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 胥軍
【摘要】目的:統計罹患原發性高血壓(EH)的84例患者應用動態心電圖(DCG)和動態血壓同步監測(ABPM)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罹患EH的84例病患予以納取,患者收集時間為2018年11月~2021年05月,以建檔時間分組,即為對照組(41例應用ABPM)、聯合組(41例應用ABPM、DCG)。就血壓恢復正常時間、心律失常發生率加以歸納、整合、對比。結果:展開治療以后就治療情況予以統計,聯合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相較對照組居更短水平[(15.49±4.27)h vs (28.15±4.73)h,P<0.05]。結論:對罹患EH者施以DCG、ABPM聯合監測,有益于血壓控制治療。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同步監測;原發性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1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62
原發性高血壓(EH)是無其他疾病而出現的血壓升高,為老年人群常發性疾病[1]。研究指出,EH治療關鍵在于血壓控制[2]。EH對心臟有較大損傷,臨床治療EH時需對心臟進行監測,對心臟疾病加以預防。近年來,動態心電圖(DCG)和動態血壓同步監測(ABPM)在EH臨床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多。基于此,本研究對罹患EH的84例病患予以納取,患者收集時間為2018年11月~2021年05月,以建檔時間分組展開研究,旨在分析DCG和ABPM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罹患EH的84例病患予以納取,患者收集時間為2018年11月~2021年05月,以建檔時間分組,即為對照組(41例應用ABPM)、聯合組(41例應用ABPM、DCG)。對照組男取25例,女取16例;年齡(62.18±2.64)歲,抽取范圍介于52-79之內;聯合組男取23例,女取18例;年齡(61.75±2.60)歲,抽取范圍介于50-80之內。
1.2 納排標準
(1)納入:符合EH診斷標準;對治療藥物無過敏無禁忌;無精神類疾病家族病史;患者及家屬同意自愿參與研究。
(2)排除: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合并精神類疾病: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已知的持續性房撲、房顫。
1.3方法
1.3.1對照組
對照組(41例應用ABPM),采用DMS公司動態血壓儀,于左上臂下部肘上2.5厘米左右處安置監測袖帶,24監測血壓,分時段測量6-22點測量1次/30min;22-6點1次/h,教會患者,如果發生頭昏、胸悶等不適癥狀,自己手動加測血壓。記錄患者日志。
1.3.2聯合組
聯合組(41例應用DCG和AGPM),同上應用ABPM同時,采用DMS公司無創性便攜式監測儀,記錄患者動態心電圖。
1.4觀察指標
就血壓恢復正常時間加以歸納、整合、對比。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計量(x±s)、計數資料n(%)分別行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情況
展開治療以后就治療情況予以統計,聯合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相較對照組居更短水平[(15.49±4.27)h vs (28.15±4.73)h,P<0.05]。
3 ?討論
EH是最常見的高血壓類型,是指通過目前的檢查手段尚不能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原因,醫學發展的水平尚不能完全解釋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不能針對病因治療的高血壓。相關調查顯示,EH患者血壓升高時心律失常發生率明顯高于血壓降低時[3]。
DCG一般用于非創傷性檢查, 可在動態下長時間連續記錄24h患者運動、靜息、睡眠等不同狀態下連續心電信號,且能及時捕捉異常心電信息,對于心臟異常現象可準確及時發現,具有信息量大,病變發現率較高等特點[4]。DCG還能夠發現常規心電圖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臨床分析病情、確立診斷、判斷療效的重要客觀依據[5]。ABPM是用于檢查血壓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是一種連續24小時采用間接無創性測量方法,并按設定的時間間隔進行跟蹤測量和記錄血壓的便攜式血壓監測方法。就本研究而言,展開治療以后就治療情況予以統計,聯合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相較對照組居更短水平[(15.49±4.27)h vs (28.15±4.73)h,P<0.05],表明DCG、ABPM聯合監測有利于EH患者治療。
綜上所述,對罹患EH者施以DCG、ABPM聯合監測,有益于血壓控制治療。
參考文獻:
[1]卓興峰, 翁志強, 彭永平,等.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態脈壓指數與早期腎損傷指標的關系[J]. 東南國防醫藥, 2020, v.22;No.243(02):23-26.
[2]何佳桐, 岳妍, 曹毅,等. 原發性高血壓人群動態血壓參數與慢性腎臟病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9, v.27;No.193(11):59-62.
[3]張友琴, 谷成曉, 許秀娟,等. 利用動態血壓監測探討住院環境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值的影響[J]. 東南國防醫藥, 2019, 021(003):314-316.
[4]王倩敏. 原發性高血壓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壓晝夜節律和心率震蕩的相關性[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9, 25(01):83-86.
[5]方子美, 周明敏. 心率變異性的降低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下降幅度減弱的影響[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20, 13(3):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