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花霞
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濱街花園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 300280
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宮頸癌已成為危及我國居民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2]。所以,加強重視宮頸癌的篩查工作尤為重要,而疫苗接種作為篩查工作的重要項目,可有效預防高危人乳頭瘤狀病毒持續感染,降低宮頸癌發病率。隨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廣泛運用,相關不良反應隨之增多,患者不適感加重,甚至降低疫苗接種效果[3]。所以,進一步明確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相關因素情況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隨機選擇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濱街花園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為研究對象,對其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統計,并探究其相關因素,以指導防范措施的合理制定,具體如下。
選取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濱街花園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間接診的345名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為研究對象,年齡9~45歲。該研究已取得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1)所有受檢者均自愿接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2)資料信息完整者;(3)受檢者已知曉研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1)表達、認知、理解等方面存在困難者;(2)合并心理疾患、肝腎功能不全、占位性病變等疾病者;(3)存在疫苗接種禁忌癥者;(4)研究途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動退出者。
收集、整理所有受檢者信息資料,并分析其相關信息情況,包括年齡、婚姻狀況、居住地等。
(1)統計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分析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的單因素結果,以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以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為因變量,進一步采取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
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用單因素回歸分析進一步研究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相關因素。
共345名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99%,以局部不良反應較常見,包括疼痛占比5.80%、硬結占比0.58%,其次為全身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癥狀占比0.87%、頭暈及頭痛占比0.58%、發熱占比0.58%、皮疹及疲勞占比均為0.29%,見表1。

表1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經單因素分析發現,接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所采用的疫苗種類與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無相關性,而接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年齡、婚姻狀況、居住地兩組存在差異,與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存在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隨著我國環境、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數量明顯增多,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病、腫瘤、心血管疾病等。2018年,最新的全球腫瘤統計分析結果覆蓋了185個國家地區、36種癌癥,就2018年各癌癥的發病率、致死率進行了調查、統計,癌癥新發病例約為1 810萬、癌癥死亡病例約為960萬,其中亞洲占新增1 810萬癌癥病例近一半,同時占960萬癌癥死亡病例近七成,其中乳腺癌、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疾病,數據顯示宮頸癌發病率為3.2%、死亡率為3.3%[4]。近些年,我國宮頸癌患病數量明顯增多,且呈年輕化趨勢發展。所以,加強宮頸癌的篩查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宮頸癌疫苗接種作為一級預防手段,可借助阻斷致癌病毒感染作用,達到預防宮頸癌的目的。目前,已有越來越多醫護人員將疫苗接種結合定期健康體檢作為預防宮頸癌的最佳方法。隨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的研發及運用,相關不良反應現象的頻出,直接影響了接種效果[5-6]。所以,進一步明確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因素對后續防范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導性意義,可以提高疫苗接種安全性,優化接種效果。
此次研究隨機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表1顯示,共345名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共發生31例不良反應,占比為8.99%,以局部不良反應較常見,包括疼痛、硬結,其次為全身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癥狀、頭暈及頭痛、發熱、皮疹及疲勞,由此看出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女性容易出現局部不良反應,癥狀為疼痛、硬結,同時也伴有全身反應,癥狀包括消化道表現、頭暈及頭痛、發熱等。在此基礎上,就這些不良反應的相關因素進行探究、分析,表2顯示接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年齡、婚姻狀況、居住地兩組存在差異,與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存在相關性,考慮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1)年齡,由表2可知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女性年齡越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考慮可能與年齡越小的女性機體耐受力、抵抗力較年齡較大女性弱有關。(2)婚姻狀況,由表2可知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已婚女性較未婚女性不良反應發生率高。(3)居住地,由表2可知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農村女性較城市女性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可能是因為城市女性對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認識程度較農村女性高,加之城市女性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與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有關的知識,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并接受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而農村女性對疫苗的認識較淺薄,產生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間接增加不良反應風險。所以,務必重視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情況,結合上述因素分析結果,建議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以保障女性接種安全:(1)作為特殊藥品,疫苗的相關不良反應存在臨床表現多樣、機制復雜的特點。疫苗接種的一般反應屬于正常反應,一般無需處理即可自行好轉,局部反應通常癥狀較輕,并且有一定局限特點,而全身反應的發生不僅與疫苗接種有關,也與疫苗自身存在聯系。所以,為了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應當在抗原中添加佐劑,以達到增強它們誘導機體免疫應答能力的目的。目前,鋁佐劑是得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普遍應用佐劑。此外,在疫苗接種期間應該充分搖勻疫苗懸液,并對其進行仔細檢查,一旦發現結塊,立即停用;接種后,采取冷敷方式緩解患者的局部疼痛、瘙癢等癥狀,同時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避免加重患者心理負擔;(2)在面對已婚、未婚女性時,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并結合其不同需求,采取相應的指導措施,以減少不良反應風險;(3)重視宮頸癌知識的宣傳途徑,加大這一方面的宣傳力度,尤其是需要針對農村女性,更加需要加強宮頸癌知識(病因、表現、危害性、預防措施、日常注意事項等)的宣教教育,擴充其獲取宮頸癌知識的渠道,使其進一步了解、認識預防性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的價值意義,主動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以保證疫苗免疫覆蓋率,減少宮頸癌,促進女性機體健康發展[7-8]。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現狀,了解到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問題仍存在,且和女性的年齡、居住地、婚姻狀況方面因素存在聯系,以指導醫護人員在今后工作中重視這一方面情況,積極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將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降至最低,以保證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的安全使用效果,促進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的健康發展。鑒于相關研究報告較少,加上研究樣本量不足、結局指標不完善等方面的局限性,建議在今后工作中深入探究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接種女性的接種狀況,進一步探究相關不良反應相關因素,以期豐富研究成果,為其他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