,因此三者之間具有極大的關聯。三者應相互協調發展,由制度引導團隊“外調”,由團隊凝聚精神聚攏團隊“內和”,促進成員之間團結協作,形成“外調”“內和”雙管理的模式。良好的團隊精神及管理對團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中層因素。教學團隊的結構建設應注重優化配置,選擇的人員要對應其優勢能力、年齡、職稱各方面的結構,職稱分布應合理,團隊里的各成員職稱分布應符合橄欖形結構。在培養團隊骨干成員的同時,也要不斷進行青年教師的培養補充,使廣大青年教師更快適應團隊的工作。
(4)深層因素。團隊建設初期需要一名學術水平高,專業技能及教學技能強的帶頭人。首先,團隊帶頭人應具備扎實的教學能力及有較為深厚的學術底蘊,具備較深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在學校學生及同行中有較高的聲望。其次,團隊帶頭人應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對團隊的建設及學科的發展有超前的認知,長期致力于團隊課程建設,能勝任學校要求組織的活動并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安排成員分工。
(1)團隊的帶頭人是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的深層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團隊建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影響團隊發展前景,因而建設教學團隊應緊扣重要的深層因素,選擇“學術深、能力強、德望高”的帶頭人,逐步以團隊為單位優化人員配置,不斷提高成員能力和職稱的層次,進而打造一流的體育教師隊伍。
(2)團隊組織結構是建設團隊中的中層因素,在團隊建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在組建團隊時對團隊結構的安排應考慮到年齡比例恰當、職稱上符合橄欖形結構。此外,帶頭人還需考慮成員的能力定位,盡量按照“以德配位、能要達崗”的要求對成員的能力進行定位。
(3)成員業務能力、團隊凝聚力、管理制度是團隊建設中的淺層因素,在團隊中起著指向作用,建設體育教學團隊時應培養團隊成員“一專多能”的能力,注重其專業技能技術的提升。團隊帶頭人應按照獎懲制度實施團隊管理政策,按照成員之間的專業教學、運動技能技術及行政綜合能力合理地分配成員工作,及時處理個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問題,加強團隊內教師之間的溝通,形成良好的內部環境。
(4)經費及政策的支持是建設團隊中的表層因素,也是團隊建設的首要條件,因而要為團隊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加大體育器材場地設施的投入,同時圍繞建設政策,也需要對有意向的成員加大宣傳力度,配合學校統籌推進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