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陳佩霞
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逐漸加劇,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的功能逐漸減弱,尤其是農村地區,家庭養老功能基本失效。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如何解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性問題。本文分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提出了具體發展措施,旨在有效推進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村地區養老服務水平,為“三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抓手。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養老事業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重大決策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系國計民生的偉大戰略,對我國鄉村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已經成為新時代背景下“三農”工作開展的重要著力點。在《意見》中指出,要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應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減輕社會壓力。在多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我國的家庭結構以“4+2+1”模式為主。這種家庭結構下,年輕人的養老壓力非常大,家庭養老模式功能逐漸弱化,尤其是農村地區,存在大量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家庭養老功能基本喪失。這種情況下,發展鄉村養老事業勢在必行。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發展的戰略意義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大,以目前我國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城鄉發展差距依然存在,農村地區就業機會少、就業環境差、公共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為了追求更好的個人發展,很多農村地區年輕人選擇外出就業,不再回到農村生活。這種情況下,不僅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壓力,而且也極大地增加了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數量,使農村地區老年人養老面臨較大壓力。為此,黨中央決定統籌城鄉發展,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期“三農”工作的抓手,不斷提高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總而言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發展,一方面有利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緩解日益嚴重的社會養老壓力,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差異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改善民生問題。另一方面,發展農村養老事業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落實,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提高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發展水平。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策略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首先,在生活服務設施方面,農村地區應配置菜市場、百貨超市、老年食堂、快遞服務站點、銀行服務網點等,為農村地區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同時還要實現水、電、互聯網等設施的全覆蓋。其次,在醫療配套設施方面,農村地區的養老機構應盡可能選擇醫療衛生條件較好的區域,提高醫療衛生水平,降低醫療成本,為老年人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時,構建醫療互聯網信息系統,做好醫療服務的延伸,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無死角的安全健康保障。此外,還應建立藥店、診所、康復理療室等服務場所,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最后,文化活動設施方面,農村地區養老社區應設置專業的室內、室外鍛煉場所,并配置相應的健身、康復訓練器材、休息臺、休息椅等,讓老年人運動過后,可以在休息區緩解疲勞、圍坐交流。此外,安全保障設施方面,室內要設置安全疏散通道,保證室內外連接通暢,安全通道可以供拄拐杖、坐輪椅的老年人獨立通過,室外應采用無障礙設計,坡道設計盡可能平緩。除這些基本的安全保障設施之外,農村地區養老機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安全保障設施,例如地震多發區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對老年人進行地震疏散演練等。
(二)強化產業管理
產業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產業的發展水平。所以,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必須加強產業管理,使其更符合鄉村振興戰略對產業發展的高標準、高要求。第一,提高農村養老產業品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落實,各農村地區養老服務得到了快速發展,市場上養老產品較多,但存在比較嚴重的同質化問題。為此,農村地區應實現養老產品的專業化,對養老產業進行專業化劃分,發展特色養老產品與個性化養老服務,同時延伸養老產業鏈,開發適老住宅、適老產品等。第二,提高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專業性,構建嚴格、完善的服務人員準入機制,確保養老服務隊伍的人才質量,并且定期對服務人員進行培訓,包括家政技能培訓、醫療護理技能培訓等,不斷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能力。第三,提高市場管理制度的專業性,以保證農村養老產業的規范化發展。一方面,政府要發揮監督、引導作用,出臺相關政策,指引農村養老產業的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建立專業的評估機構,對養老服務進行評估、監督,以保證農村養老服務產業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同時,構建第三方監督機構,完善市場投訴機制,成立農村養老行業協會等,進一步保證農村養老服務產業的規范化發展,為老年人合法權益提供切實保障。
(三)加快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
產業融合是產業發展的新出路,加快農村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不僅是促進農村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甚至可以認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養老+”業態是農村養老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使農村養老產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相促進的共贏局面。一方面,加強農村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如與生態農業融合形成田園式養老產業,與鄉村觀光旅游產業融合形成旅居養老產業新業態。另一方面,擴展原有業態,例如,金融業與農村養老產業融合形成養老金融產業,保險行業與農村養老產業融合形成養老保險產業,醫療行業與養老行業融合形成醫養結合產業新業態,互聯網信息產業與農村養老產業融合形成智慧養老產業,文化娛樂產業與農村養老產業融合形成老年文化娛樂產業等。總之,“農村養老+”產業融合,并非單純地將農村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而是要在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資源優勢的前提下,挖掘其他產業與養老服務產業的相關元素,形成同時具備養老和新業態共同特點的產業,以更好地滿足農村老年人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需求,構建多產業交叉融合的農村養老產業新業態。
(四)推進智慧養老產業發展
智慧養老指的是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構建面向老年人、社區與養老機構三方信息化平臺,利用該平臺為老年人,尤其是獨居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產業的發展需要開發信息化平臺,發展智慧養老,利用互聯網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與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每一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與身體健康狀況,使養老服務更具針對性,可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但是,以我國目前養老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智能養老產業尚處在探索發展階段,農村地區應抓住機遇,吸引社會資本的加入,積極展開智慧養老產業建設。首先,以當地民政局為主要監管單位,村鎮民政部門為輔,開展智慧養老綜合服務項目,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信息技術等優化傳統農村養老產業的發展業態。其次,以現階段已有的農村養老產業建設信息服務平臺為基礎,開發面向老年人、家屬、社會大眾的App,由上至下構建面向老年消費者的智慧養老系統。最后,將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與大健康產業結合,利用該平臺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健康咨詢、定期體檢、養生保健等。
三、結 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既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也是緩解社會養老壓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問題,養老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從農村養老產業事業目前發展現狀來看,仍處在探索階段,市場管理制度、服務人員準入機制還不夠完善,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有待進一步探索。未來,需要加強對農村養老事業發展的研究,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打造智慧型農村養老服務,進一步促進農村養老事業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久青.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安徽農村養老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J].安徽科技,2018,356(10):45-46.
[2]古朝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以安徽省繁昌縣為例[J].新絲路, 2020(8):22-23.
(作者單位:湖南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