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可見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在學前教育中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創設有趣、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情境,使幼兒在愉快、多變的游戲活動中鍛煉身體、愉悅身心、強健體質,是每一位幼兒教師需要思考研究的問題。
戶外體育游戲的設計要做到活動游戲化、內容趣味化、材料生活化。依據大班幼兒的興趣,活動選材應側重簡單的低結構材料,且能夠一物多玩,例如報紙、輪胎、沙包等。抓住大班幼兒自主性強、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利用最簡單的材料玩出最多樣、趣味的游戲。5~6歲的大班幼兒喜歡競爭性強、動作復雜、完成難度較大的游戲,因此游戲情節和角色的對抗性加強,幼兒參與自定義規則,凸顯團隊的重要性,通常幼兒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則、團結協作、克服困難才能取勝。正因為如此,教師應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設計各種復雜的高難度、多變化動作的游戲,以競賽的模式激發幼兒敢于挑戰、克服困難、同伴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戶外體育游戲在各年齡段都有著不同的設計特點以及活動形式,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及發展需要合理地選擇和安排內容,設計活動目標。在目標設定時,關注幼兒大肌肉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差異性,重視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例如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自主性強、愿意同伴合作等。教師要支持幼兒自主探索一種材料的多種玩法。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重視鍛煉幼兒的大肌肉力量與耐力的動作發展目標,從而實現幼兒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主動參與性。活動中可以請幼兒分組討論,根據已有經驗自主設計游戲環節,商議游戲規則,在自主設計的游戲中逐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培養幼兒相互合作、不怕困難、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目標的設計以及循序漸進的運動量保證每一個幼兒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去,體會戶外體育游戲的樂趣,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同伴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把握幼兒的個體差異,給予適時、適度的支持。在與幼兒互動時可以使用提出開放性問題、重復重構、描述幼兒行為、遞材料等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游戲。
下面是我在一節戶外體育游戲時所總結以及所運用的師幼互動策略支持。準備活動環節,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引出今天的主題《豬豬俠與超人強大作戰》,熱身運動利用《豬豬俠》主題曲帶領幼兒進行熱身運動,激發幼兒對此次活動的強烈興趣。游戲前教師在講述游戲規則時,語言簡潔精練,能夠將游戲內容玩法表述清楚。在第一次游戲中,教師重點關注幼兒進行輪胎游戲的方式方法,描述幼兒行為,給予幼兒認可與鼓勵。針對在活動中沒有完全參與到游戲中的游離幼兒,教師使用遞輪胎的方式,支持幼兒提高參與度,使幼兒更好地參與到集體游戲中去。小結時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詢問幼兒獲勝的方式方法,請個別幼兒為其他幼兒做示范,描述幼兒行為,進行重復重構向幼兒展現安全且快速翻轉輪胎的方式方法。在幼兒自主設計游戲環節,教師重點支持幼兒對設計中材料的選擇、明確鍛煉上肢力量的目的和規則進行設計及描述。利用重復重構的支持策略,通過描述幼兒所講述的游戲玩法及規則,讓更多的幼兒了解幼兒們自主設計的游戲。教師在此過程中,必要時要提示幼兒在移動輪胎的過程中注意大臂用力、腰板挺直等方式方法,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同時,保護好我們自己。結束時提示幼兒:比賽有贏就會有輸,勝利不要驕傲,失敗也不要氣餒,正確面對輸贏。總之,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不僅可以促進體育游戲的進行,還能夠提升幼兒與教師間的情感交流。
在活動中無論是動作的選擇、材料的提供、游戲的難度都要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鼓勵及支持幼兒的想法及做法,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大班幼兒的想法天馬行空,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常常會蹦出奇奇怪怪的想法,這時候作為教師應該給予幼兒適當的鼓勵。在活動中,也經常有些幼兒會因膽小不敢嘗試或者失敗,這時候教師的認可和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巧妙地鼓勵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自信心,還能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尊重幼兒想法,還要關注游戲中幼兒間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關注幼兒同伴合作、不怕困難等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戶外體育游戲就如同我們每日的教育教學活動,甚至比教育教學活動環節還要細節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做到心中有目標和設計意圖,充分發揮戶外體育游戲的特點,在保證安全的同時,達到提高幼兒身體素質以及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花石匠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