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C156/SC1中國專家組


美元損失,至少可減少5.67-9.33億噸標準煤的能源損耗,挽回17010~27990億度電和136.08~22.392 億噸水的資源浪費,并減少排放14.742~24.258億噸CO2、136.08-223.92億公斤SO2以及39.69-65.31 億公斤氮氧化物和170.1-279.9億公斤煙塵。
三、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是當代國際全面解決腐蝕問題的最佳對策和解決方案
上百年來,人類為了控制腐蝕付出極大的代價,對腐蝕控制業的認識、研發的知識、技術等科技成果集累了相當豐厚的資源,但是各種事故還是在不斷發生,究其原因并不是所實施的這些科技成果出問題,而是在實施這些科技成果的過程中缺少一些應控制的因素或應控制的因素沒有得到控制,也就是說缺少一套完整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研究、應用及其標準化的理念依據或指導,中國結合長期同腐蝕頑強斗爭的實踐,親歷解決腐蝕造成3000多項各種危害包括各種重大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對國內外大量的因腐蝕之緣而發生的各種災難性事例的進行深入反復論證的總結,首次提出以標準為切入點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研究、應用及其標準化的理念。經全世界的成員國及其相應專家的研究討論,同意成立了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其所制定的首批三項國際標準也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向全世界發布!這就為解決腐蝕長期對人類社會還在不斷造成財產、資源損失、人員傷亡等重大安全、環保事故的問題,找到了一套全面完整無缺的最佳對策和國際最新工程科技的解決方案!這是得到了全世界所有成員國及其專家的響應和全力支持而取得的偉大成果!在此,中國代表團特向全世界所有成員國及其專家和所有參加會議的代表所付出貢獻表示衷心地感謝!
四、具有來之不易具有重大里程碑的意義
(1)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156/SC1)的成立,標志著全世界的腐蝕控制業在本領域開始邁向了統籌、協調性的總攬,研究制定國際標準、建立共同語言的新時代,也標志著人類上百年來對腐蝕控制業的不斷深入認識和研發出的各種科技預防、控制的知識、技術等資源集累到了一個極為豐厚、需要進行總攬、綜合、梳理、優選配置的重大的新階段;
(2)正式發布的3項國際標準中,ISO23123《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為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主體標準體系中的總主導標準,ISO 23222《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風險評價》為保障標準的其中之一,ISO 23221《管道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為管道領域大類的分主導標準。這就對普遍存在于1381個行業中的腐蝕問題的解決,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建設和運轉中提供了一個能夠全面開展秉持腐蝕的科學控制、具體以情精準施策、強化專業技術監理、適時開展腐蝕風險評估、實施智能化大數據數字經濟運作的一套可靠、完整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的制定,樹立了可遵循參考的科學模板、依據或標準;
(3)對長期分散、伴隨、依附、輔助、服務于1381個行業各自相應的防腐蝕專業,形成了一個以“腐蝕控制”為統一的、綜合的國民經濟的行業、產業,從而可以融入國民經濟大盤的建設、發展中,適應國民經濟協調建設、發展的需求和保證,使全世界的腐蝕控制業踏上了為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鑄起相應、可靠、高質量發展的銅墻鐵壁的綠色腐蝕控制屏障的新征程,揭開了歷史性的、前所未有的腐蝕控制業的新篇章;
(4)使全人類上百年來對腐蝕問題從一直處于以防為主的單一性、被動性開始邁向了以主動為主的事前、事中、事后實施整體性、系統性、相互協調優化性、全面綜合程序性的資源優化配置而進行全面控制,實現腐蝕危害的減少、避免或杜絕的新時代!
五、根據ISO/TC156/SC1第四次全會2020-07號決議要求,決定在中國開展腐蝕控制工程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的建設,目前在中國已開始全面落實:
(1)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技術監理項目
經三項專業技術監理實施案例,包括:大亞灣核電廠設備襯膠項目,天津濱海新區國際倉儲汽車表面漆膜腐蝕項目,河南駐馬店脫硫塔腐蝕事故司法鑒定項目,《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標準均得到了很好的實施,為項目的穩定運行,風險識別,事故鑒定提供了技術依據。根據上述專業技術監理的實踐,目前形成了《腐蝕控制全生命周期工程專業技術監理》國際標準提案;
(2)從事陰極保護全生命周期工程單位、人員的培訓、水平評價
我們制定發布了T/CIATA 0027-2019《陰極保護從業人員及企業水平評價》標準,并按照此標準要求,在中國對開展陰極保護全生命周期工程的單位、人員進行了培訓和水平評價,一年來共培訓、評價從業人員近百人、評價單位近20家。提高了陰極保護從業人員及單位的整體素質,推動了腐蝕控制工程行業的發展。我們也正在開展預研工作,研究提出國際標準提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籌建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
目前在建和在役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有四個:海南三亞海洋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深圳惠州核電廠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中化控股濟南裕興鈦白粉廠廢酸濃縮系統和200km原油輸送管道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實施的國際示范基地。在上述四個基地貫徹實施《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ISO23123:2020)、《管道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ISO23221:2020)、《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風險評價》(ISO23222:2020)等三項國際標準,運行結果表明,貫徹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體系標準,實施專業技術監理和風險評估,能有效減緩或預防腐蝕的發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減少廢酸排放。
六、世界所有成員國及其專家的長期堅持與不懈努力,腐蝕控制行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要實現徹底杜絕腐蝕造成的危害,仍任重道遠。為此,中國專家組建議加快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實施及其相應標準制定工作:
全面加快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實施及其相應標準的制定工作,就是要立足于全球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領域全局的高度,集當代全世界腐蝕控制領域中所有相關的專業科學、專業技術、專業管理、專業標準等研究和實踐之成果,以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為對象,對影響其實現抗拒相應的腐蝕源,并確保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藍天、碧水、凈土生態環境安全經濟運行的前提下,謀求經濟、長周期和綠色環保的最佳效益為目標的全過程鏈條上的所有相關因素,開展其因素內、因素間及全局間的相應成果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統籌、協調性的總攬,制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