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嚴倩蕓
【摘要】 “好嗨喲”一詞最初來源于同名網絡歌曲,經過一位短視頻達人的方言改編并配合魔性的表演得以在各大社交媒體中快速傳播,一躍成為2019年度的網絡流行詞。“好嗨喲”一詞流行的背后既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在文化斷層與社會壓力下的自我放松,也彰顯出漢字語言的文化特色尤其是背后“土味方言”文化的崛起。
【關鍵詞】 “好嗨喲”;網絡語言;土味;方言;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0-0123-02
基金項目:浙江農林大學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20KX0142)。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語言也因其簡潔生動的形式備受網民的喜愛,在短短幾年間發展迅猛,成為網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些網絡用詞甚至演變為我們的日常用語,而對于網絡語言,許多語言專家們的態度也從“不屑一顧”轉向“研究規范”。
2019年12月20日,人民網發布了“‘漢語盤點2019’年度字詞揭曉”,其中“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中,“好嗨喲”排名第五。[1]在百度搜索引擎下,找到有關于“好嗨喲”的相關結果約2,070,000個(截至2020年1月),足見其熱度之高。
“好嗨喲”為何流行?在其流行的背后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從現代漢語發展的角度出發,網絡語言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本文以“好嗨喲”一詞為主題,具體探討該詞背后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內涵以及網絡語言發展背后隱藏的方言文化的崛起。
一、“好嗨喲”的來源及構成
(一)“好嗨喲”的來源
“好嗨喲”一詞最初來源于同名網絡歌曲,經過一位短視頻達人的方言改編并配合魔性的表演在社交媒體中快速傳播。其原句為:“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簡單的語句配以搞怪的貴州方言,讓這段話更富有喜劇化的色彩。
(二)“好嗨喲”的構成
1.從這個詞的構成入手,這是一個合成詞,以一個表示程度的副詞“好”,一個英譯外來的形容詞“嗨”,以及一個加強語氣的詞綴“喲”組成。重點解釋“好”和“嗨”二字。
2.“好”字是漢語的常用字之一,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為“女子”,發展至今引申出許多含義。在此處,“好”作為程度副詞,意為“多么、非常”,如:外有逆藩,內有奸相,好教人發指也!(清·洪升《長生殿·偵報》)
“好”字后跟形容詞時,則作為感嘆程度深的副詞,相當于“甚”。[2]
3.“嗨”字一般作為感嘆詞用于表示惋惜、感慨,或表示招呼。但在此處,“嗨”是外來詞,屬于音譯詞,源單詞為“high”,表示亢奮,歡呼之意,如:“今天玩的真嗨!” “玩的就是嗨!”“嗨起來!”
二、“好嗨喲”流行的原因
(一)網絡媒體的大力影響
當今社會網絡媒體發展迅速,微信、QQ等通信軟件大量運用,新興網絡媒體平臺如抖音、快手等不斷出現。信息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都不可與之前同日而語。在這個快節奏時代,短視頻以快餐式、洗腦式的傳播手段迅速占據人們的閑暇時間,博得眼球,在一眾傳媒方式中脫穎而出,影響力倍增。
(二)“土味方言”的特別語音
短視頻達人以貴州方言作為此段話的語音,在原本滑稽的詞句中增加了它的娛樂成分,更吸引人。貴州各地方言也存在差異,以畢節和遵義方言的特點為例:
聲調:貴州方言的聲調,接近于普通話的陰平音,不存在上聲;無論黔南還是黔東,不僅沒有上聲,甚至缺少陽平音;聲母:貴州方言和我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一樣,缺乏聲母中n zhi chi shi r等發音,部分地區聲母h發f音;韻母:貴州方言有較為輕松的發音,富有韻律,易學易懂;其聲母i u a o ai uo ang an等發音都與普通話相同, 但沒有e uenging等發音。[3]
(三)用法自由,語義簡省
“好嗨喲”這個詞表達亢奮之意,語義簡省,使用便捷。當人處在興奮狀態需要發泄情緒的時候,能脫口而出。相比書面語,或是其他有語法、褒貶色彩等約束,專門性強的詞語,“好嗨喲”用詞隨性直接,符合大部分年輕人情感表達的需要和知識水平有限的青少年的需要。
三、“好嗨喲”背后的“土味”熱潮
網上流行著一句話:“土到極致就是潮”。為什么這么說?近年來的網絡流行詞,除了“好嗨喲”,還有“盤它!”“社會人”等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捧。為何網民們更熱衷于這些看起來聽起來都脫不了“土氣”的詞呢?
(一)網民結構背后的訴求
2019年8月30日,人民網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54億。其中10—39歲網民群體占網民整體的65.1%,40—49歲、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分別為17.3%、13.6%;學歷方面,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群體占比分別為38.1%和23.8%。[4]
顯然,我國網民的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目前依舊以10—39歲的青少年、青年和40—49歲、50歲的中年群體為主,以初中、高中/中專/技校的中等教育水平為主。當《一封家書》《中國詩詞大會》《為你讀詩》等主流價值觀的綜藝節目大放異彩時,大部分網民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等限制,難以融入主流社會渲染的文化氛圍。[5]但這些邊緣群體同樣有文化訴求。因此,傳播內容通俗易懂、充滿 “土味”的平臺諸如抖音、快手等就與這些渴望不謀而合。
(二)排解焦慮的出口
當代快節奏生活極易使得青少年和青年產生各種焦慮:學業、工作和家庭壓力。青少年、青年需要一個出口去排解它們,而傳播速度快,用語隨意不受限制,脫口而出的“土味”詞恰好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需要。他們在欣賞此類“土味”視頻以及這些詞的使用中短暫地忘記了自身的焦慮,身心得到暫時的放松。
(三)交際“暗語”促進人際關系
“土味自嗨”因其受歡迎程度而在青少年、青年群體交流時成為一個“暗語”。青少年、青年群體對土味方言的追捧一方面是緊跟潮流,另一方面,能幫助他們融入對應的團體中去,找到交流對象與自身共同的興趣點,產生共同語言,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人際關系。
(四)與“喪文化”對立的“燃文化”的蔓延
“好嗨喲”其本身帶有一種亢奮與激情的色彩,更接近于由《戰狼》《烈火英雄》這些充滿家國情懷的影視作品帶火的“燃文化”。“燃文化”與“喪文化”對立,代表正能量,指的是積極向上、充滿陽光的狀態,包含了主動進取、熱情踴躍等含義。
在這個“喪文化”“毒雞湯”遍地成風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個積極向上、樂觀激情的“燃文化”殺出一條血路,席卷到青年人身邊,著實不易。不難看出,在“小確喪”的背后,青年一代并未被此擊倒,反而有另一種值得我們期待的“好嗨喲”蔓延著。
四、“好嗨喲”背后方言的崛起
通過網絡流傳的視頻不難看出,這段“好嗨喲”小視頻除去生動形象的肢體表演,搞怪的方言語調也是讓它在一眾網紅視頻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這背后,正是一大批網絡流行詞因為使用了方言而受到熱捧。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方言眾多,七大方言區內部的方言也各有不同。不同地區的方言會令人產生格外的新奇感,但更關鍵的是近年來方言的崛起。
調查顯示,現在的青少年一代,尤其是“05后”幼時普遍接受普通話教育,大部分不會說家鄉方言。但近年來,各地方言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鄉音”也成為人們生活中尤其是客居他鄉游子的一抹特別的熟悉。
方言作為一種獨特的地方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它代表著民族特色,是代代先人口耳相傳的寶貴財富,它代表著地區文化特色同時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地區人們的性格特征,如:江南地區的方言細軟綿長,被稱為“吳儂軟語”,代表著江南人生活閑適,性格溫柔婉約;而東北人的方言則簡潔、生動,富于節奏感,與東北人豪放、直爽的性格相吻合。
另外,研究一個地區的方言或多或少會對當地歷史文獻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林語堂先生曾對古代漢語中的方言做過研究,研究其方言發展的歷史脈絡,由此可見方言的價值。
針對方言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藝術,近年來各地政府和民間機構也在有意識地進行保護。方言掙脫地域限制走到大眾視野中,受到普遍的關注和熱捧,在這背后,是中國人內心深處對方言別樣的情懷難以分割。方言以此種方式陳列在大眾面前,也代表著這種源遠流長的語言文化正綻放著它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在“好嗨喲”背后,不僅是中等學歷的年輕人對于文化的訴求,更表現了他們身上“燃文化”的活力,看到新型的人際交往方式。文化從不是高高在上的,作為新時代的一種民間“土味”文化,網絡流行語正快速發展,它的崛起或是時代的選擇,或是人們的訴求。
而在方言的背后,不禁引人思考,是否應該加大保護力度,像如今保護甲骨文一般去保護地方方言,使其得到傳承;同時結合古音古調去探索古代典籍,以古韻去感受詩詞之美,以方言去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參考文獻:
[1]人民網-文化頻道 “漢語盤點2019”年度字詞揭曉.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1220/c1013-31515958.html.
[2]孔祥卿.“好”的核心語義和詞義系統探討[J].漢字漢語研究,2018,(2).
[3]張晶.貴州方言語音的調查研究與應用[J].藝術科技,2013,(04).
[4]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文)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5]胡凱.青年亞文化視角下“土味文化”的流行與思考[J].視聽,2019,(03).
作者簡介:
徐倩,第一作者,女,漢族,浙江金華人,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語言學。
嚴倩蕓,女,漢族,浙江金華人,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