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燕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59
在人體的器官中,肝臟是最大的實質性器官,人體中的血液會從肝動脈、B門靜脈進入肝臟,而后在離開肝臟進入心臟。可見,肝臟在人體的系統(tǒng)循環(huán)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肝臟一旦與“癌”扯上關系,往往就會帶來嚴重的疾病。時至今日,肝癌已經成為了生活中很常見的惡性腫瘤,并且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肝癌,病人往往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產生很嚴重的不良情緒。這種情況會對病人的治療、護理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肝癌病人的心理特點有哪些?究竟要如何對肝癌病人進行護理?
肝癌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多發(fā)的惡性腫瘤,目前的醫(yī)學研究認為多種因素可導致肝癌。首先是遺傳因素,許多肝癌患者都存在有家族聚集的情況,但具體機制還在不斷研究中。其次是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年內有5%-15%的概率出現肝臟癌變,而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就很容易導致肝癌。此外,黃曲霉毒素同樣有可能造成肝癌,通常情況下,高溫以及高濕的環(huán)境很容易滋生黃曲霉菌,若長期接觸便會誘發(fā)肝癌。
而在肝癌的治療上,主要以手術切除、放化療為主,其他還有中醫(yī)治療等方法。其中,對于多數早期肝癌患者來講,肝癌切除術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的,這階段的腫瘤并未發(fā)生擴散,所以患者的術后五年生存率相對較高。其次便是放化療治療的方法,這種方法本身可以直接作用于肝癌,并能縮小腫瘤,緩解肝癌患者的癥狀。此外還有中醫(yī)治療、細胞免疫治療等方法。而對于病人來講,肝癌確診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會迅速出現變化,這種情況很容易對患者接下來的治療以及護理帶來影響。所以臨床是要針對這類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患者心理干預,這樣便能使病人得到科學的護理。通常情況下,肝癌患者的心理具有階段性發(fā)展的特點,不同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下:
(1)懷疑否認期
突如其來的確診會導致患者不知所措,對于癌癥,患者的第一反應多是對檢查結果進行否定,并懷疑醫(yī)生存在檢查錯誤或是誤診。
(2)憤怒發(fā)泄期
在度過否認期后,病人很容易出現強烈的憤怒、痛苦。這是因為許多病人會覺得憤怒、不公,同時患者這時還會有被命運捉弄以及遺棄的感覺,這時患者很容易將此種情緒向外發(fā)泄。這時的患者很容易同親屬、醫(yī)護人員產生爭執(zhí)。此種情況的存在會過度消耗患者的精力,并使患者的依從性下降。
(3)悲傷抑郁期
在患者對疾病有一定認識且歸于平靜時,患者會想到自己的親人、事業(yè),并不斷回想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時的患者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出一種無法言語的悲痛,同時患者還會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出現極為消極的態(tài)度。此外,患者還很容易因病痛的折磨出現輕生的念頭。這樣的情況下,患者會采用一些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
(4)情感升華期
在肝癌患者對疾病有所認識后,患者會開始逐漸接受疾病所帶來的死亡,并且有部分患者會為此勘破生死。這個時間階段的患者,在心理上會希望在有限時間里,實現自己的愿望,從而表現為情感升華。這個時候,臨床護理就可以充分借助患者的積極心態(tài)給予患者護理,這樣可以使患者依從性提高,并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發(fā)展。
面對肝癌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臨床可以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以及不同階段的特點,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護理時要注意下面幾點,見下:
(1)注意捕捉患者的心理變化
在病人確診后,醫(yī)護人員要注意捕捉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對病人的心理想法有所了解。這時就需要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職業(yè)以及生活境遇等有一定認識。而后在此基礎上,不斷捕捉患者的情緒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以便及時排解患者的不良感受,并對患者進行引導,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愿景。
(2)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
病人確診后會因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自信心受挫的情況,這時患者死亡的想法會明顯增加。這種情況下,醫(yī)護人員要通過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給予患者必要的信心,幫助患者重新燃起疾病治療的信心,同時還要向患者傳遞一些疾病改善的事實情況等,提高患者的信心。
(3)病情變化時的心理護理
肝癌患者若已經出現全身衰竭、劇烈癌痛以及不能進食的情況,醫(y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支持,不斷對患者進行激勵,并激發(fā)患者的求生欲望。
(4)治療期間的心理護理
肝癌患者進行手術、放療等治療時,醫(yī)護人員要告知患者病人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以確保患者能夠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并使其可以積極配合相關治療。
(5)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作用
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可以充分激發(fā)人的心理活動,同“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闡述的道理一樣。醫(yī)護人員鏗鏘有力的語言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改善,并能使患者燃起生活的希望。對此,醫(yī)護人員要結合患者心理階段的不同給予患者不同的語言安撫,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并注重安撫患者的創(chuàng)傷,使患者感受到溫暖。
總而言之,肝癌是一種在常見不過的惡性疾病,面對這樣的情況患者很容易出現嚴重的不良情緒。這個時候醫(yī)護人員就需要對肝癌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了解,并進行科學的護理,以此來幫助患者應對疾病,從而輔助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