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歡
摘要: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年~2022年)》,《規劃》提出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保持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陸河山歌是客家先民們千百年來生產勞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智慧結晶,是鄉村文明重要的體現之一。在國家重視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陸河山歌迎來了全新的興盛時期,陸河山歌文化需要緊跟時代腳步和鄉村振興發展趨勢共同前行,結合陸河山歌自身的音樂特征和特性,創新發展這一山歌文化。
關鍵詞:鄉村振興? 陸河山歌? 特性?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9-0028-03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歷史任務已呈現出了初步成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了,農民素質提升了,農民收入增長了等一幕幕美好景象引入眼簾。人們在享受物質文化高度提升的美好生活同時,對傳統精神文化也有了積極響應,如參與各項傳統文化活動、旅游活動、民俗活動等,其價值再次得以體現。陸河山歌作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構成之一,在2011年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組織專家和學者做好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等工作,集合各方力量充分挖掘該文化的內涵,制定相應的保護宣傳推廣措施,助力文化繁榮興盛發展。
一、陸河山歌的特性
陸河山歌是我國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當地客家人口口相傳的一種藝術形式。客家人常年居住于山水圍繞地區,主要集中在贛、粵、閩三省。這青山綠水間孕育出了陸河山歌,豐富了陸河山歌的文化底蘊,使其成為客家勞動人民脫口就能唱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賦予了陸河山歌多種特性,活躍在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中。
(一)自然屬性
陸河地處廣東省東部,與梅州、惠州、河源等多地接壤,地理位置處于山區,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較多,當地的老百姓祖祖輩輩都依賴這片山林田野,繁衍生息。這一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陸河山歌的自然屬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陸河山歌曲調高揚婉轉,平穩舒展流暢,如:《高山頂凸種布驚》,另外人們還會在山上放牛時唱,勞作時唱,坡上砍柴時唱,無處不唱,曲調優美綿長汕尾陸河山歌唱在粵東大地上唱響。再者陸河山歌的歌詞內容主要包括山林、河水小溪、花鳥等,如《青梅情》《山道彎彎》等,大部分都是贊美當地的自然風光,體現著陸河山歌獨有的自然屬性。
2.客家人的信仰來源于大自然萬物和祖先神明,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逢年過節之時,也不忘對大自然、神明、祖先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祈求保佑風調雨順、家人平安、年年豐收等,這些習俗習慣無一不反映著客家人對大自然獨特的敬畏、崇拜之情。
(二)社會屬性
客家人是社會當中一群龐大的集體,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量,他們在社會生活當中經歷了多次重大歷史階段的遷徙,無數次以“客人”的身份在他人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因此,陸河山歌作為當地一種獨有的傳統文化,處處透出當地人對生活、對社會的描述和觀念態度,具有極強烈的團結意識和家鄉歸屬感。如客家人在辦紅白喜事之時,大家都會積極主動過來幫忙,安排分工,張羅大小事務;在農忙勞作之時,大家會集體勞作,共同分攤任務一起完成等。如《采茶姑娘邊唱邊跳》。另外,陸河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了陸河客家人千百年來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智慧精華,如何傳承,如何發展,如何創新……是陸河客家人延續這一文化共同堅守的舉動,這一體現都是陸河客家人獨有的社會屬性。
(三)方言屬性
陸河山歌是以客家方言進行表達演唱的一種特色民歌,陸河客家人因所處地理位置和環境的不同,語言上或多或少也受到潮汕方言的影響,與梅州、河源、惠州等地的客家方言有些許不同,這也導致陸河山歌獨具風格的方言特色,如陸河話講第一人稱為“我”,而非“崖”,如《幸福之路(曲十)》;“他”稱作“佢”;“盛飯”稱作“張飯”;“其它”稱作“別個”等。
(四)時代屬性
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是每一個時代勞動人民述說生產勞動歷史文化的見證。陸河山歌作為一種傳統音樂文化,是記錄老百姓生活勞動和記載歷史的傳承媒介。從古至今,不同的歷史演變成就了不同形式內容的陸河山歌。如《造福民生鑄輝煌》《陸河是個好地方》《陸河情》等歌曲,是唱出人民對美好向往的新時代畫面。
二、陸河山歌的音樂特征
陸河山歌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精神、審美需求的集中體現。山歌在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豐富、發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特點。
(一)在表現手法上
陸河山歌多以表現人們日常生活和喜聞樂見的人與事作為演唱對象,借助比喻、夸張、排比、反復等表現手法,與優美婉轉的旋律音調相結合即興演唱,時刻觸動老百姓的內心,讓老百姓感同身受的領悟歌者的內心情感。如《隔遠看到崖人來》:“隔遠看到(哪)崖人來(喲),害我心肝花花開(喲),行前看到又唔係(啊),千斤石板壓下來喲(喂)”。這首作品采用了夸張的表現手法,用“花花開”“千斤石板”來體現的人的心情落差,形象生動。
(二)在歌詞內容上
陸河山歌的歌詞內容涉及廣泛,有贊美祖國、歌頌共產黨、描述勞作場景和愛情婚嫁等,以情歌數量居多,所用的語言直接簡潔、通俗易懂,詞句隨口而出卻蘊含人生哲理。
(三)在旋法上
陸河山歌的旋法特征完全符合客家人的審美習慣,具有獨特的山林田野鄉土韻味和人文思想情感,首先體現在婉轉綿長的旋律線條上,如《高山頂凸種布驚》;其次是以二度三度進行和小跳旋律為主,音域不寬,一般在八度以內,較為平穩;再次就是每一句句尾的處理上都使用了附點節奏,類似于裝飾音效果,具有著濃厚的客家特色和方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