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紅
(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牛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紅河 662209)
弓形蟲病是一種分布較為廣泛,威脅較為嚴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幾乎任何品種的溫血性動物都會受到弓形蟲的侵染[1]。近年來,牛街鎮牛養殖產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很多農民群眾不科學的養殖行為,使得養殖環境當中存在大量的嚙齒類動物和貓科類動物。為了進一步掌握牛弓形蟲的感染情況,于2019、2020年,連續對該鄉鎮的6個養殖大戶和13個散養戶的293頭和303頭牛的血清進行弓形蟲抗體檢測,現將具體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本次研究過程中,牛弓形蟲血清抗體檢測主要選擇使用牛弓形蟲抗體IgG(Tox IgG)ELISA試劑盒(由上海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該檢測試劑盒主要用于檢測血漿和血清當中牛弓形蟲的抗體含量。2019、2020年,連續兩年對該鄉鎮的6個養殖大戶和13個散養戶的293頭和303頭牛血清進行弓形體抗體檢查。在血清采集過程中,由當地的獸醫人員采集牛新鮮血液3~5mL,按照常規方法血液凝固析出血清,放置在2,500r/min的離心機當中,離心處理5min,取上層血清,-20℃保存等待檢測。
在正式試驗之前,選擇使用樣品稀釋液將待檢血清按照100倍液進行全面的稀釋處理,并分別設置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的血清不做稀釋處理,濃縮洗滌液在使用之前應該恢復到室溫條件,并使沉淀能夠全面溶解,然后使用蒸餾水或者去離子水進行全面稀釋處理,稀釋倍數控制在20倍。正式試驗之前將檢測試劑盒放置在室溫環境下,作用30min恢復到室溫條件,然后按照檢測試劑盒的要求進行操作,作用一段時間之后用酶標儀判定結果。在正常的試驗條件之下,陰性對照≤0.20,陽性對照≥0.50,臨界值=2.1×陰性對照均值。如果血清樣品當中的抗體值大于臨界值表示為陽性,小于等于臨界值為陰性。在整個試驗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佩戴手套,穿戴相應的防護服,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各個試驗廢棄物一定要按照傳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因為整個反應體系的終止液往往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應該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如果不慎接觸終止液,應該使用大量清水來清洗。在試驗操作過程中濃縮洗滌液應該在恢復室溫之后完全溶解的狀態下等待使用,用于檢測的血清樣品應該保持新鮮,不能夠長時間在空氣當中暴露。在試驗結果判定過程中,必須根據酶標儀的讀數為基準[2],不同批號的試劑應該分開使用,不能夠混合使用。
2019、2020年連續兩年間云南省牛街鎮牛弓形蟲感染情況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表1數據能夠看出2019、2020年調查的293頭牛和303頭牛血清當中弓形蟲陽性血清有0份和0份,陽性率分別為0%、0%,這主要與當地防疫部門的努力密切相關。但由于周邊地區的養殖領域曾經報告過該類傳染性疾病,隨著當地牛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外出引進的頻率增加,外來疫病傳入的可能增大,在今后工作中仍然需要下大力氣加強對弓形蟲的針對性防控。
表1 2019、2020年牛街鎮牛弓形蟲感染情況調查結果
最近幾年,石屏縣牛街鎮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得益于省級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和政策幫扶。目前以牛羊養殖為主的畜牧養殖產業結構,初步形成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很多養殖戶依托牛養殖產業,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養殖規模擴大為養殖場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較高的疫情防范風險。很多養殖戶在引種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科學之處,經常到發生疫區的養殖場引種,或者從周邊的集貿市場購買牛直接養殖,隱性感染階段的牛群,引入養殖場之后很容易加快新疫情的傳播蔓延。通過本次調查能夠發現石屏縣牛街鎮牛弓形蟲的感染率為0%,沒有出現發病情況,但是由于養殖戶的引種頻率不斷加快,外來疫病的引入可能大大增強,需要我們繼續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的防控。
弓形蟲是造成牛出現無名高熱癥的主要病原之一,弓形體大多會寄生在牛的血細胞當中,引發血細胞破裂,造成牛出現嚴重的貧血癥狀,生長發育不良,體溫升高。通過連續兩年對牛街鎮的293頭牛和303頭牛的血清進行弓形蟲抗體檢測,能夠發現總共有0份和0份陽性血清,陽性率分別為0%和0%,雖然當地未報告一起弓形蟲感染的病例,但這并不意味著該類疾病不會在該地區發生流行,隨著牛養殖規模的擴大,引種頻率顯著增強,如果沒有執行嚴格的檢疫檢驗制度,很容易造成外來攜帶有該種病原的牛群引入本地區,加大了疫情發生的風險,所以仍需要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的防控。在其他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弓形體的傳播流程大多與流浪貓等貓科類動物的出入有密切聯系,另外土壤當中弓形蟲蟲卵污染較為嚴重也是造成該種疾病發生流行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在進行牛弓形體病防控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和預防牛群活動區域當中的貓科類動物和嚙齒類動物的數量,避免貓科類動物和牛群頻繁接觸,在牛舍當中嚴禁養殖貓,禁止貓進入到圈舍當中,嚴禁飲用水或者飼料被貓的糞便直接污染或者間接污染。另外在牛養殖產業發展期間,還應該加強對養殖場引種行為的有效監督管理,要密切掌握本地區牛養殖現狀和具體的養殖規模,針對養殖戶的引種行為一定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和調查,掌握牛群的身體健康情況和牛的具體來源。對于違規引種和不科學引種的行為,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要求進行嚴肅懲處,規范養殖戶的養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