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群
近日,我觀看了大型黨員教育電視片《百年奮斗》,跟隨鏡頭回顧了黨在黑龍江地區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不禁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在龍江大地上演繹的紅色傳奇而感動不已——一百年來,龍江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書寫了不怕犧牲、甘于奉獻、勠力振興的歷史篇章。如今,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我們理應繼承先輩之志、一以貫之奮發圖強。
感悟思想偉力,堅守初心不忘來時路。瀏覽歷史光影,回望那段歲月,面對貧窮落后愚昧的社會現實,面對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龍江兒女前仆后繼、奮勇犧牲,只因為心中有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
在第一集《犧牲之志》中,抗聯將士的英雄事跡可謂驚天動地:趙尚志兩次被錯誤開除黨籍仍初心不改,用英雄壯舉詮釋了東北抗日軍民的剛烈血性;楊靖宇在絕境中發出“如果我們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那震懾人心的拷問;趙一曼在開往刑場的火車上給年僅7歲的兒子寧兒寫下絕筆信……正是千千萬萬仁人志士用鮮血染紅了龍江大地,用生命堅守信仰,用鮮血迎來了這片土地的解放。
觀看《百年奮斗》,就是對黨史的一次深入學習。新時代,組工干部應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刻感悟思想偉力,更加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斗之路。
發揚斗爭精神,拼搏奮進走好當下路。百年風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龍江大地上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最終形成了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龍江優秀精神。《百年奮斗》中展現的東北抗聯將士“白山黑水除敵寇、越是兇險越向前”的英勇無畏,幾十萬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至今仍是激勵黑龍江開拓前進的不竭動力。
組工干部要傳承和發揚斗爭精神,遇到困難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遇到風險挑戰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啃下“硬骨頭”、趕走“攔路虎”;要以改革創新的方法破解長期制約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要在完善干部政治素質考核、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產業項目引才等工作中大膽創新、尋求突破,以新思路、新思想指導組織工作實踐。正如片名所示,《百年奮斗》的主題就是“奮斗”。
筑牢時代擔當,振興龍江堅定未來路。回望征程,龍江人民奮發圖強、砥礪前行,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從“共和國工業搖籃”到“挺起民族工業脊梁”,從“全國林木采伐基地”到“祖國北方生態屏障”等眾多歷史性跨越。
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組工干部要切實扛起新的時代重任,以強大的組織力量服務和保障龍江振興發展。要嚴密組織體系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要樹立重品行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扎實做好“選育用管”工作,努力建設適應振興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集聚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各方面優秀人才。
(作者系中共海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