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華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復護理運用于腦梗塞中的價值及對患者依從性、運動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108例腦梗患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各54例,甲組采取早期康復護理,乙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治療結果。結果:治療前兩組依從性、FMA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項評分均高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乙組。結論:早期康復護理運用于腦梗塞中效果明顯,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并促進運動功能恢復,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關鍵詞】運動功能;早期康復護理;護理依從性;腦梗塞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031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壓力的提高,我國患有腦梗塞的患者的數量逐年升高,腦梗塞的發病率每年都在持續提高,眾所周知,腦梗塞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由與血管病變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液成分改變等原因所導致的疾病[1],腦梗塞是腦梗死的舊稱,在臨床中又稱缺血性卒中,中醫稱之為卒中或中風,腦梗塞的主要臨床表現主要以頸內動脈閉塞癥為主,腦梗塞在臨床上致死率還是很高,對患者的身體狀況產生了惡劣的影響,當患者的情況逐步惡化,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腦梗塞患者會伴有肢體運動障礙,深深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隨著理療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腦梗塞,其中康復護理的使用也漸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1 ?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腦梗塞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5到39歲,平均年齡(31.2±3.61)歲。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5例,納入標準:(1)符合《現代醫學對于腦梗塞的現代醫療治療標準》中的診斷標準;(2)參與研究的患者在研究開始前的一個月到一個半月之前,并沒有服用任何影響實驗數據的藥物和食物。(3)患者意識清醒。排除標準:(1)患有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脾臟疾病等疾病的患者;(2)對于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對于在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任何藥品沒有出現超敏反應;(3)全所有患者必須排除自身患有任何血液系統疾病即白血病,貧血等疾病[2]。(4)神經系統功能完善,沒有出現神經系統的損傷,將研究對象分為甲乙兩組,甲組54人,男31例,女23例,年齡25到69歲,平均年齡(51.2±3.61)歲,乙組54人,男32例,女22例。年齡24~78歲,平均(58.23±3.1)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比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乙組患者的常規性護理,包括由醫護工作者照顧其飲食,并進行心理疏導。在甲組患者身體狀況穩定的前提下給予甲組患者康復訓練:大部分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很大的損害,甚至不能保持正常的體位,所以康復訓練首先從幫助患者恢復保持正常體位開始,具體的康復訓練方式如下:(1)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訓練:由簡到繁,訓練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和保持身體穩定性的能力。在保證患者的基本后輔平衡能力的前提下,訓練患者進行最基本的洗臉刷牙,吃飯,使用碗筷,穿衣服等日常活動。(2)對肢體力量恢復的訓練:通過醫療衛生設備幫助患者提高四肢的力量,鼓勵和引導患者積極參加訓練,逐漸加強訓練強度,一開始可以讓患者運用輔助工具進行行走,最后不運用任何工具,實現獨立行走。(3)對患者的語言功能進行訓練:帶領患者進行發音訓練,提高患者的自主語言能力。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護理依從性、FMA(運動功能)評分,對比兩組治療結果。依從性: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提示配合護理的依從性越高。FMA:<40分嚴重運動障礙,40~70分明顯運動障礙,70~80分中度運動障礙,80~100分輕度運動障礙[3]。調查患者的滿意情況,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不太滿意三種標準,分級標準:十分滿意:患者生活能力基本恢復,且康復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得到有效照顧。比較滿意:患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且康復治療中患者得到較好的照顧。不太滿意:患者的情況基本沒有改變,且康復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態度不是很好,沒有給予患者足夠的人文關懷。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PSS18.0統計學軟件的采用,對兩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相關計量用t檢驗,計數用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早期康復護理中兩名患者上肢和下肢運動功能評分的比較
根據兩組的比較結果,甲組和乙組的評分均有統計學意義,早期康復前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干預(P>0.05)。康復護理干預后,甲組的得分明顯高于乙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甲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5%,乙組的護理滿意度達到87.5%,將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顯示具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以現在的醫療手段來看,醫師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通過常規護理的作用,在以前的治療過程中,由于醫療環境的簡陋,醫療器械的不足,醫學手段不夠發達,醫護人員的醫學素養也有待提高,落后的環境導致了當時遇到腦梗塞的患者,醫護工作者往往會給患病的偏癱患者實施單一的常規理療,而通常不會采用早期康復治療的方法來治療。但是從研究結果來看,當使用康復治療時,效果明顯加強,對患者運動感覺和語言功能的恢復和治療有著明顯的作用,因此筆者建議在臨床應用中,可以使用早期康復護理來治療腦梗塞患者,通過早期康復護理來治療腦梗塞可以起到安全性更高,更好的醫療作用。
參考文獻:
[1]寧海花.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提高腦梗塞偏癱失語患者的康復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0):7830-7830.
[2]同艷風,李青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塞偏癱失語患者的康復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7-19.
[3]李寧萍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塞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8,34(0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