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菲
2 020年第四季度,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了江蘇省沖鋒衣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抽查,抽查對象是成人沖鋒衣。抽查領域涉及生產企業、實體店、電商及直播平臺,抽到沖鋒衣25批次, 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88%。
沖鋒衣,顧名思義,就是最后沖鋒時穿的衣服,常常用于登山、攀巖、遠足或滑雪等戶外運動時。沖鋒衣一般由外套和內膽組成,內膽分為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兩種。沖鋒衣的主要性能包括專業防水、透氣、防風。
抽查依據和指標:抽查依據主要有GB 18401—2010《國家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GB/T 32614—2016《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和FZ/T 73020—2012《針織休閑服裝》等。抽查指標包括甲醛、pH值、偶氮、纖維含量、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洗后表面抗濕性、洗后靜水壓、洗后透濕率等。
樣品來源:本次抽查領域涉及生產企業、實體店、電商及直播平臺,共抽查了25批次沖鋒衣產品。樣品單價149~6400元不等。
檢驗依據:沖鋒衣檢驗依據見表1。

表1 沖鋒衣檢驗依據
(一)總體評價。本次共抽查沖鋒衣25批次, 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88%。江蘇省生產企業抽查1批次,抽查結果為合格;實體店抽查13批次,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2.3%;電商及直播平臺抽查11批次,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81.8%。不合格指標是纖維含量、洗后表面抗濕性和洗后靜水壓等。
1.按明示產品標準。由表2可見,本次抽檢沖鋒衣僅明示GB/T 32614—2016的有14批次,占總批次的56%;外套明示GB/T 32614—2016、內膽明示FZ/T 73020—2012或FZ/T 73020—2019的有10批,占總批次的40%;這也是目前沖鋒衣產品標準的兩種主要明示方式。本次抽查不合格的均為僅明示GB/T 32614—2016的沖鋒衣產品。抽查中還發現市場上宣稱沖鋒衣或宣稱具備沖鋒衣功能但僅明示普通產品標準的不在少數。究竟這種“沖鋒衣”質量如何,值得探究。

表2 按明示產品標準合格率統計
2.按抽樣領域。由表3可見,除生產企業抽查合格率100%外,實體店、電商及直播平臺均存在不合格。抽樣人員通過實體店或電商及直播平臺直接購樣,更能反映產品質量的真實情況,對市場監管部門知曉產品質量、改進后續監管方式及引導消費者消費都有比較好的參考價值。

表3 按不同抽樣領域合格率統計
3.按實體店種類。由表4可見,實體店抽查時,僅超市抽查的1批次不合格。

表4 按不同種類實體店合格率統計
4.按價格。由表5可見,300元以下產品有3批次不合格,300元以上產品均合格。經統計,3批次不合格產品單價分別為179元、192.77元、279元。可見,本次產品抽查合格率與價格成正比,而價格一般由成本決定,成本與產品原料、設備、管理等都有關。

表5 按不同價格產品合格率統計
(二)檢驗檢測項目分析。本次抽查的檢驗檢測項目有甲醛、pH值、偶氮、纖維含量、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洗后表面抗濕性、洗后靜水壓、洗后透濕率等。其中,甲醛、pH值、偶氮、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酸、堿)、耐光色牢度、洗后透濕率等9個檢驗項目全部合格,不合格指標是纖維含量、洗后表面抗濕性和洗后靜水壓。
1.纖維含量。纖維含量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指標之一,因為它決定了產品的穿著舒適感和風格。本次抽查發現一款男沖鋒衣產品面料纖維含量不合格,明示值:聚酯纖維100%(涂層除外),實測值:錦綸100%(涂層除外)。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生產企業質量意識淡薄,胡亂標注;或因條件限制,未做到批批送檢,導致標注錯誤。
2.洗后表面抗濕性。表面抗濕性是表征織物防水性能的重要指標,也是決定沖鋒衣防水效果的關鍵指標。本次抽查發現2批次沖鋒衣產品洗后表面抗濕性不合格,其中一款女沖鋒衣技術要求≥3級,實測值1級。滌綸、錦綸等化學纖維的面料是目前沖鋒衣最常使用的。為了使沖鋒衣的防水效果過關,生產企業常常采用在織物表面進行防潑水整理,在織物反面進行涂層或做貼膜整理的方式。該指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防水整理不過關。
3.洗后靜水壓。靜水壓也是表征織物防水性能的重要指標。本次抽查發現2批次沖鋒衣產品洗后靜水壓不合格,其中一款女沖鋒衣產品洗后靜水壓技術要求為面料接縫處≥30 kPa,實測值為1.2 kPa。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產品面料防水整理不過關或壓膠條密合不好,有的接縫處甚至沒有膠條;產品出廠前生產企業未進行嚴格的產品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