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中圖分類號】R256.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27
隨著近幾年我國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升,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導致一些慢性病癥出現在了群眾日常生活中,其中內科疾病在近幾年呈現出了快速上漲趨勢,胃脘痛就是常見的一種內科疾病。一般情況下這一疾病不需要手術治療,只需要通過合理的辯證治療即可保證患者恢復身體健康,那么在病癥治療過程中如何對患者進行辨證治療?辨證治療是否能夠有效治療胃脘痛病癥?本文就對以上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針對常見的幾種中醫辨證治療方式進行介紹,希望可以為廣大胃脘痛患者帶來幫助。
1 ?病因病機
在中醫看來,胃脘痛病癥的引發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分別是脾虛、肝郁、瘀血、積滯,針對不同的分類還有著不同的治療方式以及相應的藥方。但是總的來說胃脘痛病癥的出現還是要歸結于生活不規律所致,若是生活規律且氣血運行順暢,就不會出現虛、郁、瘀、滯的情況,所以在中醫藥物調理的基礎上,還需要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與規律才能恢復身體健康。
2 ?脾虛胃痛,當分陰、陽兩虛
在中醫看來人的脾胃會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因為脾胃相表里且為后天臟器生養之根本。若是人體脾胃虛弱就會導致其出現厭食、易疲倦等問題,這些情況還會間接導致人體消化能力出現問題,最終引發出脾虛胃痛。所以就可以以此為辯證點對胃脘痛患者類型進行區分,一般脾虛胃痛的胃脘痛患者病癥表現為食后痛減,同時患者還會出現面色萎黃的情況。在病癥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會利用香砂六君子湯讓患者服用,以此來調和患者脾胃,并降低患者疼痛反應。與此同時,中醫還會根據患者不同的表現配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患者存在長期乏力的問題,在藥方中就會適當添加山藥和黃芪。如果患者存在噯氣吞酸者的情況,還會在藥方中加入麥芽、神曲、萊菔子。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滿足不同病癥特點的需求,保證患者能夠在藥方的輔助下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3 ?肝郁胃痛,宜審氣、火病因
在胃脘痛病癥中醫辨證治療中,還會針對患者的肝臟用藥,因為在中醫看來肝臟會直接影響到人體脾胃活動能力,同時肝臟受損還會導致患者性格發生變化,很多肝臟存在問題的患者經常會出現情志不遂、易怒的情況,隨著肝臟損傷的加重還會導致患者出現神疲納呆、胸悶嘔惡等癥狀。因此在病癥治療過程中中醫就會利用柴胡溫膽湯,通過這一藥方來幫助患者疏肝解郁,如果患者存在嘈雜泛酸的情況,就會在藥方中加入瓦楞子和川楝子,如果患者伴隨肝郁出現了暖氣呃逆的問題,就會在藥方中添加沉香和代赭石。一些患病時間較長的患者經常會出現胃痛、胃脹、胸脹、易怒等特點,此時就需要在藥方中加入郁金、香櫞等藥物,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患者調理脾胃,使其身體內的氣息能夠平順,進而降低患者疼痛反應。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急性胃脘痛,此時患者會感覺到劇烈疼痛,且患者還會出現面紅目赤的情況,為了快速對患者進行治療,中醫就會在柴胡溫膽湯中加入龍膽草、山梔、大黃、黃連,利用這些藥物的作用來幫助患者快速止痛,同時達到清肝瀉火的目的。
4 ?瘀血胃痛,應辨氣虛、氣滯
中醫的理論中,氣血屬于相存相依的關系,只有氣順血液流動才能順暢,一旦出現氣滯的情況,就會導致患者血液凝滯,再加上胃脘痛病癥的特殊性,就使得患者在患病期間經常會出現氣滯的情況,若不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就會導致患者因為氣滯血瘀使經脈受到損傷。所以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就會根據其病癥表現用藥,主要應用的藥方為桃紅四物湯,在治療過程中會根據患者不同的病癥表現對其進行加減。瘀血胃痛患者的病癥表現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氣虛血瘀和氣滯血瘀,對氣虛血瘀的患者進行治療時就會在基礎藥方中加入生黃芪、黨參、白術、桂枝,通過這些藥物的應用來幫助患者活血補氣。氣滯血瘀的患者會出現疼痛走竄的情況,那么此時就會在基礎藥方中加入柴胡、枳殼等藥物,以通過藥物應用幫助患者活血疏肝。
5 ?積滯胃痛,須辨飲食、痰濕
其實有很多患者并不是因為氣血或臟器運行引發出的胃脘痛病癥,而是因為長期暴飲暴食,再加上飲食規律不定所致,此時患者胃部就無法對食物進行合理消化,食物長期在胃部積壓,最終出現了胃部脹痛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中醫主要應用保和丸對患者進行治療,利用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胃腸消化能力,并且在病癥治療過程中積滯胃痛病癥的患者還會出現不同類型表現,此時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例如在中醫辯證中會發現部分患者為脾虛食滯,此時中醫就會在基礎藥方中添加白術、黨參、茯苓,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患者祛邪扶氣。還有部分患者為濕熱中阻類型,此類型患者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肢困納呆的表現,此時就需要在基礎藥方之上添加山楂、神曲、藿香等藥物,以通過這樣的藥物應用來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
通過以上總結可以了解到,中醫對于胃脘痛病癥治療無非是通、化、養、活這幾種治療方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胃脘痛患者若要降低病癥復發的概率,就需要保持健康生活狀態,讓身體活動起來,這樣氣血就會通暢、淤積就會化解,身體也會逐漸恢復健康。希望廣大患者不僅要記得“良藥苦口利于病”,更要將“是藥三分毒”銘記在心,不要因為自己的懶惰導致身體運行能力下降,最終患上各種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