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銳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1600
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汽車零部件不僅要做到質量可靠、技術先進、輕量化及低碳化等,而且制造成本也要有相對優勢,否則企業很難生存下去。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必須要創新,走持續創新的道路,公司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方面下大力度研究,以下介紹出口零部件板材沖壓的過程,在技術創新的同時,降低制造成本。
如圖1所示的離合器盤(又稱鎖止板),應用在汽車變速器內,作用為止動行星齒圈。離合器盤通過焊接工藝與離合器體焊接為一體式結構。如果先將離合器盤做成成品,再做焊接連接方案,焊接變形就會對離合器盤的銷子位置度及平面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先做焊接連接方案,再做沖銷方案,就會導致物流成本高,而且容易產生沖壓裂紋。以下重點討論如何解決焊接變形及沖銷流程方案的問題解決過程。

圖1 離合器盤
問題所在技術系統為離合器體總成制造系統,其功能為生產離合器體總成。實現該功能的約束主要是制造成本。現有技術系統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系統包括離合器盤、離合器體、離合器體總成,其連接方式為焊接。

圖2 離合器體總成制造系統原理
當前該制造系統存在以下問題:
1)離合器體與離合器盤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焊接產生的高熱量造成焊接變形嚴重,影響離合器盤的沖壓銷子的位置度。
2)離合器盤銷子與離合器體外花鍵的同軸度偏大,進而造成應用端同步結構的異常磨損。
類似問題的現有解決方案:降低焊接變形量,例如焊接過程采用風扇空冷的方式。這種解決方案的優點是可以解決一定的粘接變形問題;缺點是無法有效解決焊接變形問題。
而新系統的要求如下:
1)用于連接離合器盤及離合器體的連接工序,對離合器盤的沖壓銷子無影響。
2)離合器盤的銷子與離合器體的外花鍵同軸度控制在0.25mm以內。
3)制造成本降低,固定投入少。
以下通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及方案評估,對制造方案提升進行系統研究[1]。
系統組件及各組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見表1。

表1 系統組件分析
現有技術系統的功能模型如圖3所示。其中,圓角矩形框為制品,矩形框為系統組件,六角矩形(六邊形)為超系統組件。虛線箭頭表示作用不足,波浪線箭頭表示有害作用,實線箭頭表示期望作用或標準作用。

圖3 現有技術系統的功能模型
基于該功能模型,進行了系統的功能分析、系統元件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描述,得出導致“焊接變形”問題的功能因素。并在已建立的功能模型圖中選擇以下目標問題:如何減少焊接對離合器盤銷子位置度的影響,如何徹底解決變形。因果分析鏈如圖4所示。

圖4 因果分析鏈
基于因果鏈分析,初步選擇了3個沖突區域的幾個關鍵問題作為問題解決的出發點:特定工藝;冷卻方式為自然空冷;特定連接方式;離合器盤的沖壓供方與離合器體供方距離較遠。
理想解有助于拋開事物的表象,直至問題的核心和最終目標。以下從最終理想解、次理想解結合5W分析法,初步分析得到解決方案。
1)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離合器體總成中的銷子正常止動。
2)理想解是什么?制造合格產品,成本為零。
3)達到理想解的障礙是什么?現工程制造方法不能滿足要求。
4)出現這種障礙的結果是什么?精度不合格,零件不能正常止動。
5)不出現這種障礙的條件是什么?創造這些條件存在的可用資源是什么?改變特定工藝、降低焊接熱量、供方距離縮短;可用資源:改變連接方式、改變焊接冷卻方式、焊接順序(見表2)。依據理想解分析得到方案為:改變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方式、替換冷卻方式、改變焊接工藝順序。

表2 可用資源分析
為了“焊接可靠”,需要 “焊接熔深參數”變“深”,但又為了“零件變形小”,需要“焊接熔深參數”變“淺”。考慮到該參數在不同的“時間”(空間、時間段、不同條件下及系統層次上)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該沖突可以從“時間”(空間、時間段、條件、整體與部分)上進行分離。選用4條分離原理(空間分離、時間分離、基于條件的分離、整體與部分分離)當中的“ 時間分離”原理,得到解決方案。
方案1。采用電子束焊接,不再應用焊絲(條),真空條件下,將高能電子束作為加工熱源,用高能量密度的電子束轟擊離合器盤及離合器體接口處的金屬,使其快速熔融,然后迅速冷卻,兩種零件融化在一起。
方案2。采用激光焊接,不再應用焊絲(條),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為熱源,激光輻射加熱離合器盤及離合器體接口處,表面熱量通過熱傳導向內部擴散,通過控制激光脈沖的寬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復頻率等參數,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兩種零件融化在一起。
物質-場分析從組件之間相互作用及功能實現的角度出發構建物質-場模型,包括完整有效、完整有害、不完整物質-場模型等,通過物質場模型分析,可以引用標準解工具進行問題求解[2]。針對冷卻問題,可構建如圖5所示物質-場模型。

圖5 物質-場模型
根據所建問題的物質-場模型,應用標準解解決流程,得到標準解為No.14:S2通過F1作用于S3,S3再通過F2作用于S1,把單一的模型變換成一串聯的模型(見圖6)。

圖6 基于No.14標準解的物質場模型
方案3。依據No.14標準解,得到問題的解如下:二氧化碳保護焊產生的熔池,由自然空冷改為流動的水來冷卻熔池周邊的材質,達到帶走熱量,進而降低焊接變形的目的(焊接冷卻原理見圖7)。

圖7 焊接冷卻原理
方案4。依據No.14標準解,得到問題的解如下:二氧化碳保護焊產生的熔池,由自然空冷改為流動的油來冷卻熔池周邊的材質,達到帶走熱量,進而降低焊接變形的目的。
方案5。依據No.14標準解,得到問題的解如下:二氧化碳保護焊產生的熔池,由自然空冷改為液氮來冷卻熔池周邊的材質,達到帶走熱量,進而降低焊接變形的目的。
為了減少焊接時產生的熱量對離合器盤造成的變形影響,需要減少焊接熱量產生,但是這樣做會導致焊接熔深不夠,焊接強度低。
轉換成TRIZ標準沖突為:
1)改善的參數:32可制造性。
2)惡化的參數:14強度。
通過查找沖突矩陣,得到No.1 分割原理、No.3 局部質量原理、No.10 預先作用原理以及No.32 顏色變化原理。
方案6。依據發明原理No.3 局部質量原理:將離合器盤的里孔及離合器體止口設計成花鍵結構,采用花鍵連接方案,取消焊接方案,徹底解決焊接帶來的變形影響。
方案7。依據發明原理No.3 局部質量原理:將離合器盤的里孔及離合器體止口設計成鍵槽結構,采用鍵槽連接方案,取消焊接方案,徹底解決焊接帶來的變形影響。
為了“制造成本”,需要參數“制造距離”變“短”,但又為了“質量可靠”,需要參數“制造距離”變“長”。選用4條分離原理(空間分離、時間分離、基于條件的分離、整體與部分分離)當中的“ 時間分離”原理,得到解決方案。
方案8。離合器盤的沖銷供方由同一供方制造,采用先焊接后沖銷的技術路線,規避焊接對離合器盤銷子位置度的影響及制作成本的上漲。

依據第三部分問題求解,通過技術可行性、質量穩定性、固定投入及投入使用周期等綜合考慮,企業的選擇方案可是多種的,需要視企業自身情況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