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市天寧區人大常委會積極實踐、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新時代鎮、街道人大工作辦法,通過機制建立、平臺搭建等多維度實踐,讓人大工作向下扎根,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不斷迸發活力和生機,激活了人大工作的“神經末梢”。
組織工作制度廣引領,讓基層人大工作“強起來”。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天寧區人大常委會自覺把加強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置于黨的領導之下,不斷夯實街道人大工作基礎。一是工作推進制度化。順應新形勢新要求,著力構建具有天寧特色的“1+N”制度體系,切實保障基層人大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1”是指區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貫徹落實〈江蘇省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的有關工作意見》,就如何履行好10個方面的“規定動作”進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明確職責定位,對基層人大規范化建設工作進行再細化、再落實,推動各街道立足自身特點開展“一街一品”建設。“N”是指人大各街道工委梳理完善代表學習培訓、視察調研、聯系選民、述職評議、履職管理以及代表小組活動等系列制度,進一步細化了工作標準和操作辦法。二是組織建設規范化。持續加強組織隊伍建設,鎮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的組織架構更趨完善,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全區6個人大街道工委主任、1個鎮級人大主席均配備到位,完善人大街道工委辦事機構,設立人大辦公室,配備1-2名工作人員,確保了鎮、街道人大工作有專人抓、專人管。三是工作保障常態化。積極爭取黨委支持,將街道人大工作經費列入街道部門預算足額保障,街道黨工委一年兩次以上聽取街道人大工作匯報、黨工委書記聯系人大工作、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列席黨政會議等已成常態。
工作指導支持全覆蓋,讓基層人大工作“實起來”。天寧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創新指導方法,不斷加強對鎮、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導與聯系,助力發揮基層人大職能作用。一是搭建業務指導平臺。把基層人大工作納入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健全區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各工委與鎮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協同機制,加強專項工作的業務聯系和協同配合。二是形成上下互動合力。堅持區鎮街人大上下聯動、一體運作的工作格局。對于重點監督事項和重要監督活動,對上呼應省市人大工作要求,對下組織鎮、人大街道工委密切配合、聯動互動,通過各級人大的共同努力,切實推動解決一些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和社會普遍關注、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三是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出臺考核實施方案,明確了加強黨(工)委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持人大依法履職、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扎實推進人大工作機構自身建設、配合上級人大常委會推進落實各項工作等5個方面、21項具體考核指標,開展具體量化考核,推動基層人大工作再提速。
代表履職載體多形式,讓基層人大代表“動起來”。緊緊抓住代表履職這個突破點,進一步激發街道人大工作的生機活力。一是推進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再升級。持續推進“人大代表之家”提檔升級和“代表工作站”規范化建設,同時著力將代表聯系選民的平臺向村、社區延伸,目前已在村委、社區活動場所設立了87個“代表聯絡工作站”,建立了轄區首個“全國人大代表工作室”。逐步將工作重心由“建”向“管”和“用”轉移,定期組織代表進“家站”履職,開展代表學習培訓、視察調研、走訪選民、接待選民、向選民報告履職情況等活動,真正發揮“家站”功能,為促進代表履職發揮積極作用。二是推進代表履職管理再升級。深入開展代表履職痕跡化管理,實施代表履職記錄制,實現代表履職檔案“一人一冊”,提升代表履職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入信息化手段加強代表聯系和管理,上線“天寧人大”微信公眾號,開設“代表風采”專欄,宣傳優秀代表的履職事跡,講好人大故事,發好基層聲音。率先啟用代表履職管理App,層層召開部署培訓會議,并配套出臺《天寧區人大代表履職積分管理辦法》,實現代表工作實體平臺和網絡平臺融合發展,線上線下互動結合。三是推進代表建議督辦再升級,充分發揮鎮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密切聯系代表聯系選民的優勢,合力提升建議解決率,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