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全年,中國地質大學的國際學生一部分留在校園,另一部分回國后滯留在本國。傳統的對外漢語教學與管理模式面臨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考驗。國際教育學院積極應對挑戰,大膽改革,探索出適應學生跨時空學習需要的教學模式,啟用國家級漢語水平考試平臺,提高教務管理實效,并謀劃未來的改進思路,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國際學生;教學模式;教務管理;改進設想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2-0062-03
作者簡介:劉韻(1986-),女,湖北武漢人,翻譯碩士,主任科員,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20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際教育學院對外漢語教學辦公室將探索線下、線上雙管齊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在線教學管理,確保教學質量作為工作重點,較圓滿地完成了全年各項任務。本文試從線下線上漢語教學實踐、考試平臺建設、教務管理措施、下一步的改進設想四方面探討突破線下傳統單一的教學管理思維定式,探索能有效克服國際空間和時間阻隔的,滿足國際學生需求的新型教學、教務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對策。
一、教學模式運作
我校對外漢語教學辦公室適時調整往年線下面授課堂的教學計劃及常規教學方法,打破傳統面對面教學互動模式的軟、硬件條件限制,積極組織全體漢語教師和國際學生開展線上教學,確保教學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1.統籌規劃,精心準備,探索常規課線上教學新模式
(1)課前的調研評估。漢語常規班在授課前一周圍繞在線教學展開全面的準備工作。各班班主任負責統計本班學生的學情狀態,摸清國際學生使用在線教學模式上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包括網速如何、可否安裝相關教學軟件、可否接收微信或QQ短信、可否接收郵件、所在國家與中國的時差情況等,這些細致具體的摸排工作使得漢語教師對班級學生的線上教學現狀有了清晰的把握。考慮到部分國際學生手頭尚未準備教材的特殊情況,漢語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評估了包括Aha Chinese、釘釘在內的多個在線教學平臺和APP的優勢及實操方法,下載了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個在線漢語課程和電子教材資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由各科教師負責建立本科目的學習群,班主任負責與任課教師進行點對點的輔助監控,以保證線上課程達到線下課程的質量。
(2)課中的探索創新。經過漢語教師和學生們的不斷摸索與磨合,我校對外漢語在線教學工作整體進展平穩有序。自開課以來,主要采用翻轉課堂和在線直播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靈活開展教學,其中漢語綜合、讀寫、HSK等課程主要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由漢語教師在在線教學平臺上發布預習課前練、課程講義PPT、作業布置、測試練習等相關教學任務。漢語口語、聽力等互動性強的課程則主要采用在線直播教學模式,師生在線對話,教師講解語料,學生同步操練、作答。
(3)課后的記錄評定。漢語教師們完成教學任務之余,還按照學院的規定記好詳細的上課工作日志,并保留包括具體教學內容、布置作業內容、師生間答疑互動情況、學生實際出勤情況在內的所有在線教學活動的電子記錄,以供學校和學院計算教學工作量及評估教學效果。教師們還根據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作業完成質量、測驗結果等對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評定,做好記錄,并告知學生該評定成績將占期末考試成績的一定比例。同時,教師還與各科目教師進行教學技巧或班級管理等方面的溝通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總體反饋情況來看,除極個別國際學生因受自身健康狀況、網絡和時空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無法緊跟課堂進度之外,絕大多數國際學生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樂觀的學習態度,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按時出勤,完成相應學習任務。師生同心,迎難而上,實現了線上教學效果不打折的目標。
2.從容應變,大膽突破,改良公選課傳統教學格局
為滿足國際學生因專業課開課門數較少而對于漢語公選課的迫切需求,確保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選修到想選的課程,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公選課首次摒棄了以往的問卷選課形式,打破了對于選課人數的限制,將傳統的線下面授課堂教學模式升級為兩個校區雙管齊下、線下面授課堂和線上課堂雙向開設的教學模式。在中國境內的國際學生統一按照課表時間到所在校區的指定教室上課,在境外的國際學生則統一在開課前加入所選課程的微信或QQ班級群,使用任課教師指定的網絡教學平臺,按照課表時間在線上課。經過全體漢語教師和國際學生歷時一年的堅持和通力協作,漢語常規班公選課全年的教學工作均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如期順利完成,線下、線上教學頗見成效。
3.克服阻隔,合理安排,開啟在線考試新方式
為檢驗線上教學的實際效果,更好地跨越與國際學生之間的時空障礙,漢語教師們敢于突破以往的以線下教室為考場、面對面監督學生答卷的傳統考試模式,創新思路,靈活處理。本年度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均采取不打散分配考場、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在線考試的模式。漢語綜合、聽力、讀寫、口語四門課在統一設置題型和分值的前提下,具體考試內容和形式均由各班任課教師選取適合本班學生的、操作性能好的在線考試平臺,并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從考試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為確保絕大多數國際學生能按原計劃開展專業課程的學習,彌補部分國際學生所在國家未開放HSK居家網考的缺憾,如實掌握學生HSK4級的復習備考狀況,辦公室在秋季學期開學前針對所有未參加HSK4級考試或考試成績不合格的漢語生,在學院內部統一組織了一次模擬考試。本次考試采用以班級為單位在線進行、教師實時監控的模式。考試的具體內容、形式、題型與分值設置均參照和模擬HSK4級考試。從考試反饋數據來看,99%的學生達到了學習專業知識所需的漢語水平,如期進入了專業課程的研習階段。
二、考試平臺建設
2020年1月,我校成功通過審批,正式成為華中地區承辦漢語水平考試的新考點,成為我校打造高端來華留學教育平臺的又一大標志性成果。本考點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我校及周邊高校國際學生參加漢語水平考試并獲得等級證書的需求,為廣大考生提供服務。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在正式運轉啟用后,于2020年12月6日面向來自坦桑尼亞、巴基斯坦、贊比亞等22個國家的72名考生成功舉辦了第一次HSK3-6級機網考試,提供了優質的考試服務。這一國家級考試平臺的建設初顯成效,對于提升我校對外漢語教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我校留學生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務管理保障
1.制度建設
第一,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為適應“一帶一路”新形勢下國際人才的培養特點,進一步提升漢語教學質量,辦公室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流程,重新修訂了國際學生相關管理規定。第二,根據學生人數及其漢語水平,實行分級分班制,分設初級和初中級班型。發布一系列關于漢語常規班和公選課教學安排的通知,將課程教學的調整與安排、課堂教學基本方案、學生線下線上選課流程、學習要求、在線教學平臺和課表等信息詳細告知學生,并統一解答學生針對教學、管理提出的問題。第三,實施“辦公室統籌管理”及“班主任負責制”雙措施,對在線教學工作的各方面進行監督管理,搜集整理每周在線教學工作情況表,并定期向學院匯報。規范學生考勤管理,由教學秘書配合所有任課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動向,對于非正當原因自行中斷或放棄相關課程學習的學生,查實后按照規定做出嚴肅處理。
2.教材配置
為滿足漢語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拓寬教學思路的需求,辦公室統一購置了一批覆蓋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文化傳播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教學輔導用書,擴大了圖書資料室的規模,為教師日常教學實踐提供了豐富的參考依據和扎實的理論支撐。
3.宣傳展示
為充分展示我院對外漢語教學成果和師生風采,激發學生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教學秘書牽頭與漢語教師共同精心挑選了豐富多樣的素材,制作了教學管理宣傳展板。展示內容包括最具代表性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外各類文體活動的照片,以及最能反映學生學習成果的優秀作業、作文、歷年HSK高分榜、影響面廣的權威媒體關于漢語生的新聞報道等。同時,為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還專門繪制了包括上課、請假、學籍異動、結業在內的一系列漢語生辦事流程圖,給予學生貼心的幫助。
四、未來改進設想
我校對外漢語教學與管理在實踐探索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仍然存在網絡授課軟件無法完全適應教學需要、公選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融入度偏低、整治不良學風的力度不夠、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及處理涉外突發事件的經驗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為了在今后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進一步提升對外漢語教學的水平,完善教務管理,確保教學質量,謀劃未來構想如下。
1.教學工作
第一,以培養“有感情、有才能”的知華、友華、愛華的國際學生為終極目標,在評估學生實際漢語水平的基礎上,采用小班分級授課、線下線上課堂齊頭并進的教學模式,探索能幫助其盡快熟練掌握漢語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課程體系,合理有序地開展漢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漢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第二,調研國內其他高校開設的漢語公選課課型,繼續采用線下、線上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不同校區增設中華文化類公選課課型,豐富完善傳統課程體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使其盡快融入中國校園的文化氛圍。第三,增設線上HSK培訓課系列課型,針對學生的薄弱知識點進行HSK4級考前輔導,確保絕大多數學生能順利通過考試,努力提高學生的HSK4級整體通過率和高分比例,為其未來的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
2.管理舉措
第一,從2020年全年在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存在部分學生電腦、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有時不能正常連接、網絡信號不佳、網速較慢,以及課堂環境嘈雜、師生互動受限、作業和試卷提交批改及考試實時監控不便、對學生出勤表現監管受限等問題。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滿足漢語教師教學、學生作業、考試、成績統計和日常教務管理的長遠需求,學院亟待通過多方調研比較,選擇一個能使教學過程全覆蓋、多媒體數據庫龐大、功能齊全、體系成熟、優勢突出且使用頻率高的在線教學平臺,以更好地服務師生。第二,完善規章制度,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嚴格考勤,狠抓學風,及時約談違紀學生,發放學業預警通知書,幫助其糾正不良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第三,鼓勵漢語教師和教務管理人員多走出去調研,汲取和借鑒其他高校的對外漢語教學管理經驗,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國際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改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養方案。第四,在總結舉辦HSK3-6級首考經驗的基礎上,以服務本校和湖北地區其他高校考生為宗旨,優化升級考場硬件設施,做好考務管理,樹立公平公正的考風,規范考試流程,定期組織開展HSK3-6級考試,確保漢語水平考試中心的有序運轉和各級考試的順利進行。第五,形成班主任、任課教師—教務管理教師—事務管理教師聯動機制,動態關注國際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給予其人道主義關懷,消除安全隱患,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并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各類涉外事件。第六,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各級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其課余生活,開闊其視野,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五、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與管理模式是否切合實際、科學合理,將會直接影響到來自不同國度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興趣及效果。為此,漢語教師及教務管理人員應深入研究當前的新形勢、出現的新情況,具體分析學生的需求,勇于打破思維定式,不斷調整改進教學與管理模式,全方位打造成熟完善的教育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際人才培養大局。
參考文獻:
[1]趙俊峰,金曉艷,傅佳.等.國際漢語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劉美如,呂麗娜.智在溝通——國際漢語課堂教學與管理案例及解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3]羅博·普萊文.從備課開始的100個課堂活動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
[4]羅博·普萊文.建立以學習共同體為導向的師生關系[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
[5]羅博·普萊文.提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56個策略[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
[6]羅博·普萊文.快速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52個方法[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s an Example
Liu Yu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 2020,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tayed on campus and the other stayed in their own country after returning hom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facing the test that it can not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all students.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challenges, boldly reformed, explored a teaching model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cross time and space learning, launched a national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platform,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nd planned future improvement idea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eaching mod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mprovement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