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的廣告市場,正處于巨大變化之中。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央視市場研究(CTR)今年9月份發布的中國媒體市場、廣告市場、消費市場及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報告,中國廣告市場在2021年上半年增長23%,與2019年與2020年同期分別下降8.8%、19.7%相比,可以說2021年上半年廣告市場強勁反彈,重回增勢。其中,電視的廣告刊例增加了15.7%。
作為中國廣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廣告的市場發展前景如何?金秋十月恰逢“招商季”,衛視平臺的招商表現如何?近日,記者采訪了江蘇衛視副總監兼營銷中心主任曹海峰,他不僅分享了2021年江蘇衛視的廣告營銷狀況和策略,還對后疫情時代,中國電視廣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
整體平穩 長遠向好
“江蘇衛視今年廣告營收情況總體表現平穩,比去年有所增長。具體在產品品類上,汽車、電商的廣告投放縮減,家庭類快消品板塊有所增長。根據2022廣告招商會反饋情況,明年的廣告營收應該會有所增長。”這是曹海峰結合今年衛視招商情況,對明年做出的預判。
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受到影響,市場結構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作為反映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廣告業十分敏感。諸多品牌主、媒體和代理商的業績,受到了巨大沖擊。不過,在經歷重大疫情后,不同企業或媒體的命運也千差萬別。有人一蹶不振,有人涅槃重生,在危機中尋找轉機。
“最初的預測偏樂觀,”曹海峰坦言,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疫情的反復性、持久性、不確定性在增強。同時,受疫情影響,消費結構和方式都發生了重大改變,線上消費更活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企業預期均發生了明顯變化,很多消費者不敢亂花錢了,企業產品變現的壓力更大了,更希望做到品效合一。
“廣告主對什么樣的內容更感興趣?”記者問。
“他們常常不知道要什么,但知道不要什么。”曹海峰答道。
雖是玩笑,但也反映了企業在廣告投放時的普遍心態。在多年來與廣告主的合作中,曹海峰總結出,廣告客戶對內容品類沒有太多偏向性,更關注內容被多少人看到、認可。“內容始終是媒體安身立命的核心競爭力。根據傳媒經濟學上的‘二次售賣理論,內容品質越高,能覆蓋和影響的受眾群越廣,能引發越多觀眾情感共鳴,就越容易吸引客戶投放。當然,垂直類節目可以為客戶的深度植入提供更多可能。”
“家庭場景是我們的優勢”
外界環境的變化對江蘇衛視的影響相對較小,得益于頻道一貫的定位和制作理念。
江蘇衛視的核心受眾群是25-55歲的家庭人群,女性為主。不管是綜藝節目還是劇場,都強調“幸福”的基調。幸福是基于整個家庭的概念,從婚戀、益智、教育到職場,江蘇衛視制作的內容始終圍繞家庭場景來設置,更加強調合家歡的觀看屬性。“疫情之下,家庭場景下的產品需求反而有所增長,這對于一直以家庭人群為目標觀眾的江蘇衛視而言,無疑是利好的。”曹海峰表示。
一直以來,江蘇衛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面對選秀、喜劇等題材沒有盲目跟風,而是堅持“有品質,有溫度,只引領,不跟隨”的創作理念,一直以原創模式、素人節目、品質劇集為主要的內容布局。在曹海峰看來,廣告客戶一直看重的也是江蘇衛視對節目品質的要求。
面對年輕態的行業趨勢,各大平臺都在搶奪年輕受眾注意力。今年四季度,江蘇衛視推出了一檔全新的國產原創動漫形象舞臺競演節目《2060》。這檔節目是動漫制作產業和AI技術驅動下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作品,給年輕觀眾帶來充滿想象力的沉浸體驗。作為一檔高度垂直、聚焦年輕人潮流文化的節目,虛擬人物形象的商業價值值得挖掘。“IP要有足夠強的賦能能力,其核心價值是優質的內容。《2060》如果能通過精良制作吸引受眾和市場,將成為非常大的IP運營策源地,我們會和合作伙伴共同運營這些IP。”曹海峰表示。
電視仍然是中國第一大媒體
廣告市場永遠追隨的是受眾的注意力,面對瞬息萬變的傳播環境,受眾的注意力也在不停轉換。前兩年,視頻網站搶灘電視平臺市場份額還是行業熱議的焦點。如今,視頻網站和電視臺已站在“長視頻”陣營,正面臨異軍突起的短視頻的沖擊。
“視頻網站和電視臺之間的合作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主流,通過雙方的合作可實現以更多渠道展現內容、降低成本。”在曹海峰看來,電視臺能做到即時、同時在線,更容易產生同頻熱度,這正是視頻網站所欠缺的。“視頻網站是‘中浪不斷,電視臺掀起的則是‘大浪。”
不只是視頻網站,電商平臺也愈發看重電視臺的市場價值。這兩年,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與江蘇衛視展開合作,正是看重了電視媒體在下沉市場的優勢。在曹海峰看來,電視是非常下沉且最能擊穿圈層的媒體,是中國第一大媒體。
當然,在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中,衛視平臺既要通過定制化的服務,滿足客戶深層次表達自己產品功能、設計理念、企業理念的需求,也要通過高品質的內容,滿足廣大老百姓的審美需求。“我們要在2B和2C之間尋找平衡。中國觀眾對廣告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觀眾反感的是生硬的植入,生動活潑有趣的廣告形式觀眾是能接受的。”曹海峰表示。
當下,電視作為一種媒介介質,其注意力正在被分散。但隨著主流價值體系的回歸,電視的話語權、公信力在增強。同時,中國企業的戰略方向也在發生改變,更追求高質量發展,更希望用主流話語體系為產品背書。基于這樣的市場環境和傳播環境,曹海峰對中國電視的廣告市場,以及中國電視的傳播價值保持謹慎的樂觀,“大勢之下,大家會重新考慮電視的份額和市場價值。”
(薛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