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
在歐洲的上空徘徊”
耳熟能詳,擲地撞出火光的語言
只響一次,就足夠驚醒
所有夢中人
不能不提到俄國。不能不提到“十月革命”
列寧同志大手一揮,轟擊
冬宮的炮聲隨即響起
一切,源于德國一個名叫
卡爾·馬克思的猶太人
發出的宣言
無數高擎理想燈塔的勇士,頭也不回
執著堅定。前赴后繼。倒下一批
又站起無數批
他們,把宣言鐫刻進腦海
變成一艘植入思想、扎根靈魂
培育信仰的航船
用鮮血和生命做燃料
撥開苦難迷霧,捅破奴性思維
鼓足叫板命運的勇氣
刺破厚重夜幕,在
百年之前啟航
感謝陳望道先生,是他將
《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
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
思想引領
讀到數條粗黑的下畫線,春秋冬夏
無法抹平的記憶原點
紅色封面書籍里深沉的文字
透出濃烈的悲壯
不止一種。還有并不遙遠的苦難
掙扎。徘徊。沉思。奮起
義無反顧,大義凜然
笑迎死亡
兩個成語必須寫進黨史。血流成河
堅如磐石。與風和日麗
這類安寧的成語比較
顯得過于殘酷。當殘酷
遇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信念
一切酷刑與死亡的
威脅
都顯得無足輕重
與其說我在學黨史,不如說
我將靈魂的碎片,一片
一片再次拾起
放進信仰的純凈液體
再次過濾,然后
重新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