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恒
摘? 要: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采用冷再生技術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省施工成本,減少費用支出,對周圍環境破壞力小,目前我國瀝青路面養護修復大面積采用該技術。該文針對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展開分析,并對當前發展狀況和技術優勢進行探討,該文采用冷再生工藝在項目實踐中做技術探討,為施工方案、混合料配比、施工各環節技術要點等做出技術性指導,為相關專業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路面養護? ?就地冷再生? ?配合比設計? ?技術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7(b)-0031-03
Application of In-situ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in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SONG Yuheng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39?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save construction costs, reduce expenses and have little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t pres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asphalt pav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This paper uses the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to make technical discussion in the project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mixture ratio and technical points of each link of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isciplines.
Key Words: Pavement maintenance; In-situ cold recycling; Mix desig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路面養護采用瀝青混凝土等混合料較為常見,我國大多數公路路面均是采用瀝青完成鋪設。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給路面交通增加了運行負擔,很多瀝青路面因投入使用時間過長而出現破損,影響道路安全通行和行車舒適度。為了提高路面養護效果,提高道路行車的安全性,解決路面反射裂縫病害問題,應對路面及時養護和維修,提高路面結構特征,保證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傳統維修方法會對瀝青路面進行挖除和廢棄,嚴重破壞路面基礎,對施工資源造成浪費,瀝青路面采用冷再生技術解決路面問題,可以節省路面工程建設成本,確保施工強度和穩定性。
1? 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概述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是使用舊瀝青路面中的材料并采用瀝青再生設備,通過打碎舊瀝青路面再加入改性材料,做進一步的攪拌和壓實,使舊瀝青路面實現二次利用,節約資源的同時減少成本費用支出[1]。
1.1 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的特征
就地冷再生技術在瀝青路面養護過程中,可以對破損路面做結構處理,改善路面狀況、拓寬城市道路、提高路面行駛質量具有較大作用。恢復交通設計對路面的斷面、標高和線形的需求,避免路面出現龜裂、車轍等不平整區域,避免路面出現縱橫裂痕現象,采用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施工對交通影響較小[2]。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條件要求比較高,一般施工現場應保持環境干燥、溫暖。
1.2 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的優勢
與傳統路面維修方法不同的是,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能夠節約路面工程維修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3]。通過調查國外施工資料可了解,傳統路面維修方式是在原有路面增設新的瀝青混凝土結構,并運用深層的冷再生技術來節約成本,通過實踐證明可節約40%以上的維修成本。廢料再利用迎合當前環保理念,避免對新材料的開采和浪費,避免廢料無處堆放和運輸困難問題[4]。
1.3 冷再生技術發展現狀
就地冷再生技術早在20世紀初期就已經出現。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在20世紀70年代,受國際石油危機影響下,該技術在歐美發達國家取得了進一步進展,路面再生利用率達到80%以上,冷再生技術在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甚至達到100%。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才開始逐步嘗試利用冷再生技術,并于20世紀90年代引進德國冷再生機器設備,河北某公路是我國首次運用冷再生技術進行修復[5]。
2? 瀝青冷再生技術
2.1 瀝青冷再生技術的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