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春
摘 要:為未知而教,為深度而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新課改的必然選擇。要實施深度學習,就要完美結合學生立場和學科特點,不斷深化語文教學內容,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學方式,提出具有創新性的概念內容,并批判性地認知所學的知識與思想,將其融入或滲透到自己已學習的知識框架中,強化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本文主要從基于深度學習的語文教學改進實踐與思考進行分析探究,以為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進實踐;深入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77
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之間存在相對的關系,人們通常都是采用對比的方式分析和研究深度學習的內涵。通常情況下,當學生處于初期的學習階段時,都會進入淺層學習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生無須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利用反復記憶、機械記憶的方式即可加工和處理所學知識,同時還能在簡單理解的情況下內化所學知識。但學生并未在腦海中深度處理這些知識,因而記憶的時間較短,理解的程度也較低。如果進行深度學習可推動學生的不斷發展,同步實現并提高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借助深度學習的方式,學生能夠批判性地吸收和理解語文知識,并不斷思考和分析,將其納入現有的知識體系中。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表層知識外,還應當分析其中的思想情感,有效記憶和理解知識概念,長期記憶語文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不同的情況與語境中,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深度學習是區域課堂改革深化的必然選擇
(一)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屬于膚淺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都在不斷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方式被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雖然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確實不斷改進了教育方式,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就算最好的初中語文公開課課堂教學都與標準要求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教學太過于膚淺,教學膚淺只能對思維及內容的表面進行教學,不能深入學習課文內容,并進行深入思維,使得語文教學的意義不大。
語文課堂教學中“膚淺”的表現有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教學內容的膚淺,第二方面是學習活動形式的膚淺,第三方面是語文學習結果的膚淺。從第一方面來說,教學內容上的膚淺體現在學習活動相對很局限,只能夠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以及對考試需要的技巧進行機械訓練,而對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文本策略進行反思,以及對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的關注都沒有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第二方面學習活動形式上的膚淺主要是指在課堂活躍度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教師的傾聽活動都是比較膚淺的。第三方面是語文學習結果的膚淺,主要體現在學生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后,學生的閱讀水平并沒有很大提高,遇到相對復雜的文本出現茫然無措的表現。
(二)在區域課改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改革文本化不斷探索
教學和學習的核心是問題、提問和解答。通過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探討,我們發現,問題的膚淺是導致語文課堂膚淺的主要原因,問題太過于膚淺,對思維能力的要求相對較低,問題缺乏相應的結構。教師的提問以及提問的方法很大程度決定了語文課堂的效率,教師必須非常熟悉提問方法,才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語文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優質的問題,巧妙地提問以及解答才是課堂改革的關鍵環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問題的設計進行精心的研究,問題需要與教學目標緊緊相扣,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段回答問題,不斷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回答問題。對于提問來說,必須明確內容的關注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語文文本并且進行探究討論。提問還需要遵循學生的閱讀和認知規律,問題要具有邏輯性。提問還要與語文教學目標相關聯,讓學生能夠根據文本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深度學習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選擇
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使課堂不再沉悶,教師的提問水平提高后,還需要考慮如何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思維能力。更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和措施,對深度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深度學習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
深度學習的目標是在完成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革,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和提升,使得新課改能夠在基層落實。有的語文教師對深度學習的理解出現了一些錯誤,導致學生并沒有理解深度學習的真正內涵,遠離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促進深度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對語文文本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對表面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上,還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深度學習并不是一味增加學習難度,不是越深刻就是深度學習,而是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通過深度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以及欣賞能力,通過對文本的閱讀期待,反思和評判環節,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得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高,閱讀質量得到提高,不斷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文字的能力。
二、深度學習推進的重要原則與策略
為了使得深度學習區域改革能夠順利地進行,要對深度學習推進的重要原則和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構建普適性強、操作簡單、容易改進、便捷推廣的深度學習策略
為了更好地進行語文課堂深度學習,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文本閱讀能力以及教學設計能力和組織教學的能力。這三個方面的提高,對部分教師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設計必須要遵循教學目標,盡可能采取簡約的方式,教學手段也需要以簡約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盡心傾聽學生,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理解語文文本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一文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擇與取舍,重視抓住文章中的關鍵的、含義深遠且精妙的詞語、段落,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細細品味,探究他們包含的意義,并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耐心傾聽。如在第二段開頭作者這樣寫道:“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先引導朗讀體會,接著引導自主思考:“同學們,你們認為看樹葉飄落是趣事嗎?作者為何‘又要坐在屋里獨自看樹葉飄落?”從這樣簡短的一句話與秋天落葉飄零的情景,讓學生深切體會作者的心情:暫時不能接受自己殘疾的現實,心中非常悲涼的情境。再通過分析這種寄意于物、借景抒情寫作手法,表達并抒發作者的蕭瑟之意。運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進行細致分析與深度閱讀,體會語言的魅力,進一步探究語言中包含的深層、豐富意蘊及作者的心理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從而構建具有普適性強、操作簡單、容易改進,便捷推廣特點的更多促進語文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提高語文閱讀的效率。