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樂
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調查與發展研究
周新樂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300)
采用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表明,廣東省裁判員隊伍的執裁年限、裁判等級分布合理,從裁判等級梯隊建設來看,后備裁判儲備足夠。近年來廣東省多次承辦全國性的體操賽事,從一定層面帶動了廣東省體操賽事的品質和裁判隊伍水平的提升。多數裁判員參加全國性執裁的工作較少。大多數裁判員對體操評分規則較熟練掌握,部分裁判員執裁遇到困難主要體現在體操規則知識儲備不足、培訓指導范圍小、經費不足方面。裁判員認為參加廣東省體操裁判培訓班可提升自身執裁業務能力,能滿足省里裁判員隊伍的發展需求。希望通過培訓學習,掌握最前沿的項目信息、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更多交流體操資訊,廣東省培訓班辦班水平滿意度達92.31%。對培訓班認可度高,愿意帶領其他體操從業者共同參加體操各項培訓。
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
體操屬于技能主導類難美性項目。難美項目運動員的比賽成績主要是由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場上發揮的技術水平進行評分,再與眾多對手得分相比較后判斷名次而決定的。體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除了自身的技術水平、規則、對手的表現等因素外,裁判員的業務水平和道德水平會對比賽成績產生重要影響,裁判員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比賽能否順利進行,關系到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女子體操是廣東省的傳統優勢項目,曾培養出奧運會冠軍楊伊琳、李珊珊等優秀體操運動員,為廣東省體操事業帶來輝煌。體操項目中要取得優異成績,除了教練員、運動員以及體操管理人員的投入,體操裁判員的實力對體操整體實力、賽事水平等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以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作為調查對象,調查研究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合理化建議及切實可行的發展對策,為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研究對象為2017—2020周期廣東省體操技巧協會已注冊體操裁判員資格人員,且已參加《2017-2020周期女子體操規則》培訓班通過考核,近年來經常從事廣東省體操裁判員工作的26名女子體操裁判員。
1.2.1問卷調查法
(1)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及調查訪問的基礎上,設計《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調查與發展研究(女子裁判員問卷)》,調查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與發展研究的影響因素,裁判員根據自己的看法對每個問題做出選擇。通過問卷星發放問卷26份,回收26份,回收率100%。
1.2.2訪問調查法
通過參加培訓及比賽的機會,對專家學者、向與會的廣東省體操總裁判長進行面對面訪談,了解了解其對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與發展的看法。
1.2.3經驗總結法
歸納、總結、分析本人在體操比賽執裁中及參加培訓中,所累積的有關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與發展的經驗。
1.2.4數理統計法
用問卷星及Excel軟件對問卷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制作出相應的圖表。


圖1、圖2顯示,裁判員從事裁判工作的時間長短很不一,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隊伍的執裁年限分別是(9年以上50%)、(7-8年11.54%)、(5-7年7.69%)、(3-4年15.38%)、(1-2年19.23%),裁判員等級分別是(國際級3.85%)、(國家級26.62%)、(一級50%)、(二級7.69%)、(三級11.54%),從裁判員執裁年限從某種角度來講,是臨場經驗的積累。對評分項目而言,裁判員執裁年限越長,積累經驗越豐富,對專業的判斷越準確,從數據可以看出,廣東省裁判員隊伍的執裁年限、裁判等級分布合理,近年不斷有新人加入裁判隊伍,專家裁判也參與一線裁判隊伍執裁工作。從裁判等級梯隊建設來看,后備裁判儲備足夠。
基于優化最小化的加強稀疏性的稀疏信號恢復算法······································王 琛 方 勇 黃青華 張立明 (4,572)
2.2.1廣東省體操賽事管理模式分析

從圖3、圖4可看出,參與調查的裁判員多數認為廣東省女子體操賽事裁判員整體執裁水平較高,占80.77%。對廣東省裁判員管理模式滿意度占88.46%。可見廣東省體操項目對于裁判員隊伍的投入及通過賽事呈現出裁判隊伍的水平是高規格的,且廣東省近年來多次承辦全國性的體操賽事。同時,2021年亞洲青年運動會也將在廣東省舉辦。多次承辦全國性及亞洲賽事從一定層面帶動了廣東省體操賽事的品質和裁判隊伍水平的提升。

2.2.2廣東省、全國性體操比賽裁判執裁情況分析


圖5、圖6顯示,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隊伍參加省級、全國性執裁工作量分布可看出,廣東省內裁判執裁情況的梯隊合理。但研究顯示,廣東省女子體操裁判員中只參加1-2次全國體操比賽占80.77%,參加全國性執裁的工作較少。而近年來,從國家體育總局體操管理中心舉辦賽事的數量統計,2017—2020周期開始,每年全國性體操比賽逐漸增加,目前每年舉辦全國性賽事5-8次,每次各省市級單位可派2名裁判參加執裁工作,賽事的增加對省市級裁判員的隊伍建設及裁判員自身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2.2.2影響裁判員執裁因素分析


根據女子體操評分規則掌握情況及執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分析兩個論點,對影響裁判員執裁因素進行分析,從圖7、圖8得出,廣東省裁判員業務掌握情況(精通掌握3.85%、熟練掌握34.63%、較熟練掌握26.92%、基本掌握15.38%、了解19.23%),由此看來,超過65.40%的裁判員對體操評分規則較熟練掌握。部分裁判員執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主要體現在體操規則知識儲備不足(73.08%)、經費不足(11.54%)、培訓指導范圍小(38.46%)、組織架構不完善(3.85%)、其他(15.38%),以上依據,可為今后廣東省裁判員培訓工作中,培訓課程設計提供依據。


圖9、圖10顯示,參培人員一致認為,通過參加廣東省體操裁判培訓班可提升自身執裁業務能力,且對廣東省培訓班辦班水平滿意度達92.31%。可見廣東省舉辦體操培訓班的模式化較為成熟。


圖11、圖12顯示,目前廣東省定期開展的體操培訓班活動,能滿足省里裁判員隊伍的發展需求,據研究統計,參培人員希望每年能舉辦1-2次體操培訓班。

圖13顯示,大多數裁判員希望通過培訓學習,掌握最前沿的項目信息(30.77%)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57.69%),期中部分人員希望通過培訓得到更多交流體操資訊(7.69%),只有少數人也希望通過培訓獲取裁判資格證書(3.85%)。另外,調查中參培者均表示愿意帶領其他體操從業者共同參加體操各項培訓,可見認為學習班較有價值,對培訓班的認可度高。
3.1.1廣東省裁判員隊伍的執裁年限、裁判等級分布合理,近年不斷有新人加入裁判隊伍,專家裁判也積極參與裁判隊伍的執裁工作。從裁判等級梯隊建設來看,后備裁判儲備足夠。
3.1.2近年來廣東省多次承辦全國性的體操賽事,從一定層面帶動了廣東省體操賽事的品質和裁判隊伍水平的提升。
3.1.3廣東省女子裁判員隊伍梯隊建設合理,但多數裁判員參加全國性執裁的工作較少。
3.1.4 有65.40%的裁判員對體操評分規則較熟練掌握,部分裁判員執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主要體現在體操規則知識儲備不足、培訓指導范圍小、經費不足方面。
3.1.5 裁判員認為通過參加廣東省體操裁判培訓班可提升自身執裁業務能力,且對廣東省培訓班辦班水平滿意度達92.31%。廣東省每年定期開展1—2次的體操裁判員培訓班活動,能滿足省里裁判員隊伍的發展需求。希望通過培訓學習,掌握最前沿的項目信息、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更多交流體操資訊,對培訓班認可度高,愿意帶領其他體操從業者共同參加體操各項培訓。
3.2.1通過培訓考核機制,選拔熱愛體操項目的裁判骨干裁判,進行培養,提升骨干裁判的業務能力,進一步加大年輕體操裁判, 特別是國際級、國家級裁判的培養力度。
3.2.2提升群體層面宣傳力度,鼓勵體操愛好者參與其中,擴充廣東省體操裁判隊伍“新鮮血液”,與時俱進,以打造多元化,全能型的體操裁判隊伍。
3.2.3每年根據全國性賽事、及世界賽事進行體操規則培訓,以掌握最新、前沿的體操規則動態。
3.2.4考慮吸納退役優秀運動員進行裁判員業務學習、培養,提升隊伍整體優秀人才儲備。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董勝利.試論裁判員的選拔與培養[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5 (2).
[3]王素華.安徽青少年體操裁判員隊伍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J].蚌埠學院學報,2014,3(5).
[4]陶新連.湖南省藝術體操裁判員執裁現狀的調查研究[J]. 貴州體育科技,2011(2).
[5]何幸光.淺談體操裁判和裁判員的素養[J].體育師友,1994(10).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 Gymnastics Refere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OU Xinle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Guangdong, China)
周新樂(1987—),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