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李達維
摘? 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當前,科技越來越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科技限制等成為美國打壓我國的重要手段,科技領域成為中美大國博弈和全面競爭的主要戰場。文章通過把握中美科技沖突的發展態勢,分析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霸權的主要方法樣式,提出“準確評估、積極防御、勇于亮劍、謀求長遠”的應對策略,以期為做好應對美國科技霸權的長期準備提供決策支持。
關鍵詞:中美競爭;科技霸權;斗爭準備
中圖分類號:E20文獻標識碼: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9.07
Long Term Preparation for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remacy
Zhao Yang1? Li Dawei2
(1.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Hunan,Changsha,410074;2.Equipment System Evaluation Center,Beijing,100095)
Abstract: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lf-reliance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trategic support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key factor affect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tric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suppress China.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game and all-rou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hold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ino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r,analyzes the main methods and sty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implemen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flict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curate evaluation, active defense,brave counterattack and long-term layout ",in order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long-term preparation for the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r.
Key words: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remacy;Preparation for struggle
科技霸權是指一國以科技為主要手段對它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等方面進行影響和攻擊。近年來,美國因我國的快速發展倍感壓力,將我國定位為長期戰略競爭對手,在政治、經濟、社會、外交和軍事等眾多領域對我國全面實施遏制政策。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對人類社會各個方面具有根本性影響,科技競爭在中美對抗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科技領域的沖突雖無硝煙,但事關存亡。我們要牢固樹立斗爭意識,積極做好對美科技斗爭準備,力爭在這場關乎全局、影響深遠的對抗美國科技霸權中化危險為機遇、贏得主動權,以期最終取得勝利。
一、把握中美科技沖突的發展態勢
(一)科技越來越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
科技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根本性力量。科技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物質基礎,對社會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治形態具有長期的決定性作用。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和科技安全廣泛滲透于國家安全的各個領域、各個要素和各種因素之中,成為支撐和保障相關領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邏輯起點,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影響。[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科技領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強化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務的統籌組織,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2]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當前,國際格局劇烈震蕩,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大國在科技領域中的角逐已趨于白熱化,科技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愈發重要和關鍵。
(二)科技越來越成為美國遲滯和打壓我國發展崛起的重要手段
美國長期將科技領導力視為其國際競爭力最堅強的基礎,把科技視為維護國家核心安全利益最基礎的手段,始終堅持“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國家安全”。近年來,中國在經濟體量、工業規模、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展迅速,被美國視為最直接、最重要的挑戰者,中美雙方的結構性矛盾逐步顯現。從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全政府對華戰略”,美國對我國的遲滯和打壓已經由“接觸”轉變為“競爭”。2018年3月,美國發起第六次對華“301調查”,采用直接制裁、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投資限制、信息和人員交流限制等多種手段,極力打壓我國高科技企業,悍然對我國濫用科技霸權。2020年,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曾公開表示,打擊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根源就在于美國的高科技霸主地位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3]2021年年初,美國先后發布了兩份應對中國的戰略報告:《掌舵:迎接中國挑戰的國家技術戰略》和《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戰略》。這兩份報告展示了美國科技霸權的姿態,強化了其對中國的科技博弈和對抗。
(三)科技越來越成為中美大國博弈和全面競爭的主要戰場
在現有的核戰略平衡下,“斗而不破”或將是中美關系的未來主線,“暗勁絞殺”將成為雙方斗爭的主要形式。可以預判,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美國堅定維護其霸主地位、全面遏制中國發展的意圖不會改變,運用科技手段對中國經濟、社會、軍事等眾多領域進行封堵、圍困、攻擊的勢頭不會減弱;同時,中國謀求和平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不會動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步伐也不會停歇。因此,科技領域必將成為中美競爭博弈的主戰場,中美之間的科技沖突也必將成為一場圍繞“遏制與突圍”“圍剿與破襲”“領先與反超”的持久戰,成為一場事關中美兩國國運、事關未來世界格局的關鍵之戰。
二、美國對我國實施科技霸權的主要方式
(一)全球圍堵中國高技術企業,遏制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勢頭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生力軍。面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快速崛起,美國以貿易戰為切入口,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借口,不斷拋出“實體清單”,采取技術封鎖、出口管制、產品禁運等措施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精準打擊。2018年8月,美國商務部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44家中國軍工類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正式開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4]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宣布限制華為及其他70家關聯企業采購采用美國的技術和軟件。[5]2021年年初,新一屆美國拜登政府著手在科技領域對華實施“小院高墻”政策,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開展“重點防御、精確打擊”;隨后分多批以不同理由,將我國2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包括騰訊、海康威視、字節跳動等多家知名公司,涵蓋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性能計算等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相關企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技術創新外部環境持續惡化。
(二)惡意切斷正常科技交流渠道,遲滯我國基礎研究發展步伐
美國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利益為由,毫無底線地限制和打壓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試圖通過阻斷正常科技交流壓制我國的科技發展。2020年5月23日,美國將同濟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3所國內重點高校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使用美國科研設備、材料和軟件,限制其在美國的學術交流活動[6];5月2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學者入境,近3000名中國留學生受影響[7];7月14日,美國宣布暫停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富布賴特項目,中美最高層次的學術交流計劃被中止[8]。此外,美國政府還限制美國科學家參與中國項目,設立安全法規監控并逮捕華裔科學家,甚至是對中國友好的美國本土學者也被監控。
(三)瞄準顛覆性技術,消解我國科技發展優勢
近年來,中國以巨大的市場容量反哺科技創新,在基礎建設、裝備制造、信息通信等規模效益明顯領域累積了強勁的發展優勢。然而,美國一直在前沿顛覆性技術創新上用力,寄希望于通過技術改變規則,抵消我國的規模優勢和累積成果。例如,面對中國5G技術的全面領先,美國一方面極力打壓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技術推廣,另一方面加緊研制低軌衛星互聯網、太赫茲通信等6G技術,尋求換道超車,縮短5G應用周期,通過跨代發展抵消我國在5G方面的技術優勢。[9]依托專門化的研究機構,以及龐大的創新資源體系,美國已經形成了顛覆性技術的常態化研究機制,先后實現了互聯網、GPS、無人機等重大顛覆性技術的突破,確保了美國在產業升級和行業變革方面的領先地位。
(四)實施戰略干擾和誘導,牽制我國科技戰略發展布局
預測未來的最佳途徑就是創造未來。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科技強國,通過公布所謂的科技預測、科研計劃、發展規劃甚至國家戰略,對中國及其他對手國家實施戰略干擾和影響,消除對手國家在科技發展上的不確定性,不斷壓縮對手的科技發展空間,迫使其科研投入向有利于美國的方向聚焦,誘導其做出有利于美國的戰略選擇,實現對對手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控制。近5年來,美國對外發布了《全球趨勢2035》《21世紀美國國家安全科技與創新戰略》《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戰略》等國家發展的頂層規劃,以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腦科學等各領域發展計劃,數量超過200份,宣傳夸大其優勢領域的重要性,誘導或迫使對手國家尾隨追趕,進而降低或消除其實現技術突破的可能性。然而,對美國真正重要的技術或項目往往是秘而不宣的,著名的“曼哈頓計劃”就連時任副總統的杜魯門都不知情[10],美國的保密工作足見一斑。
三、做好應對美國科技霸權的長期準備
(一)準確評估,做到知己知彼
要著眼國家核心科技領域和重點支柱產業,圍繞技術鏈和產業鏈,梳理中美之間的關鍵技術承接關系和主要產品鏈接關系,評估美國相關技術和產品對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健康發展的制約與影響,同時查找挖掘我國對美國主要技術鏈與重要產業鏈的控制節點和作用環節,全面準確把握中美科技對抗的力量對比、斗爭形勢和攻防重點,形成包括人才、技術、信息、資金等多要素的中美科技沖突多維融合態勢感知。
(二)積極防御,做到防患未然
要針對我國受制于美國的關鍵技術與核心產品,積極開發替代方案,努力實現技術供給多“源”化,增強產業供應鏈的柔性韌性;全面推動國際科技合作,以更開放的理念,構建更廣泛深入的國際科技創新同盟體系,增強抵御美國科技霸權的外部力量依托;面向關乎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點領域,積極推進自主可控建設,補齊能力短板,預置保底手段,在美國極限施壓狀態下確保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三)勇于亮劍,做到一擊制勝
要持續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能、下一代通信技術、大數據和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領域聚焦用力,努力在新的賽道上實現對美國反超壓制,降低或抵消其傳統技術優勢;依托我國強大的制造業能力,直接或間接地把控美國裝備制造、材料能源、醫療衛生、國防軍工等命脈產業的關鍵供應鏈節點,強化制敵“七寸”能力;發揮我國的市場規模優勢,扶持中國公司和非美企業發展,降低美國企業在華的市場份額,針對美企培育全球競爭對手,借力打力、以巧破強。
(四)謀求長遠,做到強基固本
要加強量子、材料、生物、認知等基礎科學研究,為迎接和推動下一輪科技革命積蓄力量,在未來新科技時代競爭中實現對美國的重要反超;全面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堅持“去行政化”“去編制化”,打通人才流動渠道,釋放人才發展活力,讓大學回歸教育本源、學術本源、社會本源,使之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強大引擎;加大科技領域開放力度,積極鼓勵留學訪學和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支持人才引進和國際科研中心建設,全力沖破美國學術封鎖,主動融入世界科技體系,努力成為新的世界科學中心,才能使我國從根本上取得對美國科技霸權的全面勝利。
參考文獻:
[1] 王志剛.加強自主創新 強化科技安全 為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提供強大科技支撐[N].人民日報,2020-04-15(11).
[2]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9-01-21)[2021-04-17].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1/content_5359898.htm.
[3] 中國經濟網.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在智庫發言:美國為什么必須絞殺華為?[EB/OL].(2020-05-18)[2021-03-16].http://news.cyol.com/app/2020-05/18/content_18617082.htm.
[4]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Commerce..Addition of Certain Entities;and Modification of Entry on the Entity List[EB/OL].(2020-08-01)[2021-01-21].https://www.federalregister.gov/documents/2018/08/01/2018-16474/addition-of-certain-entities-and-modification-of-entry-on-the-entity-list.
[5] 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被美國列入貿易管制黑名單[EB/OL].(2019-05-16)[2021-03-15].https://www.handmsg.com/page/2019/0516/5124539.shtml.
[6] 新東方在線.13所中國大學被美國列入“黑名單”,讓美國害怕的大學都有誰?[EB/OL](2020-06-26)[2021-01-16].https://3g.163.com/news/article_so/FG0VDA2I0514801P.html.
[7] 突發:美國限制部分中國留學生/研究人員入境,哪些人群不受影響?[EB/OL].(2020-06-02)[2021-06-09].https://3g.163.com/news/article_so/FG0VDA2I0514801P.html.
[8] 美國確認暫停與中國內地和香港一項目,上千名學者簽請愿書反對![EB/OL].(2020-07-26)[2021-03-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270037121245486&wfr=spider&for=pc.
[9] 美國批準6G試驗 容量為5G上千倍[EB/OL].(2019-03-19)[2021-01-11].https://tech.qq.com/a/20190319/000494.htm.
[10] 美國首顆原子彈研發成功,全國僅12人知情,副總統都被蒙在鼓中[EB/OL].(2020-06-26)[2021-02-12].https://xw.qq.com/cmsid/20200625A0MJ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