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



今年國慶長假前夕,北京“城市民宿”迎來“強監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對于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解決短租住房藏污納垢、脫離監管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靴子”并非驟然落地,據了解,此次集中整治民宿的依據是2020年年底,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發布的《關于規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短租住房經營者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短租住房信息的,需辦齊“六證”。證照不齊的房源應悉數下架,經營者需提交多項資質證明,審核通過后等候重新上架。
此前,北京市通州區組織市區網信、公安(網安、人口、治安)、住建等部門,聯合召開規范短租住房經營管理工作部署會,面向途家、愛彼迎、去哪兒、小豬短租、同程藝龍、攜程、美團、木鳥、飛豬9家短租住房平臺進行了政策宣傳,不合規民宿已全部下架。截至《法人》記者發稿,通州區民宿目前僅鄉村民宿房源仍在線上經營。
如此舉措,無疑給諸多北京民宿商家戴上了“緊箍”。由于行業規模發展過快,諸如“炒房…‘治安隱患”“擾民”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發生,規范民宿發展、加強行業監管已是迫在眉睫,但由此帶來的行業困境又該如何解決?
生意場里不能只講情懷
9月25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城市民宿”。當晚,記者來到前門附近一家四合院民宿,向里望去,院內外擺放著盆栽鮮花,花團錦簇、古香古色。透過玻璃門窗看到,屋內大廳燈光明亮,白色沙發映襯著米色背景墻,讓人感到格外溫馨舒適。該四合院距離故宮博物院僅27公里,房間價位100元到500元不等,最貴的家庭房價位為440元。
這家民宿的環境和位置,堪稱優勢明顯。不過,記者進入四合院內,發現一套桌凳旁搭著兩排衣架,晾著洗完的衣服、毛巾、襪子等,院內僅有一個客房的燈亮著。看起來,十一長假前,這家民宿的生意并不好。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北京多家“城市民宿”,受監管政策影響,除了十一黃金周之外,近期北京“城市民宿”生意普遍清冷。
從商業層面看,民宿指業主或房屋經營者利用空閑房間,融入房東個人特點或當地特色改造而成的,幫助房客體驗當地文化、自然、生活方式的住宿產品。民宿大都以短租為主,本質上是將個人多余住房拿出來開旅店。樓房住宅、平房小院、獨棟別墅、鄉村民居,都可以出租經營。根據位置和服務特點不同,民宿可分為農家樂、青年旅社、鄉村別墅、客棧、城市民宿、酒店式公寓等類型。
自2018年起,借著“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東風”,民宿開始在我國快速發展。作為非標準住宿,民宿具有個性化、平民化等特點,因此廣受年輕人、尤其是熱衷旅行的“背包客”喜愛。在“背包客”眼中,民宿始終是“詩與遠方”的代表,民宿行業被看為“情懷生意”。“在一個陌生城市和相對人性化場景里,感受獨具特色的居住文化,與天南地北的友人暢聊人生,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5日,“背包客”藍雨如是對記者說。
采訪當日,另一位民宿創業者李老板告訴記者:“在北京值得做民宿的地點是三里屯、故宮、長城等具有典型北京文化符號的地域。隨著北京環球影城正式投入運營,其周邊也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其他民宿都不容易賺錢。尤其到了冬天,空置率會特別高。”他認為,北京面臨嚴格的政策監管,“城市民宿”未來發展堪憂。“成本較之前提升不少,如果沒有經濟利益驅動,估計沒有人愿意去做,民宿畢竟是一個市場行為。”李老板說。
“高速發展期”問題頻發
頭豹研究院報告顯示,得益于中國經濟穩定增長,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旅游花費達5.1萬億元。住宿作為旅游出行中的必要環節,催生民宿市場需求不斷上升。同時,大量資本如酒店和房地產企業接連涌人民宿行業,在解決房屋閑置、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受到了政府認可并獲得國家政策支持。
上述報告顯示,在市場需求增長、資本扶持、政府鼓勵的情況下,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9億元增長到19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8.3%。該報告還預測,未來隨著民宿行業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經濟持續發展,中國民宿行業規模仍將保持增長,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預計到2023年,中國民宿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整體而言,中國民宿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
但是,隨著2018年我國民宿行業發展勢頭迅猛,欠缺規范化管理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炒房”“治安隱患”“擾民”等,行業中運營不規范、監管不完善等問題逐步顯現。
民宿主要由個人房東運營。實踐中,個人房東因缺乏專業管理服務能力,容易在經營過程中出現房客隱私保護不周、人員隨意出入等問題;一些民宿房東并不與房客見面,“只出租、不管理”現象十分普遍;欠缺規范化管理的“民宅型民宿”容易成為嫖娼、吸毒、賭博的藏身之所,對社會治安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近年來發生的民宿行業危機事件,頗為引人關注:2017年,螞蟻短租發生“租房被盜搬”事件,房東將其房屋放在螞蟻短租平臺商出租,卻被未實名注冊的用戶將房內物品“搬家式”運走;2019年,多個民宿平臺被曝出現房東偷拍事件,房客發現在民宿房間電視機或路由器上安裝了針孔攝像頭。
另外,頭豹研究院報告顯示,由于房客素質參差不齊,業內房客違約、損壞房屋設施等問題屢見不鮮,給民宿經營造成困難。雖然平臺對房客權益給予充分保障,但面對房客的毀壞行為,房東在無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基本無法獲得理賠。不少民宿因為房客毀壞嚴重而損失巨大,被迫歇業修繕,造成經營困難。房客違約行為若不能得到規范,將會嚴重打擊房東經營積極性,影響行業中房源數量的增長。此外,不少“城市民宿”位于居民樓內,民宿房客眾多,流動性大,引發小區居民的安全擔憂。當前,國家尚未針對民宿行業出臺統一監管政策,民宿性質尚未得到明確,導致地方政府在具體監管中各行其是、標準不一。
因此,《通知》的出臺,對于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解決短租住房藏污納垢、脫離監管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民宿面臨四大法律風險
談及“北京民宿下架事件”,9月24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執道律師事務所律師楊舒。他表示,民宿歸根結底是一門生意,做生意就要合法合規,講究誠信和品質。民宿行業現狀是,門檻低,無資質、無品牌、無規模的“三無”經營者居多,若不能清理這些不正規“民宅型民宿”,對合法合規民宿經營者來說是不公平的。
中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成經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楊舒認為,如今的“下架行動”,就是對上述《通知》以及民法典相關條款的落地,主要目的是規范和清理“三無”民宿,解決當前民宿行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亂象叢生的難題。
究竟如何定義“隱藏”在小區居民樓間的“城市民宿”,從《通知》中可以明確得知,“利用本市國有土地上的規劃用途為住宅的居住小區內房屋,按日或者小時收費,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通知》同時規定,首都功能核心區內不能做民宿。
楊舒介紹,目前民宿業面臨著四大法律風險,即經營資質不齊全、不正當競爭、消防隱患和侵犯相鄰權。由于民宿無法達到持證經營標準,不能正常辦理相應證書,未按照住宿業稅收政策繳納稅費。因此,民宿價格遠低于同層次酒店,在住宿市場頗具競爭力。這種情形,對傳統酒店來說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并且,民宿經營逃稅行為損害公眾利益,繳稅問題影響民宿身份合法化。
對于消防隱患和侵犯相鄰權的法律風險。楊舒表示,其實民宿存在各類安全隱患,包括治安、衛生和消防等。其中,消防問題最為突出。由于大部分民宿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未意識到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和消防審批手續。租客的不斷變化和生活習慣各異,導致影響周邊鄰居正常生活情況時有發生,侵犯了居民權益。
創新型民宿更受寵
據了解,目前民宿短租的經營者有兩類,一類是持有多套房產的業主自主經營,另一類是“二房東”,即在具備旅游資源的城鄉所在地,租下一定量的房產做改造,不僅提供住宿,還提供導游、導購、伴游等增值服務的旅游業從業者。那么,監管趨嚴,行業悲喜參半,民宿未來將走向何方?
9月28日,宿聯中國董事局主席、著名民宿運營專家凌新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宿需要具有美感、個性和情調。雖然沒有高端賓館的一流服務設施,也沒有農家樂的簡陋,卻兼具人性化和審美屬性。他認為,從市場角度講,民宿尚沒有成為大眾市場。受區域和時間局限,客群審美將影響民宿市場發展。從本質上說,民宿不是一個高利潤行業,一味擴大規模、圖謀賺大錢、不考慮其他居民利益的人,不適合經營民宿。
9月30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民宿被納入短租房管理之中,監管政策管控趨向積極,有助于促進民宿業態的健康發展。他認為,對于經營民宿的相關投資者來說,要注意政策紅線,同時清晰掌握文旅市場走向。從中介平臺等角度看,更是需要規范運作,否則后續經營壓力加大。只有健康運作的企業,才具有較好發展空間。
“民宿不會消失,市場發展機會將會更大。一些糅合了宜居和有趣元素的創新型民宿,未來將會更加受寵。”嚴躍進堅定地對記者說。
(責編
王茜 美編
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