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生于1921年,從我記事起,他就是一位老人了。
這位老人在60歲那年,一路挑著扁擔,翻山過河,把不到3歲的我挑回了杭州。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留守兒童,印象中,留守兒童總和農村聯系在一起。而我的情況有點不同,我父親是知青,18歲從城市到農村安家,再后來,就有了我。我從小體弱多病,爺爺放心不下,就把我帶到身邊照料。
從此,我成了一名城市留守兒童,跟爺爺共同生活。小時候,我特別盼望10月到來,10月一到,重陽節就來了。爸爸就會出現,大姑、小姑、大伯、小叔都會來看爺爺!現在想想,重陽節對我家來說,相當于春節。那些溫馨而閃光的歲月,成為不可追、不敢忘的回憶。
一位老人,聚攏了一個大家庭,也教了我很多事情。
爺爺教我要尊重糧食,哪怕一粒米掉在桌上,他也自然而然地撿起來放回嘴里。
爺爺教我要親近自然,日月星辰,花鳥蟲魚,都孕育著世界上最質樸的真理。
爺爺教我要喜歡看書,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獲,看百遍有百遍的體會,常看常新。
爺爺教我要獨立思考,每個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你的路只有你自己去找。
爺爺教我要安心接受,事件的發生,時代的變遷,往往不是個人能左右的。
爺爺讓我知道,一個人可以在老去的過程中,慢慢回歸童年,雖滄桑但澄澈。
不用害怕成長,更不必擔心老去,因為它們都是時間賜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10月1日不僅是中國的國慶節,也是國際老年節。而中國法定的老年節是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即傳統的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是10月14日這一天。
不管你有沒有思考過人口老齡化問題,它都在變得越來越凸顯。今年5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1.9萬人,占全國人口18.7%。也就是說,差不多5個中國人里就有1位老人。
如果有可能,請記得多把目光和溫暖,投向家里的、身邊的老人。
愿你們可以相互陪伴,見證彼此的年輕與老去。
范德清/本刊編輯
135800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