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市金壇區人大持續加強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監督力度,通過制定相關監督辦法、壓實部門整改責任、強化跟蹤監督力度、促進整改成果轉化等措施,使相關問題的整改得到很好落實,既彰顯了人大監督的剛性,又有力助推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的完成。

建制度,明確審計整改要求。為了有效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促進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落實,區人大常委會根據監督法、預算法、審計法等法律法規及上級人大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監督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區人大常委會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監督的具體事項。要求區政府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督查和責任追究機制,在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審計工作報告的6個月內,報告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同時,對審計查出問題清單和整改結果清單、存在突出問題的責任部門單位的具體整改情況等內容作了明確說明。區人大常委會在審議整改情況報告時,就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對審計查出問題拒不整改等情況,將依法組織開展專題詢問、質詢或特定問題調查,必要時,可以建議或責成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
定舉措,壓實審計整改責任。區人大常委會以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壓實政府領導責任、被審計單位主體責任、財政部門監管責任和審計部門督查責任,形成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層層傳導、任務層層落實、成果層層擴大的監督新常態。督促政府建立健全整改工作聯動機制,加強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財政部門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實行動態銷號制度,建立“問題清單”與“整改清單”臺賬,立改立銷,不改不銷,直至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同時,對整改結果進行分類梳理、系統分析,堅持源頭治理與標本兼治相結合、集中整改和常態長效相結合,從根本上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杜絕屢審屢犯現象發生,切實提升審計整改的嚴肅性、針對性和長效性。
強監督,提升審計整改成效。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大監督力度,拓展監督深度,增強監督效果。健全和完善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巡視巡察、督促檢查等工作協調機制,實現監督信息資源共享和監督力量的優勢互補,形成審計整改監督合力。同時,圍繞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聚焦審計查出的普遍性問題和反復出現的問題,通過聯合督查和“回頭看”等措施,加大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跟蹤監督力度,尤其是正在整改中的問題,分段列出整改“時間表”,確保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對部分已完成階段性整改但難以深入整改,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要納入政府督查督辦事項,并根據問題的性質和成因,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和各項規定、辦法,促進相關問題整改有規可依、有章可循,確保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高質量。2020年6月30日,金壇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針對審計工作報告中反映的21個具體問題,就做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提出了審議意見。會后,區政府及審計部門及時成立了審計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向相關單位印發整改通知函和問題清單,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盤活存量資金、收回專項資金、調整賬務處理等措施,不斷創新審計整改工作機制,截至當年12月底,所有查出的問題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為100%。
促轉化,注重整改結果應用。區人大常委會注重做好審計問題整改的“后半篇文章”,監督和支持有關機關和主管部門依法依紀對審計查出問題的部門單位進行處理處罰,對整改不到位的進行督查或約談。推動政府制定出臺了《金壇區區級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資金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的通知》《關于加強區級單位政府采購內部控制管理的指導意見》等制度和規定,從體制機制上鞏固整改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同時舉一反三,將審計查出問題及其整改情況,與開展預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編制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增強預算審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作用,公開審計報告和審計整改情況,利用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數據資源,分析比對歷年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及其整改情況等內容信息,切實增強監督的深度和力度,達到“審計監督一點、促進規范一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