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會
(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曼等鄉農業服務中心 云南普洱 676215)
隨著我國2020年飼料端禁抗的實施,給畜牧養殖業帶來巨大挑戰。研究開發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其中,微生態制劑成為研究熱點,被廣泛受到關注。微生態制劑是一種可以調節動物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機體健康的有益維生素及其代謝產物組成的活菌制劑。微生態制劑經過培養、發酵、干燥等生成工藝處理后,具有無殘留、無耐藥性、健康、安全等優點,廣泛應用于畜牧養殖生產中,并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效果。大量研究結果證實,微生態制劑可以調整動物腸道菌群結構,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1]。目前,微生態制劑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單胃動物,如家禽、豬等的養殖生產中,在肉牛的養殖中研究應用較少。因此,本試驗以肉牛為研究對象,探討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微生態制劑對其生長性能的影響,為微生態制劑在肉牛的養殖生產中合理應用提供基礎的理論數據。
試驗所用發酵微生態制劑購買于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成分為乳酸桿菌、纖維素酶、枯草芽孢桿菌,活菌含量為≥1.0×109CFU/g,酶活≥600U/g。
試驗選取體重相近、胎次相近、健康的肉牛40頭,按照單因素完全隨機分為4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10個重復,每個重復10頭肉牛。對照組肉牛飼喂基礎日糧,試驗1組、試驗2組、試驗3組依次在對照組基礎日糧中添加1%、2%、4%的復合微生態制劑,試驗預飼期7d,正式試驗周期為60d。試驗基礎日糧原料成分及營養成分如下表1所示。

表1 試驗基礎日糧原料成分及營養成分
試驗肉牛在同一圈舍內飼養,試驗開始前,對圈舍進行消毒清洗,肉牛自由采食和飲水,舍內保證陽光充足,通風換氣裝置良好,驅蟲免疫程序按照牛場日常管理進行。
試驗開始和結束當天,肉牛禁食12h,稱量其空腹質量,試驗期間準確記錄每組肉牛采食量,以上數據用于計算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生長性能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平均日增重=(末體重-初體重)/試驗天數
平均日采食量=試驗期總采食料量/試驗天數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試驗數據經Exce l2020進行整理統計后,再采用SPSS 22.0進行單因素的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對組間數據進行多重比較,P<0.05作為顯著性判斷標準,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呈現。
日糧添加不同劑量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由表2數據可見,在肉牛日糧中添加一定劑量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牛的試驗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未達到顯著影響;試驗2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1組和試驗3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試驗2組肉牛的料重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1組和試驗3組肉牛的料重比有低于對照組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

表2 日糧添加不同劑量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復合微生態制劑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可提高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動物生產性能;還可改善畜禽養殖環境。申紅春[2]的研究表明,在肉牛日糧中添加復合微生物制劑可顯著提高肉牛的試驗末重、平均日增重,顯著降低料重比,有提高采食量的趨勢。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2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料重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添加2%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可有效地提高肉牛的生長性能,與以上研究結果類似。
本研究表明,在肉牛日糧中添加一定劑量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可以顯著提高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了肉牛的生長性能,且最適添加量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