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老干部工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決響應省委“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決策部署,著力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積極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余熱、再立新功。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 周年,中組部老干部局舉辦第9 場全國離退休干部網上專題報告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張文杰作“紅軍長征與長征精神”專題報告。全省各地各單位緊密結合實際,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認真組織老同志收看學習。廣大老同志通過小組討論、專題座談、撰寫觀后感等方式暢談學習感受,交流學習心得,深化思想認識。

為進一步促進和規范老干部志愿服務,提高老干部發揮作用的組織化程度,更好地引導廣大老干部老黨員積極參加“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為履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做出力所能及的新貢獻,省委老干部局、省委離退休干部工委近日印發了《江蘇省老干部志愿服務促進辦法(試行)》。《辦法》共六章二十八條,進一步闡明了老干部志愿服務的目的意義、基本原則,對老干部志愿者隊伍和志愿服務團隊建設作出了具體規定,特別是對志愿服務體系構建、志愿服務的范圍和形式以及激勵保障措施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范。制定施行《辦法》,將有利于普及志愿理念、弘揚奉獻精神,健全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水平,鼓勵引導廣大老干部充分運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和專業特長,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貢獻銀發力量。
宿遷市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視改革創新工作,通過找準助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融合點、夯實黨建工作品牌的創新點、提升老同志滿意度的突破點,堅持市縣區聯動、創新項目推進機制,堅持服務大局、創新項目平臺載體,堅持目標導向、創新項目督查方式,打好創新重點項目“組合拳”,不斷推動老干部工作高質量發展。

圖為觀摩離退休干部助力青年農民創業工作現場
今年以來,南通市探索實施項目化推進老干部志愿服務,通過項目設計、流程管理、條塊聯動等方式,推動志愿服務創新更系統、實踐更規范、質效更明顯。根據縣市區老干部工作部門、涉老組織和市直部門(單位)不同的資源條件和專業基礎,致力把握重點、凸顯亮點、培育試點,經分類遴選、綜合評審,最終研究確定28個立項項目,做到結合部門特色立項、聚焦目標任務立項、針對管理難題立項,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由“做”向“做好”再向“更高質量做好”邁進。下一步,南通還將開展“點亮品牌”投票、志愿服務品牌展示等活動,不斷強化成果輸出,彰顯項目成效,擴大品牌影響力。

靖江市委老干部局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要求,聚焦老青少“三代同堂”,推動黨史精神“薪火相傳”。老黨員憶初心,給年輕黨員送上沉浸式黨史教育課,年輕黨員為老黨員送去紅色閱讀音頻,并指導他們使用學習強國平臺,遞好信仰“接力棒”;結合老干部工作特點和需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學促知、以賽促學、以知促行,把好老干部工作者人生“方向盤”;開展“頌建黨百年,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以一次實景宣講、一場紅色匯演、一次紅色閱讀、一條紅色路線,引導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鎮江市基層一線,活躍著諸多老干部的身影,他們堅持以法治為綱,多元化地開展社區法治服務,形成了一批調處社會矛盾的優秀工作室和先進典型,以助力社區治理的實際行動踐行“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在現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的號召,彰顯老干部銀發智慧力量和責任擔當。
東臺市委老干部局堅持以“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價值理念為導向,突出黨建引領,持續開展“每年一主題,每年一特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突出品牌創樹,成功打造“老農技”心系三農、“老司法”庭前調解、“老公安”法規宣講、“老醫衛”街頭問診、“老教育”雛鷹護航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品牌;突出中心大局,堅持“哪里有需要,老干部志愿者作用就發揮到哪里”,主動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累計組建老干部志愿服務團隊58支,吸收老干部志愿者1200多名,書寫了東臺老干部志愿者夕陽紅的奉獻篇章。
為進一步深化“銀發生輝”志愿服務品牌建設,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馨泰社區黨委精心打造“馨風·老書記工作室”,靈活運用“巡、學、調、議”四字訣——老書記帶頭,75 名志愿者組成巡邏“啄木鳥”;“老娘舅”調解實現網格化管理;學典型、頌勞模,以“德善”家園文化凝聚社區正能量;各方代表議事攻克治理難題——將居民自治擴展到矛盾調解、政策宣傳、小區安全、垃圾分類、文明交通、疫情防控等多方面,有效促進社區基層治理蓬勃發展。

9 月10 日,在第37 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明故宮校區薈萃樓前舉行“師者·傳承”教師榮休儀式暨新進教師入職儀式。儀式上,校領導為來到現場的32位榮休教師代表獻花、頒發“光榮退休”紀念章,榮休教師代表為新進教師代表佩戴校徽。校領導希望榮休教師繼續大力關心支持學校發展,全力提攜青年師生成長發展,繼續講好南航故事、繼承好南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