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宏 _ 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
數學多元表征是一個整合的概念,萊什(Lesh)認為,數學學習中有五種外在表征形式:實物情境、教具模型、圖形或圖表、口語、書寫符號。基于多元表征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多種表征方式,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刻理解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促成深度學習的發生。
多元表征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為:設計核心活動,經歷多元表征;通過多元表征,建立內在聯系;表征之間轉化,理解數學本質;分析表征形式,優化教學設計。深度學習的“深”應體現在核心活動中,在核心活動中提出能體現數學知識本質的問題。以二年級上冊“5的乘法口訣”為例,本課的目標是讓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教師結合情境提出問題:每根糖葫蘆穿5個紅果,4根糖葫蘆一共用幾個紅果?引導學生用多種表征來解決問題,并且梳理多種表征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深入理解乘法意義和乘法口訣的來源,深化對口訣的理解。

表1 用多種表征形式解決問題

表2 建立多元表征間的聯系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多種表征方式,將教材中的表格整合后呈現在大表里,便于觀察、比較,從而發現不同表征方式之間的聯系。
不同表征之間的轉化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理解。如果只注重單一的表征,就會缺少知識的內在聯系;只停留在動作表征或語言表征,則只能停留于知識具體化階段;沒有經歷動作表征、表象表征,過早進入抽象符號表征階段,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不夠深刻。因此,只有將不同的表征互相聯系、相互轉化,才能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