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曉娟 郭敏 徐秋香
近幾年,我們在繭絲公證檢驗中常常遇到一些潔凈非常差的繭絲,特別是近期檢驗了多批生絲,潔凈成績非常不好,小型的颣糙非常多,甚至有70多分的版面,而且整批生絲的質量也很不穩定,為此我們與企業進行了多次溝通并針對影響凈度的疵點的結構與成因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此共勉。
潔凈是考核生絲品質的重要指標,如潔凈不好,抱合相對來說也不好,織綢過程中絲條易分裂,增加原料損耗,成綢時也易生絨毛,影響色牢度,染色不勻。潔凈度是生絲絲條上所有小型颣的總稱,也稱為凈度。這些潔凈疵點主要包括環颣、雪糙、短結、發毛颣、輕螺旋、小糠,以及除了清潔以外的其他小糙疵點。颣節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原料繭質以及選繭不嚴,漏選下繭,繭層松散、煮繭不適熟、索緒湯溫偏高、索緒時間長、理緒不清等繅絲操作工藝。
1.1 環颣:環颣又稱小圈,其長度在 20mm以下,要占到各種小颣的比例近85%。其特征狀態圖見圖1,各種小颣所占比例如表 1 。

圖1 繭絲各類颣節

表1 各種小颣所占的比例 %
生絲環颣的主要結構和形態大致可分為8字形環颣、粒颣、圈環、線環4種,都是由繭絲環颣而形成的。繭絲的環颣是由于煮繭偏生導致的,使重疊的絲圈8字形與S形膠著點不能充分離解,從而形成環颣。8字形環演變成圈環的一系列形態,見圖 2。

圖2 8字環
1.2 雪糙:是比小糙更小的糙颣,是附在絲條上的小小疵點,長度一般在2mm 以下。雪糙颣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煮繭偏熟過熟,繅絲過程中理緒不清,索緒湯鍋溫度過高、索緒時間過長,以及反復回索。
1.3 發毛:俗稱羽毛颣,是一根或多根繭絲斷裂后,絲條豎起來,成羽毛狀,其長度一般在 20mm 以下。這些毛羽颣如不能經絲鞘有效除去,就會隨之產生發毛。而有些有緒繭的毛羽絲頭粘附在絲條上,也易產生發毛。
1.4 輕螺旋:輕螺旋是一根或數根繭絲被卷繞在絲條周圍,使絲條的組合松弛不平,形成螺旋狀的纏繞,長度一般小于70mm,其直徑要大于絲條直徑。主要是由于繅絲人員掐蛹或摘除漏選下繭緒頭繭時用力過大、用力過急或拉得過長導致的。
1.5 小糠(小粒),是指絲條上附著的非常小的顆粒狀糙點,肉眼只能見到一些小白點,主要有小糠颣、微粒颣、塵粒颣等幾種。小粒的形成主要與原料蠶繭的品質、煮繭是否適熟等有關,絲膠不勻時較易產生。
1.6 短結:短結是繅絲和復搖時手工接結時產生的,長度一般在3mm以下,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1.7 其他小颣:主要指一些小型的廢絲。
原料繭的好壞直接決定生絲的品質。由原料繭品質引起的颣節種類和數量,與蠶的品種、飼養和上蔟條件以及收烘繭、貯存繭的處理等都有關系,干旱少雨或高溫多濕的天氣等都可影響蠶的絲腺發育。蠶繭收烘時烘繭不當、老嫩不勻等都可造成煮繭不勻,滲透不充分,達不到適熟,繅絲颣節多,凈度差。
在選繭階段對上繭、次繭、下繭沒有按照標準嚴格區分,上車繭中夾雜著下繭,如老黃繭、靠黃繭、尿黃繭等各類黃斑繭、平板柴印繭、軟綿繭、雙宮繭、薄頭繭等,嚴重影響了清潔潔凈成績。
煮繭就是在水、熱、蒸汽作用下,使繭層絲膠進行適當膨潤和溶解,以有效減少繭絲間的粘著力,改善粘著不均的狀況,使繅絲時繭絲能夠有序地離解,并且要保持必要的煮繭抵抗性,且具有良好的抱合而形成生絲的一種過程。煮繭是否適宜,直接影響到出絲率、凈度和抱合成績。如果煮繭偏生,繭層得不到充分滲透,絲圈就不能充分離解展開,就容易形成環結、環颣;煮繭偏熟,繭層絲膠溶解過度,就會失去繭絲間原有的粘著力,解舒張力變小,易產生糙絲。
索緒湯溫度、水位等控制不當。例如索緒湯鍋水溫過高、索緒時間太長,則易造成繭絲絲膠溶解過量,降低繭絲間的粘著力,導致解舒張力變?。欢O量過多,湯量過少,則容易造成多次回索,減少繭絲離解抵抗力,都會增加形成颣節;當車速過快時,張力大,一些很小的糙疵就會因此而順利通過了磁眼;絲鞘也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不能除去繭絲的毛羽;繅絲操作人員的操作不當,理緒不清,斷緒、換繭或掐蛹等操作不當或捻添操作不恰當時,也容易使繭絲粘附在絲條上,形成螺旋等;繅絲工作人員對咬結、接結處理不當,則容易形成一些短長結。此外,磁眼、集緒器、鼓輪等構件不良或破損,也都會影響清潔潔凈成績。
(1)烘繭時,注意工藝,防止造成老嫩不勻;
(2)確定選繭標準,按照標準嚴格執行,剔除各類影響潔凈成績的下繭。
(3)根據不同的原料繭設定不同的煮繭工藝,充分進行滲透、煮熟,冷卻,使繭層各部位都能均勻煮熟,絲膠得到適當溶解,同時還要保持一定的解舒張力,使繭絲得以順利離解,才能提高潔凈成績。
(4)加強繅絲工藝控制管理??刂栖囁?,索緒溫度和時間要控制適當,溫度過高、時間過長都會影響潔凈成績;注意絲鞘的長短和捻鞘;正確索理緒、處理好繅剩繭等都可適當提高潔凈成績。
影響生絲凈度的疵點颣結在繭絲生產的各個環節都會出現,環環相扣,要提高生絲的凈度,生產出符合國際潮流的高質量、高品質的生絲,生產企業務必要在各生產環節的管理上下功夫,高度重視細節管理工作。 要切實轉變觀念,要實現從高產量向高質量的轉變,努力提高生絲品質,提高我國絲綢產業的競爭力,讓民族產業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