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 要:目的? 探討利伐沙班對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抗凝療效。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吉林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1例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8例。觀察組長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療,對照組長期使用華法林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期間凝血指標及用藥安全性。結果? 兩組治療3、12個月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血小板計數(PLT)水平均較治療前提高,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3個月與12個月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均輕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長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抗凝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高。
關鍵詞:利伐沙班;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抗凝;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3-0173-03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大多數患者屬于瓣膜性房顫,該病在老年群體尤其是高齡群體中比較常見[1]。非瓣膜性房顫的患者容易出現腦卒中,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在疾病確診后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臨床中對非瓣膜性房顫多使用華法林治療,但循證醫學證實華法林用于房顫治療存在起效緩慢、容易受飲食因素及藥物因素影響等弊端[2]。近年來隨著藥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現新型口服類藥物利伐沙班對于穩定心律及治療房顫的效果滿意,同時影響因素也比較少,然而關于長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療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治療效果比較少[3]。基于此,本次研究選取了71例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查長期使用利伐沙班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吉林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1例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為研究對象, 針對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81~94歲,平均(85.21±1.52)歲。觀察組33例,該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81~93歲,平均(85.23±1.41)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年齡均在80歲以上;③對利伐沙班無使用禁忌;④患者知曉研究目的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及凝血疾病的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心臟檢查,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給予利伐沙班片(生產企業:Bayer Pharma AG,國藥準字H20181081,規格10 mg×5片×1板)治療,口服,用藥劑量上需做到因人而異,具體是根據出血風險評估(HAS-BLED)評分[4],HAS-BLED評分≤1分,藥量為15 mg/次,1次/d;HAS-BLED評分為2~3分,藥量為10 mg/次,1次/d;HAS-BLED>3分,藥量為5 mg/次,1次/d。對照組使用華法林(生產企業: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123,規格2.5 mg×60 片),初始用藥量2.5 mg/d,之后根據國際標準化比值(INR)調節華法林劑量。
所有的患者均給藥12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治療3個月及治療12個月對兩組凝血功能進行檢查,具體檢查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體(D-二聚體,D-D)、血小板計數(platelet,PLT)。統計兩組12個月治療期間出血、皮疹、胃腸道不適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是采取電話、微信或者上門隨訪方式進行數據收集。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凝血指比較
治療3個月與12個月兩組PT、APTT、TT、PLT均較治療前提高,FIB、D-D較治療前降低,組間對比,上述指標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各時間點的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用藥安全性比較
在用藥安全性上,兩組均未出現急性腦梗死,在其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觀察組發生3例出血、2例皮疹及2例胃腸不適,均為輕微癥狀,及時減量自行緩解;對照組發生2例出血、2例皮疹及2例胃腸不適,及時減量緩解。兩組安全性基本一致,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非瓣膜性房顫可因心房壁的不規則運動導致血流異常情況發生,而持續血液高凝則容易增加血栓及血管栓塞的發生率。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升高,非瓣膜性房顫發生率也不斷增加,并且隨著年齡增長,疾病發病率也不斷升高,這對高齡群體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針對非瓣膜性房顫通常是給予華法林治療,該藥物屬于香豆素類抗凝劑的一種,能夠抑制維生素L參與的凝血因子在肝臟中的合成,而長期實踐表明,對普通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顫使用華法林效果比較滿意,但是對高齡患者則存在較高用藥風險。利伐沙班屬于臨床中新的治療房顫藥物,該藥物屬于一種凝血因子Ⅹa抑制劑,在給藥的時候不會受其他藥物的干擾,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且治療期間無需反復進行凝血功能的檢測[5-6]。現有研究證實,對普通非瓣膜性房顫中長期使用利伐沙班的效果滿意,基于常規用藥研究探討了利伐沙班長期用于治療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的效果,結果顯示同對照組患者比較,在凝血指標改善幅度上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給藥安全性方面也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長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療效果較華法林好,且安全性高。需注意在給予高齡非瓣膜性房顫使用利伐沙班時,應將給藥量維持在5~15 mg/d的水平,通過合理控制利伐沙班給藥劑量是高齡房顫患者安全有效治療的關鍵。本研究因為選取病理較少,因此針對長期使用利伐沙班治療高齡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尚且需做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綜上所述,非瓣膜性房顫給予利伐沙班用藥治療的效果滿意,若對長期接受治療并且年齡在80歲以上的高齡群體,為了確保治療效果及治療安全性,給藥劑量建議控制在5~15 mg/d這一范圍。
參考文獻
[1]紀煥文,韓通,王東偉.高齡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長期應用利伐沙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刊,2019,46(20):95-97.
[2]韋寧,韋煒,騰卉.長期應用利伐沙班治療高齡老年非瓣膜性房顫(NVAF)患者抗凝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304.
[3]張燕,王曙霞,馬守原,等.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服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5):588-591.
[4]陳麗,宮玉霞,張秀林.利伐沙班與華法林治療高齡(≥80歲)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9):63-66.
[5]尚亮,馬慶,衛娜,等.利伐沙班抗凝治療在改善高齡非瓣膜病房顫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價值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8, 10(4):60-62.
[6]張申偉,袁義強.高齡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應用利伐沙班與達比加群酯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華夏醫學,2019,32(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