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多年擔任班主任的經歷,讓我越發認識到只有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指導家長開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校共育才能發揮更大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班主任有責任架起這座溝通的立交橋,在發現學生存在問題時,一方面要全面了解情況,了解和分析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主動與家長溝通,帶領家長一起以全面、理解、包容、教育的原則解決孩子的問題。在我開展家校共育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個案例比較典型。
我所帶班級里有位叫小隱(化名)的男生,剛開學時并未發現他有什么不同,只是稍顯內向。但半個多月后,班里幾個男生經常在放學時發現找不到自己的文具或課本,幾經尋找才能找到,這類事情反復出現,讓這幾個男同學感到十分反感。于是,我暗中動員班里的幾個女生調查這件事,結果發現竟是小隱的“杰作”。于是,我找他談話,但他始終一言不發,也不否認。之后,類似的事件也并未停止發生。我一次次勸說,卻還是無效。同時,班級的各科任課教師也向我反映小隱總是不完成作業或只完成他感興趣的部分。
開學一個多月時,我請來了小隱的家長,通過溝通得知孩子的父親是工程監理,長期出差在外,母親則是公司高管,事業心很強。由于家長平日忙于工作,對孩子的關注不多,溝通也較少,導致小隱不善言辭,甚至有些自閉,常用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來表達對他人的好感或引起他人的關注,其實并無惡意。由此可見,由于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和情感上的交流,導致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極度渴望被認同、被接納卻又不善言辭的小隱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與外界交流,以此引起他人的關注。
在了解情況后,我建議家長應在生活中多關心小隱,多與其進行有效溝通,并提供了一些溝通技巧:溝通時要放低姿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學會耐心傾聽,必要時還應做出適當的評價與反應;溝通不要刻意,要善于尋找生活中的契機;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即便孩子有做法欠妥的地方,也應先肯定再提出建議和看法,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與此同時,我與曾被小隱惡作劇捉弄過的男生進行了談話。其實這些男生都很陽光,心胸開闊,是非觀念強,有些還擔任了班干部的職務。我與他們說明了小隱的情況,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接納和包容這樣的同學,并且嘗試主動與他交往。此外,我還組織學生在將近一個學期的時間里開展了放學前的“尋寶活動”,以此讓小隱看到同學們的包容與接納。慢慢地,“尋寶活動”成了班級的特色活動,也成了孩子們一段美好而有趣的回憶,而小隱也真正改掉了自己的不良習慣。不僅如此,小隱的動手能力很強,不僅擅長電腦,還愛好攝影。初中三年時間里,班級里出現任何有關電腦的問題,他都是隨叫隨到且手到擒來,還為班級學生參加各類活動攝影攝像,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但要解決完成作業的問題就艱難了許多。起初,小隱的媽媽要求并監督他每天按時完成各科作業,并斷斷續續堅持了一個學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家長還了解到小隱對科技、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十分感興趣,便通過帶他參觀各種博物館、學習航模等方式,激發他的學習積極性。
慢慢地,孩子也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開始努力學習,成績不斷上升且穩定處于中偏上水平,尤其在理科上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最終順利考入了地質附中。在小隱升入高中后,他的家長還時常與我進行溝通,我也從中得知孩子獲得了很好的發展,如小隱被評為軍訓標兵、攝影作品獲獎等。此外,小隱與父母的親子關系也變得越來越親密,一家三口經常一起聊天、外出活動,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多等等。每聽到這些,我的心里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感覺,是驕傲,是欣喜,是被家長認可后的成就感……也可能每一種情感都有所摻雜!
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包容他們的缺點,欣賞他們的優點。要了解他的興趣與特長,并以此為教育契機,讓他們在充分發揮長處的同時得到認同與接納。
另外,通過小隱同學的事情不難看出,家長開始的無奈與后期的支持與配合,都對孩子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應當注重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發現和了解原生家庭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適當給予家長一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技巧,幫助他們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家長溝通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尋找有共識的地方,即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長成才,從而讓家長感受到教師與自己有著共同的心情和共同的期待。同時,還要與家長一同進一步挖掘深度合作的空間。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