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國 劉佳
電教手段教學,是指通過使用PPT、白板、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的一種教學手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先進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電教手段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比重逐漸增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電教手段吸引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突破教學重難點,使數學活動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生動化,讓幼兒更快速、更持久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快樂學習和發(fā)展。
數學在很多成人眼里就是數、計算等,實際上,在幼兒園中,數學是豐富多彩的,數和數運算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它還包含分類、模式規(guī)律、圖形、空間方位、比較等。幼兒園階段開啟幼兒學習數學的大門有其深遠的意義。首先,數學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數學,幼兒園開展數學教學,能夠幫助幼兒充分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可以促進幼兒思維和智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和優(yōu)良品質。最后,為幼兒步入小學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幼兒園的數學教學特點與中、小學不同,由于幼兒年齡小、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戲性的特點。采用電教手段教學,正符合幼兒心理及年齡特點。結合自身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豐富的教學經驗,筆者從以下幾方面探討電教手段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
利用電教手段,吸引幼兒注意力 在幼兒園,一節(jié)集體教育活動開展的時長為20~35分鐘,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長為10分鐘左右,良好的開篇是整節(jié)活動成功的一半,使用電教手段,可以有效吸引幼兒注意力。
一是利用電教手段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吸引幼兒注意力。如:在開展點數10以內物體數量的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小小送餐員的角色情境,出示了一張外賣員的圖片,加入“叮咚”的音效,再演示送餐員為小狗送去6根骨頭的動畫,一下吸引了幼兒注意力,將幼兒吸引到活動中來,為活動后面點數送餐做好鋪墊。
二是利用電教手段教學可以增加幼兒有意注意時長。如:在開展數學分類活動中,教師以動畫人物朵拉開超市的情境貫穿活動始末,利用白板和幼兒一起幫助朵拉分類超市物品,在20多分鐘的活動中,幼兒始終跟隨教師和課件內容進行活動操作。首先引導幼兒觀察朵拉超市的貨架上有什么物品,是如何分類的。然后,由于顧客需要,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物品,幼兒幫助朵拉將物品分類擺放到貨架上。之后,由于搗蛋鬼狐貍出現,將貨架上的物品偷走了,還把貨架打翻,請幼兒幫助朵拉把貨架擺好,并將新進的物品擺放整齊。整個活動,幼兒全身心投入,融入情境之中,有效增加了有意注意時間,并在數學分類活動中學習到了物品分類方法。
三是利用電教手段教學可以提升幼兒的專注度。如:在開展認識方位的數學活動中,教師利用PPT制作闖關游戲,由易到難,請幼兒通過方位詞幫助快遞員小袋鼠送快遞,第一關給小豬送快遞,小豬住的是平房,在一棵大樹的左邊;第二關給大象送快遞,大象住在一棟樓房里,它住在第三層左邊的房間;第三關給小狗送快遞,它住在一個小區(qū)里,3單元503……每一關闖關成功后,會出現一枚獎章和獲獎的音效,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闖關的興趣。幼兒參與其中,隨著每一關的出現和闖關成功,期盼下一關的出現,無不吸引著幼兒的關注,從而提升幼兒在活動中的專注度。
通過電教手段,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將電教手段貫穿活動始末,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升幼兒的專注度,幫助幼兒融入活動。
利用電教手段,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和學習欲。數學學習比較單調、枯燥,幼兒難于理解,不易感興趣。在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能使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直觀,使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進而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認識整點和半點的數學活動中,教師利用電教手段向幼兒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圖片,讓幼兒對鐘表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了解鐘表的外部及內部結構,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然后,通過圈畫的方式和幼兒一起找找鐘表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將問題引發(fā)到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上,為什么分針和時針會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如何代表整點?如何代表半點?……帶著有關鐘表的一系列問題,利用電教手段和幼兒探索研究,找出答案。在利用電教手段演示指針轉動軌跡的過程中,幼兒發(fā)現分針轉動一圈,時針只走向一格,這樣時間就過了一個小時;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便指向一個數,這個時候便是整點;當分針指向6的時候,時針便指向兩個數字中間,這個時候便是半點。幼兒通過鐘表的演示了解了指針的運行規(guī)律,掌握了讀整點和半點的方法,激發(fā)了幼兒想要動手操作的興趣。最后,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幼兒操作手中的鐘表教具,熟悉對整點和半點的認識。
利用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夠將抽象的概念直觀化,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枯燥的數學概念,當然也能更容易實現教學目標。
利用電教手段,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每節(jié)數學活動最終走向都是需要幼兒嘗試、操作和練習,教師如何掌握幼兒的學習情況,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幼兒是否在活動中有所突破等等,都需要老師幫助幼兒總結梳理,從而進一步促進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在開展數學模式活動中,教師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為毛毛蟲穿新衣的情境,在展示、交流、操作過程中,幼兒習得了ABC模式及紅黃綠紅黃綠紅黃綠的排列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新的任務,為毛毛蟲設計一款同樣是ABC模式的新衣服,幼兒利用材料開始了創(chuàng)作,在巡回指導過程中,教師發(fā)現了很多幼兒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ABC模式,如黃紅綠黃紅綠黃紅綠、紅綠黃紅綠黃紅綠黃等,還有的幼兒創(chuàng)設了AABC模式,紅紅綠黃紅紅綠黃紅紅綠黃。教師將有代表性的幼兒操作結果進行拍照,并上傳到白板,和全體幼兒共同研究探索新模式的誕生,幼兒在觀察、討論、學習中開拓了新思路,當再次進行模式創(chuàng)造時,又出現了新的模式規(guī)律。最后利用電教手段將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出來。對于幼兒來說,這是他們的答案,他們在其中獲得了成就感,同時,更好地發(fā)揮了自主性。
利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常采用講授、教具演示等方式突破活動的重難點,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數學活動中很多概念抽象難懂,在幼兒學習過程中不容易理解。利用電教手段可以提高幼兒對于數學的感性認識,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彌補語言和教具的不足,運用電教手段展示教學內容,可以加深幼兒對于數學的理解和認識,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開展有關圖形的數學活動中,利用電教手段更能突破活動中的重難點。如在認識梯形的活動中,了解其特征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利用電教手段將梯形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對比,并通過動畫重疊的方式,幫助幼兒直觀看到梯形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不同之處,梯形是有兩條平平的邊,一條長,一條短,梯形還有兩條斜斜的邊,像滑梯一樣。然后,將梯形與梯子聯系在一起,通過對比觀察,從而認識和了解梯形的特征。又如:在認識半圓形和橢圓形的活動中,教師將幼兒熟知的圓形通過動畫演示來對折,所獲得的圖形即為半圓形,半圓形有一條彎彎的線,還有一條直直的線,同時幼兒也直觀感受到半圓形名稱的由來。然后在圓形的基礎上,將圓形進行壓、擠,變成橢圓形,幼兒再通過觀察對比,發(fā)現橢圓形比圓形長。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象化。采用電教手段展示,加深了幼兒的理解和認識,從抽象概念到具體形象,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提高了教學效果。
利用電教手段,鞏固數學概念知識 由于電教手段教學方法有著快捷、直觀、方便等特點,教師利用此方法進行教學能夠大大減輕教師的負擔,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幼兒解答疑難問題。這樣有利于幼兒鞏固概念知識,更好地掌握數學概念。
在開展量的比較活動中,幼兒在學習比較寬窄、輕重、長短、高矮后,需要鞏固所學。教師利用電教手段出示現實生活中的物品,請幼兒說出兩者的不同,同時還會利用白板中可拖動圖片的功能,請幼兒通過拖動比較,將3~5個物品進行排序。幼兒在觀察、操作中再一次鞏固對寬窄、輕重、長短、高矮的概念知識。
當下,使用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已經是普遍現象,在幫助幼兒獲得數學經驗,協助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合理使用電教手段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所有活動都適宜采用電教手段,特別是需要幼兒親身感知的數學活動。如:認識薄厚,幼兒需要對所收集來的物品用手去感知,才能了解薄厚的概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才能了解薄厚物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此外,使用電教手段教學應以幼兒為主體,因此在設計課件時,勿要將教師講授內容完全轉化成課件展示,課件只是起到輔助引導幼兒的作用。
熟練課件操作 教師要熟悉課件、熟練操作,切勿在開展活動中“掉鏈子”,這樣容易影響幼兒學習專注度以及活動開展的效果。如在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中,教師在切換動畫時,受設備影響播不出來,幼兒的注意力馬上隨之轉移,想要再次調動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將難上加難。
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 電教手段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方法,須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傳統教學盡管有著一些弊端,但是它是前人無數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這么龐大的寶貴財富不可完全拋棄,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將之與電教手段有機結合,既可避免傳統教學的弊端又可彌補用電教手段教學的缺陷,為幼兒數學教學開創(chuàng)更加廣闊的天地。
總之,充分、有效的利用電教手段,是優(yōu)化幼兒園數學教育教學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使用電教手段,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提升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幼兒對數學抽象化概念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教師不能盲目應用電教手段,要嚴格按照幼兒的學習特點、數學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應用電教手段,讓電教手段真正服務于幼兒園數學教學。
本文系2020年北京市教育技術應用研究課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應用研究》的部分成果(編號:BENIC2020130016)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高麗營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