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沖 何明智
內容摘要:開拓本土以外的國際市場,是電影發展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小成本電影要想走向發達國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東南亞正好是國產電影實現“走出去”一塊試驗田,一塊跳板,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電影一定能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國產電影 跨境表達 中國-東盟合作
長期以來,國產的電影絕大多數都采取本土的導演、本土的題材、本土的演員模式生產電影成品。在舊的體制下,加上從業人員的高度敬業精神,也產生了眾多優秀的作品。在不注重票房紀錄、不注重國際胃口的年代,這樣的制作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舊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本土的電影人紛紛將目光投射到了境外,如大腕級人物陳沖、李連杰、鞏俐、成龍、章子怡等進軍好萊塢,都迸發出了耀眼的光芒;或大投入、大制作,將拍攝的視角移到境外,從而賺足觀眾眼球的《戰狼2》等。據統計,《戰狼2》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為2億元人民幣,海外票房100多萬美元,成功躋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為亞洲電影首次進入此榜,打破了好萊塢電影對該榜的壟斷[1]。至2017年10月,《戰狼2》票房以56.81億人民幣完美收官,位居全球票房榜第55名。[2]相較于舊的國產電影的制作模式,大腕級也好,大投入、大制作也好,其不僅吊足國內觀眾的胃口,開拓了國內觀眾的眼界和市場,也同時打開國際的市場,從而在真正的意義上帶上了國際的“范兒”。
然而,對于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地方省級電影集團或眾多“發燒友”性質的剛起步不久的影視公司來說,既無大腕級人物支撐場面,又無雄厚基金做保證,要想順利地“走出去”,絕不是一件說“走”就能“走”的問題。不過,我們從地方電影公司的小制作如《河內,河內》《泰囧》《越來越囧》等的實踐來看,多少能得到一些靈感。
一.合作拍片的“走出去”途徑
這是最常見、也是成效最好的一種模式,最早由北京電影制片廠和菲律賓文化中心合作拍攝歷史傳奇故事片《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而成為開山之作,影片講述了明朝永樂年間,蘇祿國(當時的菲律賓叫蘇祿)的國王親率艦隊,歷經艱險出訪中國,與中國皇帝結下深厚友誼的故事,于1987年9月19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影片主要取景地有故宮、長城等,為傳揚中華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隨著商業化電影制作的興起,制作方在成本控制和宣傳效果方面更加注重,2006年電影《河內,河內》上映,這部由云南民族電影制片廠和越南作家協會電影制片公司聯合拍攝的影片,頗受中越兩國觀眾的好評,成為跨境合作拍片的一個好例子。同時,影片因生動再現了中越兩國的傳統友誼和文化交流而被中國國家電影局確認為年度優秀國產影片(2006年),并被推薦參加長春電影節和金雞百花電影節。
電影《河內,河內》的成功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該片總預算控制在40萬美元以內,并且由中越兩國各投資一半,即各自負責50%的投入資金。第二,成立中越聯合攝制組,同時攝制組中的各項工作均由兩國人員共同合作擔綱。這樣的好處是風險共擔,即便搞砸,也不會傷筋動骨。第三,影片的拍攝地主要集中在熱門景點,在越南的選擇在首都河內周邊、老街、沙巴等地,在中國的選擇在河口、昆明等地。這樣的拍攝效果,與其說是拍攝故事片,還不如說是廣告片。第四,為保證成功,雙方都愿意拿出最好的資源、最具實力的演員來投入,如中方主演甘婷婷,中國內地當紅女星,因在片中表現出色而奪得2007年度越南金風箏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而在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拍攝,則將跨境拍片熱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由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當時紅得發紫的演員王寶強、黃渤擔綱主演的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將拍攝的笑點、景點移位至了泰國,最終《囧》劇不僅收獲滿滿,創造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斬獲12.67億的票房。[3]同時。借助《囧》劇的好名聲,劇中的旅游景點在中國名聲大振,無形中為泰國旅游業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為表達謝意,當時的泰國英拉總理還在總理府接見了全體工作人員。[4]
另據2014年臺海網報道,中國與老撾首次合作拍攝電影《瑯勃拉邦有我的愛》,影片盡管無一例外還是老套的通過兩國青年的愛情故事,來展現中國和老撾的文化風情、美麗風光和民間友好來往,但在取景時,也十分注重選擇外景地,老撾著名的古都及佛教中心瑯勃拉邦和中國廣西的南寧、桂林等一一收入囊中。同年10月,廣西首部在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取景拍攝的電影《越來越囧》簽約儀式在南寧舉行,由廣西方面和香港大漢國際文化產權交易中心簽約,這是中國電影項目首次登上國際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影片計劃于當年12月份開機,南寧的取景地包括唐人文化園、青秀山等。《越囧》延續了同類題材、同類背景電影制作的老套路,越方在演員方面提供了當時紅遍中國的網紅組合HKT,以“港范兒+殺馬特+無敵丑男+女漢子”等為看點和爆笑點,一系列的組合為影片增色不少。
二.以交流平臺的“走出去”方式
(一)譯配流通。譯配,原指為歌曲譯配,即所譯的歌詞能配合原歌的曲調,配即配曲。譯配是音樂學和翻譯學學科交叉的產物,在制作上有很高的要求。將譯配概念引入電影學,自然指的就是電影在翻譯上如何遵循翻譯維度、文學維度、民族文化維度、影片原生態維度諸方面完美地將原作影篇轉達給受眾。事實上,中國古代早就有“信、達、雅”之說,且中國電影的外譯活動早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初步萌芽,可以說起步很早。雖然彼時的中國電影產業剛剛處在發展之初,最早的電影還是無聲的,但國內的有識之士就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電影的外譯活動,取得了不少成績。影視劇的譯配及其海外的流通承載著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構,建國以來我國便在這一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當前,國內主要負責對外經營影視作品和國際版權貿易的機構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但多年來,該公司其所譯配的影視作品多為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等語種,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人才、資金、出路、國家需要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東盟國家小語種譯的配影視作品就可想而知了。隨著中國-東盟關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與東盟國家距離最近的云南、廣西都在這一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如廣西電視臺就曾啟動過電視劇譯配傳播推進面向東盟的國際傳播工程,效果顯著。另據新華社2016年的報道,由傣語配音的《畫皮》、《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等一批優秀中國國產電影,每晚在新知圖書萬象華文書局門口免費放映,就是由老撾中國文化中心、中國云南西雙版納州政府和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電影司,通過相關機構實現的。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歷史上無論從地緣政治關系、文化交往還是族群關系、民族遷徙等方面看,都是習俗相近、文化相通,因而中國電影的譯配傳播大有市場。
(二)電視頻道傳播。以廣西電影集團為例,從2010年5月開始創新經營廣西科教頻道,借助廣西電視臺這一優質平臺,以精品欄目及與國內電影頻道建立聯盟的優勢,深得觀眾的喜愛,同時,改頻道還致力于“逐步把科教頻道建成中國—東盟電影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成中國與東盟各國影視交流合作、人才培訓和版權貿易的平臺。”[5]
作為省級地面電視頻道,廣西科教頻道由廣西電視臺、廣西電影制片廠合作共同經營管理,由廣西廣電總局主管。經多年打造,形成主要以科教為內容,以電影為特色的將科教和電影進行有機串聯電視品牌。是知名度相當高,本土性強、科普度高的節目資源及專業、豐富的廣西第一個科學教育類頻道。2019年,該頻道以“科教+生活+電影”定位,著力打造“新形象”“新媒體”“新劇場”“新欄目”“新營銷”五大全新板塊推進轉型升級,爭取實現“美好生活,源于科教”。[6]
(三)舉辦電影周或中國-東盟電影節。舉辦東盟電影周或中國-東盟電影節也是國產電影走向東盟的一種好辦法,屆時雙方不僅可以互相展示成果,更可以因為借機物色電影公司簽署合作意向,為下一步的“走出去”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此類活動不斷增多,如在廣西憑祥開幕,展映有中國電影《唐山大地震》《泰囧》《阿佤山》的中越電影文化周(2013年);中國西安舉辦的“東盟電影周”(2016年);南寧“2016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中越電影文化周”(主辦方為廣西電影集團);柬埔寨金邊的“柬埔寨—中國電影文化周”(2017年),稍后的第二屆中柬優秀電影巡映在金邊啟動,中國電影《大唐玄奘》(柬語配音)《功夫瑜伽》《唐人街探案》以流動露天放映形式帶給柬方觀眾;在馬來西亞行政首都普特拉賈亞正式拉開帷幕、中國電影有《戰狼2》和《解救吾先生》等參展的首屆中國-東盟電影節(2017年12月)等。
(四)翻拍影視作品。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及心理上近距離,多年來中國的影視作品可以說是風靡東南亞,東南亞國家不僅熱衷于觀看,還有模有樣地翻拍中國影視作品,在本土中國影視作品本來就已經很火的基礎上再火一把。由于人力物力上的限制,翻拍的中國影視作品往往非常粗糙,但求“有”就行了,什么質量、演員等都不在話下,完全屬于自娛自樂的性質。如以越南為例,近年來翻拍的中國中國影視作品有《西游記》《神雕俠侶》《還珠格格》《武媚娘傳奇》(2014范冰冰版)《花千骨》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相關影視公司不如主動出擊,將版權出售給相應合作對象,幫助他們盡快翻拍出“越南版”或“印尼版”的中國影視作品,力求再火上一把。
從2001年開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啟動的一項中國電影國際化的工程,中國“走出去”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經濟實力等方面的因素,中國電影要想一下走向發達國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東南亞正好是國產電影實現“走出去”一塊試驗田,一塊跳板,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電影一定能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戰狼2》成首部躋身全球票房TOP100的中國影片.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8-14]
[2]《戰狼2》56.8億票房圓滿收官 開創“主旋律IP”模式.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0-26]
[3]楊倩.國產小成本電影走出營收囧境[OL].騰訊網.
[4]新民網訊.徐崢受泰國總理接見 英拉:感謝為泰國旅游做宣傳[OL].鳳凰網.
[5]榮忠霞,李莎.中國云南少數民族語配音的中國電影將在老撾放映[OL].新華網.
[6]林浩.廣西科教頻道打造五大全新板塊 推進轉型升級[OL].中新網.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2018年度部校共建新聞專業經費“中國-東盟語境下影視文化產業跨境合作研究”(編號:2018xwc04)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