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馗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近日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各互聯網平臺必須在限期內按標準解除屏蔽,否則將對其依法采取處置措施。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國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方便群眾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各大互聯網巨頭猶如海上孤島,一個平臺的鏈接分享到另一個平臺,往往無法直接訪問,用社交軟件不能向好友直接分享購物平臺商品,在購物平臺消費時支付方式被限制,社交、短視頻軟件鏈接無法互相直轉等,給用戶帶來極大不便。
一些互聯網平臺巨頭為阻止用戶分流,以鏈接不安全為借口打擊其他公司,拋棄了網絡最大的特性一一互通互聯。殊不知,只有各個平臺互聯互通,形成合力,“安全”才更有保障,正如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瞿巍向媒體所言,“安全底線問題恰恰應該通過互聯互通來解決”。
早在2012年,工信部就在《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中提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惡意干擾用戶終端上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或者惡意對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或者產品實施不兼容。而2021年2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的《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也明確提到,認定平臺經濟領域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適用反壟斷法第三章和《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暫行規定》。
反壟斷絕不是只反對個別頭部企業,而是反對所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以恢復有效的市場競爭,規范行業秩序、促進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壟斷阻礙公平競爭、扭曲資源配置、損害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利益、扼殺技術進步。自然,反壟斷也就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均對頭部互聯網企業采取嚴格的反壟斷監管。2017年至2019年,歐盟連續3年對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累計罰款80多億歐元。有專家指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巨大的現實利益面前,完全寄希望于巨頭企業自身的道德約束是不可行的。這些企業往往會利用其支配地位獲取高額壟斷收益。
互聯互通是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解決其出現的問題不容回避。每一個平臺都應該認識到,在提升用戶體檢的同時,打造互聯網良性發展的環境,平臺經濟才能得到更好發展。
(責編
惠寧寧 美編
劉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