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德國文學語境中被稱為“藝術童話”代表的豪夫童話呈現出極具個性化與表現力的幻想空間。本文立足豪夫童話文本之一的《小矮子穆克》,并結合豪夫的童話觀以及對于童話的個人理解,對《小矮子穆克》進行解讀。在行文思路上,本文總體從人與自然的兩個宏觀主視角切入,以人的視角為主體。人的視角關注童話內外的“兒童與成人”及其關系,自然視角則立足自然元素在童話中的呈現與功能。本文通過對《小矮子穆克》故事的呈現方式與脈絡的梳理分析,從新的角度闡釋了《小矮子穆克》所創造的童話空間。
關鍵詞:《小矮子穆克》 幻想 兒童 成人 自然
一、引言
當我們談及兒童文學的時候,童話往往是繞不開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說兒童文學是一個寶庫,那么在這個寶庫內,童話無疑是最為璀璨的珍寶之一。一系列家喻戶曉的童話名篇營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童話世界。在這一片“童話之林”中,我們熟知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無疑擁有極大的影響力,針對兩者的研究也十分廣泛而深入。而豪夫童話與格林童話一樣擁有現實的童話圖景,也與安徒生童話一樣展現了創作者的個人特色。同時,豪夫童話又呈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童話敘事,它的光芒同樣在閃耀著。作為其中的名篇,《小矮子穆克》受到了兒童和成人的一致喜愛。那么它到底呈現了怎樣的童話故事?它有什么不同之處?它又給童話外的我們留下了什么?基于這樣的問題和思考,并結合相關語境和互動關系,本文展開對《小矮子穆克》的文本分析。
二、《小矮子穆克》“童話鏡頭”內外的成人與兒童
(一)威廉·豪夫的童話觀
不同于收集改編而來的格林童話,豪夫童話是由威廉·豪夫個人創作的童話合集。因此,威廉·豪夫個人的童話觀念無疑是影響作品呈現的關鍵要素。也因此,對作者童話觀念的分析也是對其童話進行分析的一個基礎。那么威廉·豪夫是如何看待童話的呢?在其童話全集開篇所講述的“幻想女王”的女兒“童話”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到威廉·豪夫對于童話的理解。在這個故事里,“幻想”“童話”和“夢”等在威廉·豪夫的筆下成為鮮活的人物形象。威廉·豪夫首先稱贊“幻想女王”是青春煥發的,給人們帶去快樂,“受到所有知道她的人的尊崇和愛戴”a。而女兒“童話姑娘”造訪人間就是接受了“幻想女王”的派遣,為的就是“造福人類”?!盎孟肱酢焙汀巴捁媚铩钡娜宋镌O定,其實也是在說童話是幻想的產物,童話與幻想一脈相承。豪夫在這一篇故事中,也表達了他對于兒童和“幻想”“童話”之間關系的理解。在這一點上,豪夫借助了“幻想女王”對“童話”的勸慰。“他們也很了解我”這一句話傳達出了兒童富于幻想的特點,豪夫無疑把握住了兒童的這一特性。但是從“童話”遭遇“邊境衛士”,受到審查監視的情節中,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到威廉·豪夫在其童話創作中對現實的觀照。對于自己的童話,豪夫在書中也借助“老先生”之口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認為自己童話里的人物、行為都不是“草率”“直白”的,而是“按照自己的個性行事和講話”,也因此充滿了魅力,讓人驚嘆??偟膩碚f,豪夫的童話與現實互動的同時又營造出了引人入勝的奇幻空間,《小矮子穆克》就是如此。
(二)“童話鏡頭”內外的兒童
1.“童話鏡頭”內的兒童:小矮子穆克
《小矮子穆克》是豪夫所創作的童話中極具代表性的名篇。善良、貧窮的主人公小穆克從小就老是被欺負,失去父親后,他只能獨自去流浪。他先是來到了一個城市里,為一位老太太照顧小動物。在失手打碎了老太太的水晶器皿之后,小穆克帶著有魔力的大拖鞋和一只獅子頭的手杖逃跑了。在拖鞋的幫助下,小穆克來到了另一個地方。在這里,小穆克獲得了王宮信使的工作,并找到了老國王盛滿金幣的罐子。小穆克把錢分給了別人,卻被陷害成小偷,并被關進高塔里判了死刑。之后,小穆克通過手杖向國王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是寶物們都被國王拿走了。離開這個王國后,小穆克又來到了森林里,發現了神奇的無花果。回到了之前的國家,小穆克把無花果賣給了國王。在懲罰了國王之后,小穆克拿回了自己的手杖和拖鞋。
可以看出,小穆克的整個故事充滿了奇幻的想象力,讓人滿懷好奇心,對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充滿興趣。作者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呈現出了一個兒童的喜怒哀樂,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小穆克。在表達方式上,作者在敘述中加入了獨白、感嘆等方式,而故事中的一些比喻也十分生動有趣。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關注到了兒童自身的生活細節。在小穆克挖掘寶藏的時候,作者呈現了他的“艱難”。但是,作者沒有用“出汗”“時間很久”等詞組表達,而是說“他的臂力太小”。對于作為兒童的小穆克而言,鏟子必然是大而重的,這一表述更符合兒童視角,也更容易獲得兒童的認同。除此之外,小穆克的故事中也展現了有趣的兒童心理。小穆克拿走魔法拖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鞋子舊了,走不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是一雙很大的鞋子,穿上之后“人們就不再把他當作小孩子”。這就讓人聯想到現實中的小朋友,因為他們就經常向身邊的大人們詢問“什么時候才能長大”之類的問題。這種心態非常契合小孩子的想法。同樣,小穆克還帶走了手杖,他“認為這玩意兒放在屋里也多余,便拎著它急急忙忙離開了”。這一片段看起來有點無厘頭,但是小朋友的想法就是這樣充滿了個性。在小穆克看來,手杖對于房間來說是多余的,這就是他的想法,也是他自己的經驗。從這一視角分析,這樣的情節是合情合理的,也幫助塑造了小穆克這一有趣的兒童形象。
2.“童話鏡頭”外的兒童
童話里的小穆克有他自己的故事,而童話外的兒童們又獲得了什么?無疑,他們首先獲得的是一個精彩且充滿了奇幻色彩的童話故事,這滿足了他們想要聽故事的愿望。《小矮子穆克》給童話外的兒童又創造了怎樣的幻想空間呢?首先是童話中的經典元素——魔法寶物。穿上鞋轉三圈就能飛到任何地方的魔法拖鞋、能夠找到寶藏的魔法手杖以及吃了之后能長出驢子耳朵和長鼻子的無花果等,都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小朋友們對魔法的向往。而留下字條的老國王、擁有神秘寶物的阿哈茲太太等一些人物,雖然描寫不多,但也成為童話敘事的關鍵環節。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地方都給兒童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他們又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小朋友們會有自己的想象,也許還會創造出屬于他們自己的童話故事。
此外,《小矮子穆克》對于兒童也具有教育意義。這種教育既藏在了故事的發展過程之中,也體現在作者的直接表達上,有很多細節都值得體味。首先,小穆克發現魔法寶物是源于小狗的引導。而小狗之所以親近小穆克,正是因為小穆克一直都在很好地照顧它。故事中也不止一次通過旁白、“父親”的話等方式來點出小穆克“善良”的性格。因為善良,小穆克才發現了魔法寶物。另外,小穆克也在教育童話外的小朋友“勤奮”這個道理。這一點是通過小穆克在故事發展中的一些做法來間接表現的。即使獲得了魔法拖鞋和魔法金杖,但是小穆克來到大城市后,沒有想要“不勞而獲”,而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掙錢。這種思維方式就在對小朋友進行引導。而大司庫阿爾哈茲和國王的結局,體現的正是“惡人惡報”的童話經典善惡觀。另一方面,作者還用旁白的方式對小穆克錯誤的想法進行糾正。“善良的小穆克一定是沒有受到什么教育,不然,他絕對不會以為用金錢就能獲得真正的朋友?!边@里的教育意義針對的正是對兒童來說十分重要的友誼。這一情節告訴兒童,金錢不能換來真正的朋友。
豪夫曾經對自己童話作品的創作對象有過年齡的限定。而對于《小矮子穆克》這一篇,我認為可以呈現給更多的小朋友。童話集開篇中的“幻想女王”也曾經說:“即使他們(指兒童)長大些了,他們仍舊愛我?!惫P者認為他們還可以“更長大些”,因為即使是成人,對童話、幻想、想象力,也應該是喜愛的。
(三)“童話鏡頭”內外的成人
在《小矮子穆克》的整個故事里,最為關鍵的成年人形象有三個,即阿哈茲太太、大司庫阿爾哈茲以及國王。相較于大司庫阿爾哈茲和國王,阿哈茲太太的人物形象是比較豐滿的。從最開始的出場方式上來看,阿哈茲太太喜愛動物(尤其是貓咪)的形象就已經很清晰了。而在她對小穆克的態度和做法上,我們卻很難對她下一個片面的定論。她剛見到小穆克時,就是“滿臉不高興”,并出言諷刺小穆克??墒钱斔佬∧驴说慕洑v之后,她又允許他做客,“給了他很多吃的喝的”。當調皮的貓咪弄亂房間后,她又不聽小穆克的解釋,而是一味責怪他,“更相信那些看起來溫順聽話的貓”。同時她又是十分神秘的,擁有一個充滿了神奇色彩的房間,魔法拖鞋、手杖都和她有關系。大司庫阿爾哈茲掌管國庫,卻“總想在國庫里撈一把”。當大司酒因為嫉妒而誣陷小穆克偷竊國庫后,阿爾哈茲等人將挖金幣的小穆克抓住。但當國王將發現的金幣交給他后,他又隱瞞了老國王的字條,將金幣拿回了家。最終小穆克揭穿了他,阿爾哈茲也被國王處死。而“愛熱鬧”的國王,則是不顧小穆克勤懇工作的事實,輕易懷疑小穆克,并且奪走了魔法拖鞋和手杖,為人也十分殘忍。最終,他因為吃了小穆克的無花果,而長出了長鼻子和驢耳朵。從成人的視角來看,阿哈茲太太體現了人性的復雜,大司庫阿爾哈茲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而國王“忘恩負義”的當權者面貌也是豪夫童話中“現實批判性”的一種典型體現。
總的來說,童話的受眾一般默認是兒童。在民間童話和藝術童話的眾多區別中,“更加適合兒童”也往往被認為是民間童話的一大優點。但是以《小矮子穆克》為代表,豪夫的童話既獲得了兒童的歡迎,也被成人所喜愛。筆者認為,成人和兒童一樣,都是需要童話的。兒童用他們自己的經驗在童話中滿足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而成人在童話中則能夠感受純真、收獲美好體驗。同時,成人又有自己的經驗,在童話尤其是藝術童話的閱讀中,能在自己所熟悉的層面上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三、自然視角:“童話鏡頭”中的森林元素及其他
雅各布·格林在《德國神話》中把森林作為原始民間信仰和崇拜神靈的地方。在這種認知中,森林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存在。因此可以說,森林在德國傳統中幾乎是自然的代名詞和表征物,這在《小矮子穆克》中也有所體現。在《小矮子穆克》中,典型的自然元素就是森林,森林在故事中是作為“隱居地”出現的。當小穆克失去魔法拖鞋和手杖,并被國王趕出國境后,他準備去茂密的森林里隱居。作者塑造出森林寧靜美好的形象,具體描寫了清澈的小溪、柔軟的草地和高大的無花果樹,這些森林成員“都在向他(指小穆克)發出邀請”。在整個故事中,雖然關于森林的描寫并不長,但是森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也傳達出作者在其童話敘事中對森林這一自然元素的看重。在森林元素之外,豪夫在其童話中對于沙漠、島嶼等其他自然元素的呈現也具有鮮明特色,但是鑒于不在《小矮子穆克》文本之內,因此不再展開。
再次回歸文本,小穆克最終的結局也是耐人尋味的。不同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經典童話結局,小穆克最終還是“孤孤單單”。什么樣的結局才是最好的呢?讀讀小穆克,每個成人、每個兒童,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理解。
a 威廉·豪夫:《小矮子穆克:豪夫童話全集》,楊武能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參考文獻:
[1] 威廉·豪夫.小矮子穆克:豪夫童話全集[M].楊武能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孟小果.《格林童話》中的生態元素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
[3] 張文艷.淺談德國童話的分類和特點[J].黑河學刊,2014(4):39-40.
[4] 陳曉艷.豪夫童話中的他者雙重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13.
[5] 余傳玲.威廉·豪夫童話《作為人的猴子》中的秩序與他者[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76-82.
[6] 張覓.十九世紀西方浪漫主義童話藝術精神之淺探[D].中南大學,2010.
[7] 馮亞琳.尋求另外一種真實——評德國浪漫藝術童話超現實的美學旨趣[J].外國文學評論,2004(1):114-121.
[8] 陳慶.浪漫主義推動了歐洲童話的發展與繁榮[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80-82.
作 者: 宋媛媛,中國海洋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媒文化。
編 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